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大数据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7566592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析大数据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创新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探析大数据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创新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探析大数据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创新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探析大数据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创新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探析大数据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创新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析大数据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析大数据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创新应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探析大数据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孙也摘要: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应用,各类移动终端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得到了适当普及,对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不断对自身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力求把握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机遇,借助对大数据技术的合理应用实现创新发展。文章在简要分析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对大数据在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借鉴。关键词:大数据;高职院校;教学实践;创新应用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延伸,我国基本教育格局也发生了变化,现代教育技术开始逐渐被引入教育领域,对各

2、级教育工作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大数据的角度来看,高职教育发展尚处于摸索阶段,对大数据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因此,新时期高职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研究,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创新发展,提升教育竞争力。一、大数据技术的内涵及应用现状大数据实质上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规模庞大、系统复杂的数据集合,具有多样性和高速性的特征。一般来说,大数据具有以下内涵:数据量相对丰富,往往超过10TB;数据类型相对复杂,主要包含结构和半结构以及非结构几种类型;数据信息具有较大价值,但是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一般处于疏散状态;数据时效性较

3、强,数据的生成和变化速度都非常快。现阶段,大数据在我国各行各业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尤其在生产、销售和市场预测等领域应用广泛,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大数据的应用现状与现实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大数据人才供给不足,严重限制了大数据技术的推广。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到2018年,美国社会上的大数据技术人才缺口将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大数据决策人才缺口将达到150万。面对大数据时代社会人才的供需矛盾,我国也开始重视大数据在各级教育领域的广泛引入,希望借助大数据技术,逐步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与大数据时代社会人才需求相契合的高素质人才。二、大数据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时代价值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对各项数据信息使用

4、的实质就是从海量的数据库信息中探寻能够辅助教学活动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率,逐步实现信息资源的智能化管理,保证信息资源的一体化管理趋势,并借助合理应用将数据信息资源转变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促使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质量不断提升,这也是大数据的价值所在1。新时期,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数据信息的挖掘和利用价值逐渐凸显,并形成了相对健全的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对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相应的推动作用2。在高职教育领域,随着对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的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高职院校高水平、高专业数据平台的构建成为了可能,高职教育大数据

5、应用获得进一步发展。三、大数据助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措施(一)从学校角度进行分析受大数据时代的影响,高校信息围墙隐形化特征愈加明显,促使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者必须对学校的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细化调整,保证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教育服务。具体而言,针对当前在线学习模式的发展和应用,高职院校在校园建设过程中应积极探索无线网的全面覆盖措施,使师生能够在校园借助客户端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提升在线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图书馆资源方面,学校应注意发展电子图书资源。在建设和开放图书电子资源的基础上,促使学生能够进行更广泛的阅读,保证学生在充足学习资源的支持下实现最优发展3。同时,为满

6、足理实一体化的教学需求,学校应该将实验室、实训室的建设作为重点项目,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训机会和实训训练场所,保证学生借助实训训练,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例如,高职院校积极参与由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应用技能竞赛、web应用软件开发技能竞赛,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考察学生大数据信息处理能力,增强教学实践性,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二)从教师角度进行分析在当前新教育形式下,高职院校教师要想实现创新发展,满足大数据时代对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就应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逐步摒弃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重新对自身进行定位,实现从讲师到导师的转变,成为学生学习和

7、成长的引导者和激励者,促使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4。同时,教师也应认识到自己是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推荐者,增强教学工作与数据技术的契合性,尝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对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并在增强教学针对性的同时,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适当调整,使学生在大数据教育教学活动的支持下,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此外,针对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教学软件的应用能力不足的情况,学校应实施相应的数据信息教育培训,提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数据信息的运用能力。在大数据语境下,高职院校的教师也要完成自身身份的转变,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也要做数据信息的挖掘者和使用者,将数据信息与教

8、育教学活动充分结合,对学生实施高质量的教育和指导。(三)从学生角度进行分析利用教育大数据的构建和应用全方位探查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数据信息使用情况,并结合学生的行为数据分析对教学工作进行适当调整,可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高职院校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和指导,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學改革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观念,逐步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专业学习,实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适当使用信息资源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诊断,借助信息媒介进行自

9、主探究,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四、大数据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大数据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逐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加强对大数据的重视,借助大数据改善教学现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合理优化评估数据为摆脱传统教学评价模式的束缚,要对相关课程进行科学评估。学生借助考核工作可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实现对各类知识点的有机串联。教师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教学评估系统,对教学过程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借助教学评价工作的完善,实现对特色学习领域的开发,让学生能对自

10、身学习状况有明确的了解,进而在教学评价系统的辅助下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为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供相应保障。具体来说,在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数据评估技术,就是借助大数据技术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准确记录,并适当地存储和分析,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问题以及学习方向等,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进而帮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二)利用有限资源合理支配教学活动有数字化的支撑,高职院校中的教育教学资源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共享,资源有效利用率得到明显提升。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有海量的数据信息支持,学生的学习空间也更为广阔,学生可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实现全面发展。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利

11、用系统编程程序,分析和整理学生学习中所使用的相关信息,并给出相应的指导意见。这样,借助大数据信息系统,数据信息最终转化为知识,并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活动提供相应指导,促进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学生逐步实现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注意合理使用有限资源支配教学活动,充分凸显大数据信息的作用,切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保障。在具体操作方面,学校基于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构建了智慧校园基础平台,以为学生提供一站式、个性化教学服务为基本目标,将校园的数字空间和物理空间进行有机整合,构建高效、共享、灵活的服务和管理体系,使教学资源得到规范配置,教学

12、活动也实现有序化开展,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五、结语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只有结合大数据的运用对自身教学工作进行优化调整,才能逐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培养出的人才真正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措施,借助数据信息对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参考文献1陆江东.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创新研究J.中国商贸,2013(27):175-176,178.2甘丽新,李志刚,涂伟,等.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改革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5(17):78-82.3张燕.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東师范大学,2014.4刘君.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教学状况调查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35):32-35.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