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专业选择的行为分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27126453 上传时间:2021-12-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专业选择的行为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专业选择的行为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专业选择的行为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专业选择的行为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专业选择的行为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专业选择的行为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专业选择的行为分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专业选择的行为分析 李晨+何延岩摘要:按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在进入专业教育阶段时,所选择的专业不仅仅取决于兴趣,更要受到预期的影响。因此,从表面来看是学生自主选择了专业,但这一自主行为却是在学习经历、限制政策等外在因素塑造的预期框架内进行的。从2010年至2013年,通过对校大类2010级学生的跟踪调查和个体访谈,进一步验证了是预期而非兴趣决定了学生最终的专业选择,只有当学生的预期有利于其兴趣时,兴趣因素才会产生作用。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按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优势,建议从灵活安排选择机制、增加学生对不同专业的了解和重视过程评价等三个方面来完善学生预期,推动专业选择的合理化。

2、关键词:按大类招生;专业选择;预期;兴趣;行为分析一、问题的提出按大类招生始自2001年北京大学实施的“元培计划”,该计划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生教育视为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其中本科生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具体实施方案是“全校推行学科大类招生(即院系级招生),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和按学科大类组织的大学基础教育,开设平台课和通识选修课。在学生对学校有关专业和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特长有了基本了解之后,结合学校的资源于二年级甚至三年级进行专业选择”1。通过实践检验,这种按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通识教育和专业培养相结合,而且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无奈,极大调

3、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逐渐在我国其他高等院校中推广开来。根据学生选择专业与其进校时接触的学科大类之间关系的不同,可以将专业选择行为分为类内选择和跨类选择。之前的研究认为,兴趣是学生进行专业选择的决定性因素,进而假设学生之所以会留在原学科大类中继续攻读,主要原因是兴趣使然,那些跨类选择专业的学生,也是由于对转入专业有浓厚的兴趣,才会选择跨类选择。但是,通过实际走访,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会选择某一专业,往往是受到诸如学校政策等制度框架的限制,与此同时,跨类转专业学生对于所选专业也并非完全了解。显然,将兴趣作为解释按大类招生学生选择专业时所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与现实情况并不相符,有必要结合实地调查

4、,借助相关理论,对学生的专业选择行为进行更全面、真实地反映与解说。这一点,也正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所在。二、兴趣的错觉:国内有关按大类招生中专业选择的研究综述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按大类招生是一种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不仅仅是单纯“招生模式”环节的变化。2学生进入按大类招生的培养系统之中,一方面会作为一个“接收者”来参与通识教育,同时也能够在此过程中主动思考自身的未来去向。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学培养,这些学生在结束通识教育阶段,进入专业教育阶段时心智成熟程度远胜于大学新生,许多因素的影响方式和作用效果也有所不同。王勤和童腮军就曾经发现,虽然高考学生的专业选择与自身兴趣相符,但是,通过一段学习之后,却仍然会

5、出现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的情况。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高中生对大学的专业兴趣往往来自于中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或是对某些专业发展前景的盲目推崇,而对自身的性格特点、真实动机等缺乏了解。3李剑欣也发现大学生专业选择与高中学生的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迥然有别,即个人兴趣因素越来越居于主要作用。4这些反例都说明经过一段时间大学学习与生活的历练之后,按大类招生的大学生在专业选择问题上,心智将更为成熟,选择将更具主动性。目前国内有关按大类招生的大学生专业选择的研究,主要遵循了三种路径。其一,参照大学新生填报专业志愿的影响因素,结合按大类招生的大学生自身特点,进行排序后找出具体影响因素。如王智认为电器信息类学生

6、专业选择的因素排序依次为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体因素5;樊明成判断当前我国大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自己的兴趣、工作机会、职业生涯发展的潜力、自己的学(术)科能力、考虑分数落点、父母和家人的影响等6;刘井建、李延喜和南晓莉将个性特征、信息扩散、求利和声誉作为影响按大类招生学生专业选择的四个因子7。其二,将影响学生专业选择的因素进行分类聚合,对比分析各种因素的实际效用,进而寻找影响专业选择的根本因素。如刘金花认为学生的专业选择行为具有动态性,不同时期的影响因素各有不同,其间理性和非理性选择、主动和被动选择行为相互交织8;李剑欣用专业兴趣和就业前景两种因素概括影响学生专业选择的各种因素,认为

7、专业兴趣在按大类招生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9。其三,运用特定理论框架,设定前提假设,对按大类招生学生的专业选择行为进行解说。这种路径的研究成果较少,冯花兰运用市场营销理论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典型性。10以上三种分析路径虽然各有侧重,但基本步骤均是首先从学生自身的兴趣点出发,然后结合该兴趣点判断自身更重视何种需求,排序之后选择靠前的专业,用以满足需求。显然,这些分析路径都假定学生明确知晓自身的专业兴趣所在,并在此基础上自由选择专业。但如前所述,按大类选专业是双向互动,学生在选专业的同时,也会面对一个被专业选择的过程,事实上每所大学都会通过一些方式促使学生专业分流,成绩排名就是分流方

8、式之一。与此同时,即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也并非依照兴趣来进行专业排名。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学生对于专业的熟悉情况有所不同,例如有一些怀疑自身学习能力的学生,虽然喜欢某一陌生专业,却对是否能顺利完成该专业学习存有疑虑,于是选择原先更为熟悉且对学习能力挑战性低的专业。简言之,将兴趣作为学生专业选择的单一出发点,并以此作为解释专业选择最主要因素,本身过于简单,且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与现实脱节。只有辅之以其他解释模式,才能反映出学生专业选择的真实全貌,进而更好地描绘按大类招生模式下的学生在二次选择专业时,学生专业选择的行为模式。三、按大类招生学生专业选择的预期模式如前所述,专业兴趣只能作为影响学生专

9、业选择的因素之一,其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学生对于自身和环境的整体认知,当这些认知有利于学生的兴趣时,兴趣就会成为影响学生专业选择的主要因素,反之,兴趣的作用会减弱,甚至被忽略。那么,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应该是学生对于选择行为的预期,即如何看待选择行为的价值。考虑到按大类招生的独特培养模式,该预期形成的过程主要贯穿学生入校后的通识教育阶段。在该阶段中,学生学习了基本理论,接触到各种专业知识,而且通过一段时间的独立生活,加深了对于自身、学校和社会的了解,能够排除一些发生概率极低的方案,逐渐形成有关未来专业选择的各种预期。此时,可以根据是否与原学科大类相关,将学生的专业选择预期分为在原学科大类中和跨学科大类

10、挑选具体专业方向两种。考虑到只要能够完成大学学业,学生就可以获得学历,积聚人力资本,优于未能完成全部大学学业的原始状态,所以,可以判断按大类招生的学生进行专业选择的预期价值严格为正。于是,借用前景理论的价值核算模型,学生专业选择行为的价值为: V(c,p;f,q)=v(f)+(p)v(c)-v(f)其中c为跨类选择其他专业,f为在原有大类中选择具体专业,且c、f0; p为学生跨类选择其他专业的概率,q为学生在原有大类中选择具体专业的概率,且p+q=1; v为学生对该结果的主观评价,且v(0)=0; 为学生决策权重函数,且0(p)1。从上述公式组成可以发现,按照前景理论的设定,按大类招生学生在进

11、行专业选择时将主要受到跨类选专业的价值v(c)、在原大类中选择具体专业的价值v(f)和跨类选专业的概率(p)三个变量的影响。随着变量取值的不同,按大类招生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可能会出现如下推论。推论1:无论其他变量如何变化,v(f)的影响始终存在,这表明按大类招生的学生更为重视确定性因素v(f),在选择专业时都要参照到在原大类中选择专业的价值。推论2:当(p)取值为0时,学生在框架设定和编辑阶段时会主动排除掉跨类选择专业这一方案,此时,学生对于选择专业的价值计算,直接等于其在原大类中选择具体专业的价值衡量。推论3:当0(p)1,v(c)大于v(f)时,学生会综合考虑跨类和在原大类中选择专业的价值

12、,最终结果取决于学生对于该专业预期效用的估值,此时,学生选择方案不仅是最优的,而且其价值最大。推论4:当0(p)1,v(c)小于v(f)时,虽然学生考虑过跨类选专业,但仍然会选择在原大类中选择专业。显然,学生选择的方案只能是价值最大,却因为舍弃了其他可能性,而不能成为最优方案。四、研究方案设计与执行为了验证上述推论,本文以校2010级专业专业学生为研究样本,根据原大类专业的不同,分为在原大类中选择具体专业和跨类选择专业两类,对每一类学生的特征进行整体定量描述。与此同时,以个案访谈法为主,辅之以观察法,对跨类转入该专业的学生进行定性研究。之所以会综合定量描述和定性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

13、该专业是新建专业,之前均是作为一个方向来招生,直至2010年才开始允许按大类招生学生进行自由填报;第二,由于之前只是作为一个方向来招生,因此,样本数量有限,没有办法体现出学生在选择过程中的趋向性,而该专业2010级学生达到了106名,基本符合了研究所需的样本容量;第三,对跨类转入学生进行个案访谈,一方面有助于真实了解其心理动态,另一方面也方便进行个案之间的比较分析,寻找跨类选专业学生在选择时的共性特征。本研究方案的执行过程分为前期准备、中期执行和后期反馈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为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此时主要是对该专业所属学院的2010级新生进行整体摸底,了解背景情况,观察学习过程。中

14、期执行阶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2012年2月底至3月底,在这个阶段中,主要以该学院的学生为对象,发放专业选择意向调查表,与此同时,也仔细研读了学校有关大类招生的相关规则;(2)2012年4月初至5月底,该阶段是学校规定按大类招生学生统一选报专业以及学院组织录取审核时间,本研究的主要工作是统计和整理2010级专业的学生人数及其基本情况,其中包括原大类和跨类选择专业的学生;(3)2012年6月初至9月底,主要是利用暑假期间对跨类转入本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促使其跨类转专业的深层动机和社会历程,并使用软件对2010级专业的学生进行分析。后期反馈阶段为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底,通

15、过对专业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成绩排名,验证其前期预期价值核算的不同对学生学习专业的差异影响。最终,本研究的结果如下。1. 2010年,校学院共大类招生272名,经过2012年按大类选专业后,专业2010级学生总数为106名,均为专业第一志愿。其中,83名为原类内学生,23名为跨类转专业学生,分别占该专业2010级学生总数的78%和22%。从总量上来看,专业主要还是由原大类的学生组成,这一结果与前景理论的预计相吻合,即确定性因素v(f)的作用不容小觑,无论入学时的学科大类是否是自己的第一志愿,按大类招生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都倾向于继续选择原先的学科大类。原因在于,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生活,学生逐渐熟悉原

16、先的学科大类,建构起符合原学院各项规则的生活模式和社会网络,这些习惯反作用于学生的专业选择,降低了学生重新适应某一专业的风险成本,也无形中促使学生高估继续在原学科大类中攻读的价值。2. 通过对2010级专业学生前三个学期成绩的连续跟踪,发现在原大类中排名前50名中有学生10名,第51100名中有学生12名,第101150名中有学生12名,第151200名中有学生18名,第201250名中有学生24名,第251272名中有学生6名,其中成绩排名最前的学生为全年级排名第一,成绩排名最后的为第259名。考虑到成绩排名可以作为一个学生对某学科学习能力和兴趣的重要指标,那么,排名居前的学生选择专业可以理解为兴趣使然,但排名靠后的学生选择该专业却更需要用其他因素来解释。根据校有关按大类招生学生选择专业的管理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