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的发展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27209567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的发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的发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的发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的发展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的发展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的发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的发展研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的发展研究 马永霞 马立红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模式从“福利型”就业匹配、有限选择就业匹配、多元化就业匹配模式到创业带动就业匹配模式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有其独有的特征。就业匹配的内涵发展从教育匹配、能力匹配到专业匹配;就业匹配质量的衡量标准从待分率、就业率到对口率;就业匹配的价值导向从“社会价值”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毕业生的就业匹配观念逐渐从单一、被动到开放、多元。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就业管理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2、变化,人才配置也逐步由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单一的统包统配体制,向以市场配置为主的体制转变。高校毕业生是青年中的精英群体,他们在职业选择上的变化往往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高层次人才的配置效率关乎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就业匹配的质量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1。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模式的发展就业的改革被誉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改革稳步推进,经历了以下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

3、:国家统包统分阶段,“福利型”就业匹配模式(1949年1987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经济建设的新生力量和科技型人才过度缺乏,高校毕业生作为稀缺资源其就业由国家根据最需要发展的领域及行业进行毕业生调配,保证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高校毕业生为“福利型”就业匹配模式,出现了“双向选择”制度的萌芽。新中国成立初期,有计划地合理地分配公私立高等学校毕业生的通令(1950年)和关于1952年暑假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统筹分配工作指示标志着高校毕业生实行国家统一分配制度的形成。毕业生的分配办法为政府招聘和地区调剂相结合,满足国家重点建设的需要。关于改进1981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报

4、告和关于改进1982年全国毕业研究生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问题的报告强调在国家统一计划下,对毕业生分配实行“抽成调剂,分级安排”的办法。强调毕业生分配本着统筹考虑、合理分配,加强重点、照顾一般的原则进行安排。对毕业生的分配使用,要面向基层,加强生产第一线;要在服从国家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学以致用,直至1988年,分配原则基本没变2。关于1983年全国毕业研究生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的报告、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6年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提出试点“供需见面”,开始尝试打破毕业生分配制度和“雙向选择”的初步探索,但“福利型”就业匹配模式一直为主要的分配模式。“福利

5、型”就业匹配模式的显著特征为计划性和指令性。该阶段是“精英教育”时代,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7)数据显示:1987年全国1,016所高校共有252,973名本科毕业生,高校毕业生人数较少、文化层次较高、专业对口好,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力量的旗舰3。该模式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保证了国家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要,总体思想为“学以致用”。国家计划管理部门在对学生的就业分配上具有绝对的权威和主导地位,指令性特征鲜明;高校听从指挥,处于从属地位,完全按照国家计划进行人才培养;学校与社会用人单位之间缺乏沟通;用人单位根据国家计划接收毕业生,对于自己对毕业生的需要没有发言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治性较强,毕业

6、生供不应求、就业无忧,但没有就业选择的自由,不能发挥个体的主动性。2.第二阶段:双向选择阶段,有限选择的就业匹配模式(1988年1997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统包统分的就业分配制度不适应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毕业生就业匹配制度改革分步骤、分层次稳步推进,国家逐渐减少对毕业生就业的包揽与控制。1989年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明确提出,高校毕业生实行以学校为主导向社会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办法。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除对师范学科和某些艰苦行业、边远地区的毕业生,

7、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动市场“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1996年的国家不包分配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不包分配政策的正式施行,各地也据此纷纷发布自己的通知。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再次明确了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一定范围内有限度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有限选择的就业匹配模式的显著特征为调控性和保障性。该模式打破了计划分配的传统就业模式,政府的计划性和指令性的色彩逐渐淡化,其宏观调控和提供保障的职能逐渐清晰,引导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毕

8、业生就业上都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性。高校不再是政府与人才需求方的中介,而是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其主导和纽带的作用日益增强,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成为人才培养真正的供给者。高校毕业生开始获得了有限就业的自主权;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选择也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不再完全被动。3.第三阶段:自主择业阶段,多元化就业匹配模式(1998年2007年)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模式进入了自主择业阶段。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日趋旺盛,高校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就业匹配走向多元化。1998年,首批“双轨”改革后的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绝大多数毕业生实现了自主择业,

9、少数定向生、民族生在国家规定范围内择业4。1999年,国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作出了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稳步发展”转为“加快发展”,毕业生的数量跳跃式增加。2000年,全面停止了包分配制度,停止使用就业派遣证,启用就业报到证,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福利型”就业匹配模式的终结。2003 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在“自主择业”机制尚未完全覆盖时便将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纳入建设方向,提出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政策优惠和提供融资担保渠道等多项支持措施。2007年,党的十七大

10、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创业带动就业政策的萌芽。多元化就业匹配模式的重要特征为自主性和市场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匹配自主地位得以确立,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导向已初见端倪。毕业生自身人力资本积累成为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学习成绩优异、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毕业生容易获得高质量的岗位;反之,学习成绩一般、专业知识储备不充分、没有特殊技能的大学生在双向选择的市场中不容易形成优势,市场对毕业生能力的需求成为选择的重要标准。因此,获得工作岗位所需能力要求尤为重要,高校毕业生需要增强就业前的准备。4.第四阶段:就业创业并进阶段,创业带动就业匹配模式(2008年至今)高

11、校毕业生的就业匹配模式进入了就业创业并进阶段,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匹配模式。2008年,金融风暴的发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就业的形势5。2008年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2013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的中高速发展直接影响了毕业生就业匹配的发展和变化。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国掀起“双创”热潮。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连续发布了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自主创业以及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文件,拓宽大学生创业平台和空间。从麦可思的统计数据来看,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率自2014届到2017届毕业生均为3%左右。在2014届自主创

12、业本科毕业生中,仅有46.9%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50%以上的创业人群退出了创业市场。创业带动就业的匹配模式的重要特征是创新性和探索性。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模式在我国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仅有3%的毕业生群体选择了创业,三年后超过一半的创业人群退出创业市场。因此,自主择业的毕业生依然为就业的主体,要做好择业群体的就业服务和创业群体的支持工作。由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存活率不高,须特别关注,创业效果应从长评价,创业失败风险不容忽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就业匹配的发展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精英分配”到市场经济时代的“自主择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匹配从数量的供需匹配到结构匹配,经济增长从低增长高增长新

13、常态阶段,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转变,高等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注重人力资本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不断丰富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模式。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内涵与衡量标准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的内涵与衡量标准不断丰富和拓展。就业匹配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从教育匹配、能力匹配到专业匹配;就业匹配的质量与待分率、就业率和对口率的关系密切。1.就业匹配的内涵发展:教育匹配能力匹配专业匹配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拓展,就业匹配从最初的教育匹配到能力匹配和专业匹配。工作匹配是考察就业质量的核心指标,既包括毕业生受教育水平与工作所需教育程度的匹配,也包括毕业生修读专业与

14、工作所需专业的匹配,还包括工作预期与实际工作找寻结果的匹配6。第一,就业的教育匹配。就业的教育匹配主要指受教育水平和岗位要求的匹配,即常说的学历匹配,主要围绕教育过度的问题而开展。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向高层次偏移,大学毕业生中存在所谓的“人才高消费”的现象,即用人部门按照同样的待遇能聘用到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用人部门会更倾向于选择学历较高的毕业生。在国际教育研究理论中,称这种现象为“过度教育”,是就业不匹配的一种类型,即个人所拥有的受教育年限多于所从事的工作实际所需要的教育年限,即常说的“大材小用”。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匹配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实际教育年限与岗位要求教育年限之间的错配问题,即过度教

15、育或教育不足。学术界对过度教育的测度、过度教育的发生率、过度教育的收益率、过度教育的危害性以及产生的原因等诸多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工作所需教育年限低于从业者实际所受教育年限,即认为处于过度教育状态,这主要是受教育年限上的不匹配,但忽视了个体间的异质性问题,忽略了个体自身的差异性。第二,就业的能力匹配。就业的能力匹配主要指个人工作能力与岗位要求的匹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否能满足雇主的需求,是否满足岗位的要求。高校毕业生在终身学习、责任感、沟通协调、适应环境、口头表达上能力较强,在外语、团队组织、计算机操作、自我调节、合理目标定位上能力较弱;高校毕业生仅仅在法律意识、

16、客观评价能力、搜索行业信息、终身学习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企业需求,在其他能力指标上都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7。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包含知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胜任能力、领导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六个维度的能力。通过就业能力六因素评价模型测量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得出结论:理工科大学生整体就业能力一般,知识技能最为薄弱;专业差异不显著,性别和校际差异显著;地域差异显著8。第三,就业的专业匹配。就业的专业匹配表达并未统一,包括“专业对口”“学用结合”“人职匹配”“人岗匹配”等多种描述方式。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其核心均为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专业对口是指个体通过教育所积累的各類知识、技能(包括通识教育类、学科基础类和专业知识)与就业岗位对各类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均实现匹配9。就业的专业匹配内涵逐渐扩展为高校人才培养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