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小型园林空间景观序列对美感的营造

lis****66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46KB
约5页
文档ID:227030264
中小型园林空间景观序列对美感的营造_第1页
1/5

中小型园林空间景观序列对美感的营造王聪 段汉明一、引言河南省许昌园以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特点为主导,贯穿许昌市深厚的历史文脉进行设计许昌园的设计建设关键在于如何传承、凸显传统文化精髓,使之见其形、感其神,同时又能呈现许昌市的现代城市风貌本文通过对许昌园的空间序列和景观序列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借用美学知识,对不同空间序列、景观序列营造不同的美感进行深入探讨〔园林序列是中国造园手法的精华局部,研究这一特点对于总结中国园林的造景成果,弘扬中国园林文化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以期在当代园林开展的形势下,带来新视角的启发和思考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尺度概述古典园林艺术作为中国历史长卷中一抹不可缺少的颜色,具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含量,以及独特的自然风景魅力和极高的科学价值,具有建筑、文化、书法、绘画、雕刻、乐律诸多要素构成的特点,处处表现着和谐的韵味,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享有很高的地位中国古典园林作为第三自然〔将偏纯粹自然的景观定义为“第一自然〞,即最根源的自然;将带有人类理性与社会情愫的自然定义为“第二自然〞;整合前两者并偏重文化认知的自然称之为“第三自然〞〕景观,在人类社会的开展史上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它起源于商周时期,魏晋南北朝时发生转折,盛唐时期进入全面开展阶段,再至宋时成熟【1】,是超越时代的自然与文化的结晶,是与风土文化紧密相关、融入当地特有环境、植根于大地的光辉典范,是文化景观的遗存,是具有生命的文化遗产【2】因此,如何保存中国古典园林特色,传承、开展当代园林文化,成为现代城市风貌、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滕玥在其?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尺度解析?中,对苏州市18个不同规模的私家园林的住宅与园林空间尺度进行分析统计,按照园林空间规模、尺度,将其划分为庭院、小型园林、中型宅院三种类型,并以此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庭院面积一般小于500平方米,其与宅园总面积之比小于6%;第二,小型宅园面积一般在1000平方米以下,其与宅园总面积之比大约在15%;第三,中型宅园面积1000-10000平方米,大型宅园面积大于10000平方米,中、大型园林与宅院面积之比没有明显差异,其范围在25%-60%之间【3】从盆景到苏州窗景,从庭院园林到皇家园林,从太湖、黄山风景游览区到美国的国家公园,这些园林虽然跨越了6个尺度等级,但是它们都具有相同的共性,即特色的园林艺术理论【4】三、中小型园林空间景观序列论述〔一〕空间序列空间序列是指空间的先后顺序,是设计师按照建设功能,给予合理组织的空间组合。

各个空间有着顺序、流线和方向的联系,空间序列关系到园林的布局和整体结构一个优秀的空间序列,应当具有景观空间的连续性、园林建筑以及建筑小品的秩序性、交通空间流线的畅通性,以及有次序的主题及景观布置特点园林空间是指在人们的视线内,由地形、植物、山石、建筑等造景因素所构成的景观区域【5】因此,从园林创造空间的特点讲,园林艺术实际上是一门空间艺术园林空间是以一定秩序组织,由建筑界定或围合的假设干大小不等、形式不一的庭院空间马瑞在?苏州古典园林的空间配置与序列研究?中,把空间配置与序列类型归纳为以鹤园、藕园、残粒园为例的单一环状式;以留园、网师园为例的平面组合式;以狮子林、沧浪亭、环秀山庄为例的立体开场式;以拙政园为例的混合多样式【6】苏州古典园林的空间配置与序列研究?虽然把园林布局形式进行了归纳,但是由于其在空间序列的深度上挖掘不够,缺乏以凸显空间序列在园林中的重要性而陈莺在?苏州古典园林的空间特点?一文中,运用“围〞与“渗〞就园林空间的处理、组织空间的形式和场景的叙事气氛,对园林空间序列进行了较为深层次的概括周翔也在?峨眉山名山风景区景观序列研究?中,把峨眉山景区按照“起〞“承〞“转〞“合〞进行阐述,可见其对空间序列有其独到的见解【7】。

〔二〕景观序列景观序列是由空间序列与景观理论相结合派生的名词,是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在时间、空间以及景观意趣上,按照一定次序的有序排列[8]景观序列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客观景物有秩序地展开,具有时空运动的特点,是景观空间环境的实体组合;二是指游客的游赏心理,随经过的时空变化,做出瞬时性和历时性的反应这种感受既来自于客观景物的外部刺激,又超越景物而得到情感的升华,是景观意向感受的意趣组合[9]在园林设计中,景观序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只有优秀的园林景观序列,才会具有中国园林“步移景异〞、“协调统一〞的自然风貌四、空间景观序列对美感的营造〔一〕美感美感是“审美感受〞的简称,是审美主体在观察审美对象时产生的体验、认知和评价,是人们在现实审美活动中感知、体验美好对象、事物的具体过程、状态和成果[10]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11]在人类不断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中,美与美感同步产生美对于人类社会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人们欣赏它还是对它视而不见,美依然存在而美感那么是主观的,是人们对美的一种本能的反应,通过感官、心理以及实践等一系列的认知,对美的事物产生不同的情感。

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具有不同的美感和审美认知〔二〕空间序列对美的营造中國园林空间序列的处理是十分精妙的,其特点是或虚实相生、或纵横交错、或“围〞、“渗〞结合这种空间序列的处理给中国园林带来了曲折多变、时而闭塞、时而豁然开朗的感官体验,使人们时刻感受到这种富于极强律动感的空间变化空间序列可以营造出内向开放、丰富变化和意境空间之美[12]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实际上就是处理空间的艺术为了丰富人们对空间的美感体验,在园林设计中往往采取各种形式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和创造空间,以此满足设计师对空间序列的要求〔三〕景观序列对美的营造景观序列的布局是按照两种类型进行的,即:规那么形式和不规那么形式规那么的景观序列会带给游人大气、庄重、严整的视觉感受;不规那么的景观序列那么充满了流动和各种运动的特点,给游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感染力和“出其不意〞的效果在规那么序列中,建筑师以最明确和最有意识的方式引出高潮而在不规那么的序列中那么采用弯曲和曲折的景观布置,营造园林微妙的意境在园林景观序列的布局中,两种序列不同比重的组合才能产生园林建筑布局所具有的“时而庄严大气〞又“时而曲折多变〞的景观特点正如沈复所言:“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

〞五、许昌园设计概述许昌园占地面积1760平方米许昌园位于主园区南部,紧临配置效劳区和开封园许昌园的设计融入了许昌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现代科技要素,是小型展园的杰出代表之一许昌园以“水润莲城〞为主题进行设计,由许昌宫观景台、钧瓷展馆、关圣三景、花木文化展示区组成,对文化景观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布局同时参加了一池三山、叠雪琴韵、霸凌别柳等生态景观与之结合,小桥流水,幽雅宁静,布局巧妙,表达了中国北方园林艺术设计的精髓全园处处表达了“以小见大〞、“布局严密〞的巧妙手法,园子虽小,样样俱全,堪称一座建筑别致、风格独特的小型展园,十分值得深入考究〔一〕空间序列分析许昌园园林空间按照南北正子午轴线进行布局主轴线由入口汉阙-地景-钧瓷铺地-许昌宫观景台-钧瓷展馆布置〔由北向南〕,布局严谨规整次轴线关圣三景-灞陵桥-许昌宫观景台-生态廊架〔由东向西〕,正子午轴线在许昌宫观景台交汇,整个许昌园空间序列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造就了许昌园的整体效果,非常有创意许昌园四面不设实体围墙,大局部采用植物景观弱化边界,力求最大限度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收到以此扩大空间感的效果,充分表达了设计者开放式的设计理念〔二〕许昌园入口汉阙、地景许昌园入口处放置包裹压花红铜汉阙,在两侧对植的栾树和花坛的衬托下,奠定了整个园子雄伟大气的主基调;以压花红铜为外表装饰汉阙,更是凸显了设计者的独特创意。

而在红铜上塑造古代的雕刻和绘画,那么在展现历史文化的同时又平添了汉阙的辉煌大气之感沿着正南北子午轴线,汉阙后放置地景地景由迎帝都许、受封集权;青梅煮酒、纵论英雄;藏兵地下、耀武许都;大战逍遥、威震东吴;亲征汉中、收降张鲁;封王建国、加锡进爵等6组描述曹魏历史的石画构成,给游人带来气势宏伟的视觉感受〔三〕许昌宫观景台许昌宫观景台取自许昌宫基址并加以提炼,摆放刻有?许昌宫赋?石碑,是平台的中心建筑遗址包括台阶、平台、建筑柱础,以及8个高高耸立的柱子和石碑沿阶而上是平台,也是中心的观景台,平台平面与建筑遗址平面的关系是黄金分割比,参差不齐的柱子在产生虚与实空间的同时又表达了园林乐韵的特点诚如西方美学家所言:一切的艺术都趋向于音乐许昌宫观景台位于主次轴线的中心交汇位置,被许昌园水系所包围,是一个人工与自然交汇的围合空间站在观景台上,整个园区的景色尽收眼底——向北望即是以“三曹文化〞為代表的前广场,向南望是炫酷的特色玻璃建筑,向东望是关羽辞曹挑袍、护送甘糜二夫人的景观,向西望是一派生态长廊、溪流、莲池的景象背倚栏杆远可观山、观石、观钟灵毓秀,近可赏鱼、赏莲、赏泉、赏水石清华在主轴线的景观序列上,许昌宫观景台处于高潮位置,虽空间局小却可见大气之意。

特别是融入了以“中国红〞为主基调的颜色,由此尽显皇家园林的精华和气派〔四〕钧瓷展馆钧瓷展馆位于园区主轴线末端,为整个园区的点睛之笔展馆与园中高潮许昌宫观景台形成了一个相当大的反差,一个以遗迹形式呈现,一个以未来感很强、极富张力的表现;一面回忆过去,一面展望未来,象征着从古迄今、现代化的许昌市快速开展的历程钧瓷展馆设计理念源自钧瓷本身美丽的钧瓷有着光滑的镜面,与“建筑语言〞中的玻璃有异曲同工之妙玻璃上倒映着的影子时刻变化,辅之以独特的钻石外观,形成一幅变幻莫测的画面〔五〕景观序列分析许昌园通过外环辅路、内环辅路、主游览路线与外部相联系,把平台、路径、绿色景观、展示建筑等空间形式有机结合,产生了一系列空间开合变化和时序变化1.景观路线序列外环辅路线:外环辅路线穿过园区的外边缘景观,从北向南分别是地景、莲花溢水头、生态廊架、钧瓷展馆、关圣三景、鄢陵花木文化展示区外环辅路与主路线在地景广场、生态廊架区、钧瓷展区、关圣三景广场相衔接,表达了开放式园区的特征景观依次从地景宽敞到林间疏密、再到流水叠石、生态花木,营造自然景观的小高潮,继而到钧瓷展馆、关圣三景,以此营造出历史文化的大高潮内环辅路线:内环辅路线围绕许昌宫观景台四周合理布局,近可观许昌宫平台建造特色,远可望自然、文化景观相得益彰的完美效果。

沿内环辅路布置钧瓷碎片铺装,五颜六色的钧瓷碎片在营造新意之美的同时,极大地展示了许昌钧瓷的特色文化而在造型上又以莲花花瓣形状布置,折射出许昌园“水润莲城〞的设计立意主游览路线:主游览路线贯穿正北轴线从入口汉阙引出,经地景到达许昌宫观景台主游览路线分为三线:许昌宫观景台-生态廊架-钧瓷展馆-关圣文化展示区;许昌宫观景台-钧瓷展馆-生态廊架-关圣文化展示区;许昌宫观景台-关胜文化展示区-钧瓷展馆-生态廊架,许昌宫观景台为观景的高潮点2.园林景观要素序列堆山叠石-双峰对峙:许昌园入口两侧堆起的微地形形成了完美的“双峰对峙〞格局这一双峰对峙格局的设计理念,实那么在园区中起到了遮挡的作用,给游客一种欲扬先抑的效果同时,双峰的横向比照又打破了时序的束缚,给游客带来极富变幻的美感堆山叠石-一池三山:一池三山位于园区东北角,即入口前的广场东侧、关圣三景北侧,它既是园中一景,又是汉寿亭不可或缺的映衬景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池三山〞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渊源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源继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同时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

中国古典园林的“一池三山〞即是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追求自然仙境的道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