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借钉锤》有感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26814671 上传时间:2021-12-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借钉锤》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读《借钉锤》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借钉锤》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借钉锤》有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读借钉锤有感 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礼貌待人,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今天,我看了一篇名叫借钉锤的文章,主要讲了教室挂黑板的钉子掉了,同学们准备自己钉上,便让路路去传达室借钉锤,路路未经允许就推开传达室的门,并且毫不客气地大喊:“喂,钉锤呢。”陈爷爷见路路这么不礼貌就没有答理她。而当维维拉着路路的手再次去借钉锤时,维维先敲敲门,得到允许之后才进去,而且彬彬有礼地说:“陈爷爷,您能把钉锤借我们用用吗。”陈爷爷立刻便把钉锤借给了维维。 文中两个学生借钉锤时的动作、语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一个是粗鲁无礼,另一个则彬彬有礼,陈爷爷对她俩的态度当然也就理应有所不同。这正如俗语所说,理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由此可见,文明礼貌是多么的重要,同时也是一门学问。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把别人撞倒了,如果不管不顾,不闻不问,就有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矛盾,但如果把人家扶起来,并礼貌地说声“对不起”,就避免了一场无味的纠纷。 读了借钉锤这篇文章,我懂得了文明礼貌的重要性。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让我们以身作则,将中国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