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校企文化渗融建设的需求分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27251476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职学校校企文化渗融建设的需求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中职学校校企文化渗融建设的需求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中职学校校企文化渗融建设的需求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中职学校校企文化渗融建设的需求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中职学校校企文化渗融建设的需求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中职学校校企文化渗融建设的需求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职学校校企文化渗融建设的需求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中职学校校企文化渗融建设的需求分析 张海【摘要】随着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朝着更深更广领域发展,笔者通过企业文化调查、校园文化调查及实习生跟踪调查显示,校企文化的渗透与融合势在必行。本论文就如何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有机、有序、有效的结合,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逐步实现由“学校人”向“企业人”的转变,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校企文化渗融建设新型校园文化成为必要。【关键词】中职;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渗融一、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尽管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非常迅猛,但是从总体上看,校园文化的建设现状令人担忧。通过文件检索和实地调查,笔者对武汉

2、市供销商业学校、交通学校、二轻工业学校、财政学校、建设学校、机电工程学校、仪表电子学校、一商校的校园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各学校都涵盖了如下内容:通过进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仪式以及德育课程的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教育,以及励志教育。利用重大节日、民族传统节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五四表彰大会、红五月红歌会,一二九纪念活动、5.16成人仪式等。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服务,参加公益活动,以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方面,通过签订遵纪守法承诺书、班会课、知识抢答赛等形式对学生人身安全、交通安全、财产安全进行教育和引导。法制教育,

3、通过法制报告会普及学生法律知识,教会学生知法、懂法。同时,比如交通、仪表、机电等工科类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硬技能的培养和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供销商校、财政学校、一商校等商科类学校则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校园文化调查显示,大部分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和意义等同于发展娱乐文化、简单的校园活动,职业化的校园文化不够突出,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在进入企业后无法很快的适应企业文化,呈现出的状态是:不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一下不去、所学知识和实践脱节一用不上、不习惯企业的管理方式方法一留不住,学生角色不能立即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这说明现有校园文化与现行企业文化之间的差距对中职毕业生顺利转化角色造成直接

4、影响。二、企业文化的普适性、典型性内容如上所述,校园文化更多的侧重于活动文化、技能文化、思想文化,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是企业观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的复合体,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我通过对中国石油、中国电信、武汉武商集团、国美电器、顺丰速运、屈臣氏、安踏运动、新一佳、绫致时装等8家知名企业文化进行了调查,通过搜集以上企业的企业文化手册、员工规章制度、员工手册等文案资料及企业调查问卷、到企业实地参观考察得出企业文化中普适性、典型性的内容。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文化更加倾向于注重团队合作(即组织忠诚

5、度)、诚信正直、敬业度和责任心、结果导向(即业绩)、以人(顾客)为本(即服务意识)等方面,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要求更多体现在团队、诚信、责任、业绩、服务等方面,企业文化普适性、典型的内容有:1、企业文化对团队合作要求更高。在8家企业文化手册中,团队合作在每个企业的文化手册中得到体现,中石油的“和谐”、武商及新一佳的“团结”、国美及绫致时装的“合作”、顺丰的“团队”、安踏的“团队协作”都是团队意识的体现,员工的团队意识成为企业文化的重心。在与企业调查中得知,学生实习期间非正常离职原因中,排首位的便是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融人企业团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导致人际关系不好而离职或被辞退。2、诚信成为企业文化

6、的核心价值观。在财富100强中,55%的公司声称“诚信”是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同时,调查显示,受调查8家企业在企业文化纲要中涉及到诚信达到100%。3、企业文化中对员工绩效的要求更多体现在薪酬及严格的赏罚制度。在调查的企业文化中,8家企业对入职员工都发放了记录企业详细薪酬及赏罚制度的员工手册,从出勤、仪容到绩效、薪酬等各个方面对员工进行制度约束,并且都有详细的赏罚细则。4、企业文化很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及内部晋升。在受调查企业中,8家企业都有对员工培训及晋升的职业生涯规划,如屈臣氏采用的是以零售培训学校作为员工进行培训及晋升读本,明确指导员工的晋升渠道;中石油采用的是人才库的方式,建立起规范的人才培

7、训晋升机制。5、企业文化中创新、竞争和客户导向明显,这导致企业内部竞争激烈。企业的目标是创造经济利益,因此在8家企业文化中都通过“创新求变”、“业绩”、“奋进”、“服务”、“注重成效”、“第一”等载体把员工统一到如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上来,借助竞争意识的培养促使企业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这导致企业内部竞争激烈。三、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综上所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企业文化与中职校园文化的区别如下:从表现上来看,职校校园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研究文化,含蓄而内敛,重教育轻实践,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实践文化,其核心就是创新、竞争和结果导向;职校校园文化比较看重一个

8、人的资历、资格、人际,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但是在企业里面,往往更关注业绩,业绩是员工收入、晋升的重要依据;职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程序文化,也就是讲求计划、按部就班,企业更强调随市场而变动,更强调灵活,也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一个本质不同;校园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学习更多的是一种使命,学生是否学习成为一种自觉性的行动,不学习的学生约束机制缺失,学习成为兴趣。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责任文化,责任非常清晰,承担的工作必须完成,做不到就要承担责任,不能回避,责任感成为工作主导。四、中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的现实意义武汉晚报刊登的一则消息发人深省,报道称某职业学校的09年毕业1127人,初次就业率为95%,3个

9、月后其中的45%(即482人)面临失业,记者跟踪调查发现:他们失业的原因是面对全新的与校园文化氛围差异很大的企业文化氛围,心理准备不足,不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下不去;所学知识和工作实践脱节用不上;不习惯企业的管理方式方法留不住,学生角色不能立即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根据以上报道,我也对我校08级、09级、10级学生三个月实习后的稳定率进行统计如下:08级、09级、10级部分企业实习稳定率(截止当年9月份,周期为3个月)根据上表可看出,08级我校没有成立校企一体化定制班,学生经过校内学习后直接进入企业实习(实习要求至少半年,中间不得离职,实习结束后直接与企业签订就业合同转就业),三个月后竟然只剩下

10、一半左右的同学还能继续坚持实习,更不要说一年后在企业就业签合同的更是寥寥无几。反观09级、10级与对应企业成立校企一体化定制班后,企业培训提前进入校园,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渗透使得学生实习稳定率得到大幅提升,校企文化渗融效果明显,但是,依然有近20%的同学不能将6个月的实习坚持到底,在与企业的回访中得出,不能坚持的同学大多是因为不能适应企业的文化,不能融入企业团队。综上所述,校企之间文化的互融、互动、互惠逐渐成为校企合作的新取向,原有的以学校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已经不能适应以企业为主导的中职改革趋势,也不能满足中职学生可以灵活下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训、就业的要求。因此,在中职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校企文化对接是零距离就业的需要,是培养职业学校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需要,也是职业学校特色建设的需要,校企文化渗透融合,建设准企业环境下新型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余祖光.李术蕊.职业院校文化发展的新动向J.北京.教育与职业,2005-12.2颜莉芝.雷久相.推进校企文化对接培养优秀技能人才J.北京.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4.3雷久相.加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渗透的思考J.长沙.当代教育论坛,200612.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