新媒体时代地方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探索与创新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7572532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媒体时代地方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探索与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媒体时代地方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探索与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媒体时代地方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探索与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媒体时代地方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探索与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媒体时代地方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探索与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媒体时代地方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探索与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时代地方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探索与创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媒体时代地方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探索与创新 李艺锦【摘要】当前,我国地方广播媒体在推进媒体融合的进程中,积极运用新媒体元素,努力探索广播新闻节目特别是评论节目的可听性,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节目引导能力不强,存在庸俗化和过度娱乐化倾向,节目影响力和感染力不足等。广播新闻评论节目要把握新媒体环境中的话语权,必须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加强节目创新。【关键词】新媒体;广播新闻评论;柔性传播当下,移动互联网成为传播的重要渠道,给广电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正如BBC的克里斯韦斯科特所说:“广播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死亡,但是会改变。”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广播媒体对节

2、目的探索和创新已经成为紧要课题。在与新媒体融合和博弈的过程中,发挥广播的优势,占领第二落点,通过新闻评论,提升吸引力、感染力和舆论引导能力,拓展媒体生存空间,成为地方广播媒体的主要选择。一、地方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态势(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拓宽节目空间新闻评论是指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言论的总称。广播新闻评论是便于口说耳听方式撰写、制作和播出的新闻评论。1广播新闻评论既是广播电台的旗帜,又是广播新闻宣传的灵魂。当下,履行主流媒体的职责和使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播新闻评论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业内人士曾提出,新媒体时代其实是话语权争夺的时代。话语权争夺在一定程度上是观点和

3、言论的竞争,广播媒体借助于新闻评论这一阵地,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和使命。在新媒体的碎片化传播环境中,许多地方广播媒体发挥即时性、现场性、接近性和互动性的优势,贴近社会实际,把重点放在群众共同关心的事物上,注重突出“热点”“焦点”问题,展开具有短、新、快、活特色的广播评论,取得了较好的舆论引导效果。一些地方广播电台开展的百姓问政市民与社会等广播评论节目,叫好又叫座,成为广播媒体向新媒体延伸的优质节目。尤其是广播谈话类评论节目,由于其与互联网媒体的高度兼容性,成为广播媒体融合的重要杠杆,如北京广播电台议政论坛新闻天天谈新闻面对面等都是以论坛或沙龙的形式来进行主持人与嘉宾间的交流与评说,使得听众可以在

4、有限的节目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和观点。这不仅扩展了谈话节目中的评论空间,也挖掘了广电评论的网络延伸潜力。此外,新媒体时代,信息的高速海量流动,各类新媒体传播工具的迅速扩展,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开放性、价值的多元化。在众声喧哗中,广播媒体一定要敢于“发声”、勇于“发声”,把握时代的脉搏,把广播评论的触角伸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地方广播电台要加大舆论监督的分量,在新闻评论中积极探索新的舆论监督方式,提升社会影响力。例如,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已经开播15年的新闻评论、监督类节目百姓热线,线上线下同步直播,利用微博、微信与听众互动交流,既报道社会突发新闻,又反映社会热点问题,深受听众喜

5、欢。(二)注重与新媒体互动,创新评论传播方式随着媒体融合脚步的加快,手机等移动网络终端的出现,让广播新闻生产与播出实现流程再造。2广播评论竞争的焦点也从“生产内容”转向了“思想引领”,逐渐催生了一批在新媒体平台上较有影响力的广播评论节目。如吉林电台的738微评,江苏电台新闻广播的新闻评弹大林评论等。以受众为中心的多元化互动评论也在广播谈话节目中有所体现,如中国之声的央广夜新闻打出了“同步你来说”的口号,在节目中,要求评论员就热点话题与微博网友进行讨论,实现了主持人、评论员和听众的实时互动。当前,很多广播媒体开始建构融媒传播中的新闻评论格局。一些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中,不同媒体、不同体裁之间的界限逐

6、步被打破,观点、角度更加多元化。无论直播、谈话类新闻评论节目,还是热线类评论节目,都是新闻与评论的融合与交互,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有记者现场报道,记者或评论员做客直播室报道,听众电话、微信、微博语音交流等内容。二、当前地方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存在的问题(一)节目导向出现偏差,存在庸俗化、过度娱乐化倾向应该注意到,当前一些节目受社会上“快餐文化”的影响,刻意选择有争议话题或有不良心理暗示作用的新闻作为“卖点”,盲目追求收听率,吸引年轻听众的“跟风”追捧。如某省台策划了一档以女性视角去观察社会的新闻评论节目二姐驾到。在一期节目中,主持人给出的评论话题是:“男人为什么要隐婚?”节目中,主持人和几位嘉宾极

7、尽调侃之势,扮演起“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去揣摩男人心理,分析如何投其所好,甚至出现了一些低俗的语言,影响很不好。类似的问题不仅在该节目中存在,在其他电台的新闻评论中也屡有出现。可见,节目组在制作节目之前根本没有审慎地考虑过节目的定位究竟是什么,办给谁听、谁在听、为什么去听?笔者认为,要想在复杂的媒介生态环境中脱颖而出,最终依靠的是节目的人文价值和主持人真诚的语言表达。(二)舆论监督遇到阻力,深度、系列评论报道较少一段时期以来,因某些社会机构和部门对新闻媒体存在一些误解,或对媒体采访认识不够,出现了不接受采访或不愿主动、及时发布信息、澄清谬误等情况。造成新闻评论节目对社会关注的热点新闻不能及时追踪

8、报道,不能第一时间反映事态进展。再加上节目组和主持人掌握的实际情况本就有限,致使节目不能呈现新闻“原貌”,舆论监督流于形式,往往是有了开端,没了结尾,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新闻评论节目的质量。(三)盲目追求“眼前利益”,缺乏节目整体架构现在的广播节目,不论是新闻节目还是文娱、生活服务类节目,其采、编、播业务多是主持人自己全权负责,有的日播节目只有一到两位主持人在制作、播出。由于缺少人力、物力和必要的財力投入,导致优秀的节目主持人疲于应付、交差了事,节目深度无法很好地体现,播出效果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新闻评论节目,它是以评论为核心内容的,其主持人、评论嘉宾、评论内容乃至评论结构的设计都非常关键,需要整

9、个节目团队深入策划、重点打造。当团队的策划能力无法凸显,单纯依靠主持人的个人魅力去赢得听众时,单兵作战短期内可能会积攒人气,但长此以往,消耗的不仅是主持人,更是一个节目的整体形象,甚至削弱了一个台的公信力和美誉度。这样的节目制作和管理方式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四)媒体融合步伐迟缓新媒体时代,如何诠释有观点、有态度的新闻内容,显然一些广播人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个别地方电台的新闻评论节目仍然是主持人和嘉宾自说自话或“我说你听”的说教式表达;有的缺少与网友的互动交流,媒体融合的构思和设计在节目中没有得到体现。此外,个别节目还没有意识到特色鲜明的包装与宣传的重要性,既没有新媒体平台的推介

10、,更不要说与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的联合“发力”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节目宣传与营销理念也没有树立起来,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三、地方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探索和创新(一)把好导向关保证节目价值取向积极正确对于广播新闻评论节目来说,打造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节目内容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评论和看法,不能一味地追求社会轰动效应而失去理性,任何时候都要坚决反对借机炒作、渲染、夸大事件等不良传播方式,防止误导听众和社会舆论。在这一点上,郑州电台的百姓热线节目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他们把关注点放在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事件上,集中力量做采访,并将得到的信息做深做透、以有深度和有震撼力的舆论监督使新闻评论节目摆脱

11、了“高高在上”的面孔,体现了新闻媒体为民办事的态度,彰显了新闻本性。例如:2014年春节后该节目收到一名热心听众的电话投诉,该听众说在郑州火车站参与志愿服务时被打,而参与打架的人却消失得无影无踪该节目了解到这一新闻线索后,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对事件发生地及相关人员进行采访,接下来更锲而不舍地进行追踪报道,主持人也及时发表评论,更通过连线专家、精英评论员团队的点评,对“草根”言论进行有效引导,最终促使该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二)探索柔性传播方式,增强节目的吸引力进入新媒体时代后,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范围越来越宽、角度越来越新颖。如何从海量的新闻中选择优质的评论话题,考验着节目组的智慧。首先,评论内容

12、是否吸引人直接决定着节目的质量和听众的关注程度,这就需要从事新闻评论的主持人、编辑、记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不断学习研究新问题、新情况。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新闻评论不仅仅局限于社会事件,更要对那些一段时期以来,百姓关心的党和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工作决策等,进行诠释介绍。例如,郑州电台早新闻节目播出的评论有权也不能“任性”,之所以在社会各界引起热议,就是因为它反映了郑州市民普遍关注的、郑州火车站地区管委会在慢车道上自行设置隔离桩造成行人频频受伤的事情。这篇评论主持人语言表达得恰如其分,既无过分渲染又不故作深沉,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发出提问:“法不禁止即可为?”带领听众去思考、分析。评论最后

13、主持人说:“要让公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该新闻评论聚焦群众较为关注的官员权力是否“滥用”问题,充分体现了“三贴近”原则,再加上主持人语言的表达真诚使人信服,起到了表达民意、有效传播的效果,成为广播评论节目中的精品佳作。(三)注重深度解读,提升节目传播力和影响力首先要选准话题,满足听众的需求,解答他们的困惑;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嘉宾,因为嘉宾的身份、阅历、社会知名度等特质以及与所评论话题的匹配度直接决定着节目的收听率和影响力。目前,较为常用的节目模式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对新闻事件进行适度的点评,从而引发听众情感上的共鸣。但除了“画龙点睛”式的点评之外,还可以尝试更深一层的

14、解读和探索。比如,可以进行追踪报道,今天节目关注某新闻事件后,明天还可以继续关注此事的最新进展,在连续报道和充分采访的基础上,使听众对新闻事件本身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对某一时期人们持续关注的新闻事件,不断制造“悬念”,层层递进、深入挖掘,彰显节目深度和内涵。另外,还可以通过记者现场连线、节目观察员深度分析、网民发表观点等方式,不断挖掘新闻的深层意义;或者直接请采访的记者“现身说法”,以记者的眼光和角度,做一些分析说理。当然要做到深度解读、追踪式报道,需要提前策划并和采访团队合力完成,没有一个好的团队倾力打造,节目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四)强化互联网思维,真正实现互融互通在舆论环境、媒体

15、格局、传播方式深刻变化的今天,各台都在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加强新媒体建设,进行节目的移动化、社交化、个性化推广。以上海电台自主研发推出的音频聚合类APP(阿基米德FM)为例。它甚至为每一档节目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社区,用户可以随时收听、回听、发表言论观点,也可以在社区中与主播互动、领取奖品等。2013年河南交通广播成为全国首家使用微信“摇一摇”功能与听众互动的广播媒体,利用这一新技术,该频道的节目收听率迅速提升,满足了受众的收听习惯。此外,2015年郑州电台与全球最大的音频聚合平台“蜻蜓FM”共同打造的新媒体平台“蜻蜓河南”正式上线。这种合作方式开启了地方电台与网络传播平台全新的合作模式。一些主打新

16、闻节目如早餐可乐政风行风热线市长来了等通过蜻蜓的传播,使节目内容在互联网端得到有效延伸,让网民第一时间参与到节目中来,扩大了节目乃至电台的影响力,提升了整体实力。除此之外,广播+微信的推广应用更加普及。浙江电台、上海东方广播中心所属各频率微信,均聚集了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粉丝,已经成为重要的营销平台。上海人民廣播电台的新闻夜谭节目是一档夜间新闻评论节目,每天所谈论的话题,都会提前在节目官方微博、微信上预告。一个小时的节目除了进行全天的新闻回顾之外,还邀请民间或专业新闻观察员对当天的新闻关键词评述解读,在节目中微博、微信同步互动,重要节目话题还会做网络直播。这样的节目形式就实现了评论主体多元化、节目形态草根化,彰显了新闻评论节目的特色和话语权。(五)选拔和培养优秀主持人,提升广播评论驾驭能力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不仅要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