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理工学院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自治区教育厅: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 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 人 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宁党发 [2015]11号)、《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 职业教育的意见》(宁党发[2014]6号),促进学校科学发 展,提高办学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依据《自 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高校综合改革方案编制和报备工作的 通知》(宁教函[2015]85号)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 际,特制定本规划现将规划内容报上,请审定附:《宁夏理工学院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宁夏理工学院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二零一五年七月目录一、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1 -(一) 指导思想 -1 -(二) 基本原则 -2 -1. 坚持以人为本,抓好顶层设计 -2 -2. 坚持务求实效,提升内涵发展 -2 -3. 坚持稳中求进,突破重点难点 -2 -(三) 总体目标 _ 3 -二、 改革任务 -3 -(一) 办学体制改革 -3 -1. 探索宁理特色的民办高校自主发展道路 -3 -2. 建立健全以大学章程为统领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 -4 -3. 建立完善以理事会为纽带的社会参与办学体制 -5 -4. 建立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权力运行机制 -5 -5. 健全学术体系和民主管理、社会参与机制 -5 -6. 建立完善以自律监督为重点的决策和公开机制 -6 -(二) 校内管理体制改革 -6 -7. 完善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6 -8. 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 -7 -9. 全面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 -8 -10. 优化校内资源配置模式 -8 -(三) 学科建设改革 -9 -11. 开展学科建设机制改革 -9 -12. 优化调整学科专业体系 -10 -13. 制定学科专业质量评价体系 -11 -(四) 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12 -14. 更新教育理念 -12 -15.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2 -16.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14 -17. 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4 -18. 加强课程建设 -15 -19. 建立健全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5 -20. 加强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 -16 -21. 深化招生改革 -17 -22. 强化就业创业工作 -17 -(五) 组织人事制度改革 -18 -2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8 -24. 加强管理和员工队伍建设 -19 -25. 建立健全聘用合同管理制度 -20 -26. 建立基于分类管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21 -27. 完善校内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22 -2& 提高教职工待遇 -23 -(六) 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23 -29. 完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 -23 -30. 推进科研工作校院分级管理 -24 -31. 分类完善科研业绩奖励机制 -24 -32. 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 -24 -33. 提升科学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26 -(七) 校际交流与合作改革 -26 -34. 推进东北大学对口支援 -26 -35.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26 -(八)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改革 -27 -36.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27 -37.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28 -38.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28 -39.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29 -40.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9 -(九) 强化资源配置与基础保障能力 -30 -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0 -42. 完善实验教学基础设施 -30 -43. 建设校园管理与服务网络平台 -31 -44. 加强优质资源开发与应用 -31 -45. 健全财务管理体制机制 -31 -46. 加强后勤服务工作 -32 -47. 加强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 -32 -4& 加强平安校园建设 -33 -三、组织领导及保障措施 -33 -(一) 加强组织领导 -33 -(二) 凝聚改革合力 -34 -(三) 反馈工作进展 -34 -(四) 加强监督检查 -34 -(五) 调动全员热情 -35 -宁夏理工学院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与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推进高等 教育综合改革的精神,不断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 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具体部署和教 育厅有关文件要求,为实现创建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民办本 科高校的奋斗目标,结合宁夏理工学院改革建设发展实际, 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立德 树人为根本,坚持“服务地方、服务学生”的办学宗旨,坚 持区市共建战略、人才强校战略、特色办学战略、开放合作 战略,以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 展、和谐发展为主线,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锐意创新、 创建国内一流民办本科高校为动力,以高等教育带动职业教 育发展,自觉服务国家、地方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 面建设具有宁理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形成凝聚力量共谋发 展、破解难题富有效率、提升质量创新推动的生动办学局面二)基本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抓好顶层设计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 以教师为主体尊重和发扬师生办学的主体作用和主人翁精 神,在广泛调研、充分征求意见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广泛 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科学设计综合改革方案,注重改 革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全校统筹、通盘谋划2•坚持务求实效,提升内涵发展秉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稳中求进的改革 思路,科学处理结构、质量、规模、效益、特色之间的关系, 保证规模适度发展,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破解发 展难题、突破制约瓶颈,进一步发挥学校职能,积极履行社 会责任,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坚持稳中求进,突破重点难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 关系、公平公正和效率效益的关系,坚持先易后难原则,把 握好改革的广度、深度和速度,方案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时 间服从质量,善做善成,久久为功依靠师生推动改革,不 搞突然袭击,改革红利师生共享,使师生的创造力和工作活 力充分释放三)总体目标从2015年到2020年,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施 办学体制改革、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学科建设改革、培养机 制改革、组织人事制度改革、科学研究体制改革、校际交流 与合作改革、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强化资源配置与基 础保障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服务地 方区域经济建设,全力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实现教育 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学科专业结构与特 色进一步优化、办学多层次、多元化发展、办学规模适度发 展、大学基本功能不断增强,不断满足和适应区域和国家经 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为争创特色鲜明的 地方一流民办本科高校奠定坚实基础二、改革任务(一)办学体制改革1.探索宁理特色的民办髙校自主发展道路积极探索富有宁理特色的民办高校自主发展道路。
力争 中央和地方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和有效的政策扶持,尤其是 生均办学经费、专项经费以及教师待遇政策等方面支持积 极推进区市共建,巩固和落实自治区和市政府支持学校的相 关政策,积极争取自治区发改委、教育厅、财政厅、科技厅、 石嘴山市政府等的政策支持充分依托各级政府,为学校的 改革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学校通过教育培训、科技成 果转化、社会服务等多种合理方式,增强学校发展的“造血” 功能;加强学杂费、多种形式办学经费、科研经费、政府拨 款以及社会捐赠等办学经费的管理,拓宽教育发展基金的筹 资融资功能,形成以学校自筹为主,政府投入和社会引资相 结合的多元筹资体系2. 建立健全以大学章程为统领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坚持依法治校,完善大学章程建设和实施依据教育法 律法规和大学章程,构建以制度激励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 和治理体系,健全和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梳 理、制定和完善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学生教育以及后 勤等方面管理制度规范,建立健全各种办事程序、议事规则 和内部机构组织规范,实现行政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采取强有力措施保障章程和校内规章制度的有效运行,切实 做到有章必依、违规必究。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逐步 建立管办分离、依法办学、社会参与、充满活力的现代大学 治理体系3. 建立完善以理事会为纽带的社会参与办学体制修订完善《宁夏理工学院理事会章程》,调整充实理事 会组成人员,发挥其在加强社会合作、扩大决策民主、争取 办学资源、接受社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理事会将对学校的 发展目标、战略规划、改革举措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咨询或 者参与审议,积极探索社会力量深入参与学校办学的体制机 制努力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共促宁理教育事业发展的合 力,实现学校依法治校、自主办学、民主监督、社会参与良 好局面4. 建立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权力运行机制按照《宁夏理工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成立学校学术 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学校最高学术机构,在教学质量、学 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具有主导作 用学院层面成立教授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是学院的最高学 术机构进一步明晰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使二者既 相对分离又相互配合,切实保证教授治学5. 健全学术体系和民主管理、社会参与机制完善民主管理与监督机制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 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和完善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与监督 的制度;积极拓展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推进学生自主 管理;完善多元参与的校内治理体系,探索师生代表参与学 校民主决策的途径,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离退休 老同志在学校治理中的作用。
6. 建立完善以自律监督为重点的决策和公开机制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改进并规范学校决策程序,进一 步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申诉评议机制和纠错机制,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保障学 校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和民主决策坚持和完善信息公开制 度,按照“公开是常例、不公开是特例”原则,建好信息公 开专网,依法及时准确公开学校的基本情况、招生就业、教 育教学、科学研究、基建资产、财务收支等情况,保障师生 和社会的知情权与监督权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7. 完善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并完善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党委作为 学校政治核心,具有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的权利,以及支 持学校决策机构和校长依法行使职权的义务,以便于学校党 委积极开展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体制完善理事长、校长和党 委书记相互配合、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决策、执行、 监督有机结合的管理机制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明确党委 和行政的职责,明晰常委、理事会、校长办公会(校务会)、 党政联席会的议事范围、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党委与 行政的协调运行机制8. 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加强二级学院建设。
按照责权利相统一、事权与财权相一致原则,理清学校与学 院的责权利关系,制定学校和学院的权力清单稳步推进管 理重心下移,逐步向二级学院下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