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方法开创专业化培养新模式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7567966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新方法开创专业化培养新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探索新方法开创专业化培养新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探索新方法开创专业化培养新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探索新方法开创专业化培养新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探索新方法开创专业化培养新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索新方法开创专业化培养新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新方法开创专业化培养新模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探索新方法,开创专业化培养新模式 徐汉文摘 要:现阶段校企合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企业跟学校合作的最终目的是达成盈利,如果我们的培养模式不创新改革,校企合作的成效也将面临危机。本文从把握市场动向和企业需求方面,结合国内外培训机构培养模式,论述了改变传统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最终以培养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主,并创新与改革专业设置中的诸多问题。关键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我们技工教育也要改革创新,现阶段校企合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企业跟学校合作的最终目的是达成盈利,如果我们的培养模式不创新改革,校企合作的成效也将面临危机。这也是校企合作发展的瓶颈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

2、探索。传统的培养模式是否适应新时期技工教育的发展需求?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了。1 推陈出新,把握市场动向目前,技工教育与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存在着脱节的现象。由于多方办学,多头管理,造成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状态,使得学校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陈旧。不少技工院校的专业设置及使用的教材几十年都不变,已不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学校的规模无法扩大、效益无法提高,所培养的技术人才专业单一,熟练程度不高。加之,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增快,技工教育的供给总量与社会的需求差距也在增大。有的急需人才又没有相应的专业来培养。如:生物医学专业、高级机加工、电脑美术设计、社区管理和新材料新工艺

3、专业等等。技工学校不同于常规的义务教育,技校不走向市场,就不了解市场的需求,就不知道企业需要的是什么样专业的技能人才,也就不能开设出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专业,更实现不了学校与企业的接轨。最终企业与学校达不成双赢,校企合作就失去了意义。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研究生、本科生,还是技校生,都是小学生。需要从头再来,进行岗位培训。所以,岗前培训学校课程化,对于企业效益和工作效率是一种促进,企业是积极支持欢迎的。把握企业需求和市场动向,是学校专业化培养模式存在的迫切问题。针对当前空前的发展机遇和存在的现实问题,创新与改革专业化培养模式,将是寻求技工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专业培养市场化,培养模式多元化,促使技工

4、教育特色化。2 问卷调查,掌握学生兴趣方向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真正掌握学生们内心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更高的学习热情。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心灵的火焰。”那么,我们只有把握好学习的学习兴趣和方向,对症下药也许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果我们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那么势必将会影响到我们的教学效果。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通过对临近下厂实习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表如图所示: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生们对教学改革的支持度还是很高的,教改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了。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太适合时代的发展需要了,创新培养模式已经是势在必行了。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改

5、革,在改革和创新中树立信心。根据学生的兴趣方向,即使更新课程体系。同时,学校也应当做充分的市场调查和专业评估,对于一些“陈旧”专业,不适合市场发展需要的,要根据形势进行转化升级;对于市场迫切需要的工种和专业,可以联合企业和民间力量率先开设;对于政府扶持和新兴专业要及时增设。3 跟踪市场,根据用工需求定位培养工种和创新传授技艺强化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对用工单位及时掌握反馈意见,真正把握市场需求。现在很多企业对学校培养的学生的对口满意度不是很好,也正说明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企业不需要的学校拼命的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学校培养不出来,这也一直是校企合作发展的瓶颈所在。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达成校企双赢,

6、如果一方达不到要求和目标,那么校企合作也就失去了原始的意义。只有把握企业需求,调整培养模式,创新传授技艺方法,才能真正意义上使校企达到最大的双赢,使学生能够真正为社会所用,体现其技能就业价值。学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定期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传授技艺,提高学生对企业生产的认识。专业培养目标也应该跟上市场的需求,企业和学校应该建立一种更为完善的沟通机制,既可以满足企业渴望人才的愿望,也可以避免学校培养人才方面的缺失,使企业和学校各取所需,从而可以根本上解决学校培养人才方面的盲目性。4 建立人才信息库,创新专业设置,服务社会需求建立毕业生和实习生实习工作信息库,及时更新用工单位意见。并进行汇总分析,对

7、现有专业进行评估,如果企业和学生对本专业培养方向和教学内容方法有大的建议,学校应及时做出市场判断。更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市场需要及时增设新专业,加大对新兴专业的投入和支持。学校毕业生人才信息库的建立,有利于学校专业设置的创新,有利于专业课程的改革,有利于学校对市场动态的掌握,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人才库的建设本着定专业,定机制,定要求,定更新的原则,及时进行信息采集更新,分析专业需求,提出创新点,更好的服务于专业建设,使专业设置适用市场的需求,服务于社会。5 参照国内外优秀培训机构模式,开创专业化培养新模式(一)美、加:以能力为基础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模式是当今一种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

8、。其主要特点是:首先由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依其科学性体现在它打破了以传统的公共课、基础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保证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二)英、澳:能力本位特点是依赖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确立权威性国家能力标准。通过与这些标准相比较,可确定学员的等级水平。所谓国家能力标准,指按照就业中所必须履行的工作职责和所必须执行的工作任务,就其所涉及的

9、知识技能以及这些知识、技能的应用所做的明确说明。国家能力标准的确定,可以使有关方面据此制定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也能够使每一个普通公众从不同阶段,以不同的水平或方式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并可在这一体系中经过自身的不斷努力取得所需要的职业资格,在学习成果的认可上,体现了较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三)德国:“双轨制”“双轨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其中一轨是指职业学校,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轨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种“双轨制”模式针对性较强,重能力,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在这种制度保证下,

10、企业不仅会制定完善的培训规划,促进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培养,而且能提供充足的培训经费,使教学有足够的物质保证。这种模式对德国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产品的高质量以及保持其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四)国内培训机构:重能力的培养,外加科学的课程体系国内大多数的培训机构,多数都是有自己一套独门的课程体系结构。随着市场的变化,及時的更新和升级。在培养学生的方面,都强调的是动手能力,技能训练第一,项目式教学。在实际中,真正掌握一门技术。这一点对公办学校是一种促进和压力,因为公办职业学校,相对有一定稳定的资金支持,产生的诸多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综合国外优秀职教经验来看,发展职业

11、教育,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要做好宏观规划和管理,发挥指导相关机构的作用。从职业院校教学过程的微观层面上看,国家应该制定和颁布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相关机构的建立和发展,让相关机构和企业真正参与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来。参照国内外优秀培训机构的经验,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取别人之长补我职教发展之短。由于我国目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相对落后,职业教育和培训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时下较多的职业学校仍然延续着相对呆板的培养模式,承袭传统的教育理念,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的新发展,取长补短,引资引智提高自身。6 结束语探索新方法,改革专业培养模式,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只有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综合国内外优秀职教经验,结合校情校况,创新与改革专业设置中的不合理性,培养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主,树立以人为本、强技为重的办学思路,开创全新的专业培养新模式、新思路。参考文献1徐丽华.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制约因素与保障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82陈江波. 国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特点及启示J.今日南国,2009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