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园区产业链绿色治理研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6811696 上传时间:2021-12-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园区产业链绿色治理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业园区产业链绿色治理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业园区产业链绿色治理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业园区产业链绿色治理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业园区产业链绿色治理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业园区产业链绿色治理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园区产业链绿色治理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农业园区产业链绿色治理研究 摘 要:在提出产业链绿色治理概念基础上,利用4个概念架构了产业链绿色化治理理论模型:资源依赖对西南民族地区农业园区产业链中绿色信任;绿色协同和绿色发展理念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绿色信任和绿色协同对产业链绿色发展理念的建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绿色信任将有力促进绿色协同。最后,给出了产业链绿色治理的启示。关键词:资源依赖;绿色信任;绿色协同;产业链绿色治理:F062.9 文献标志码:A :1673-291X(2021)29-0015-03一、概念及理论模型架构(一)产业链绿色化治理的概念界定现代产业链的发展必须遵循生态与经济并重,特别是在农业发展中更应积极践行绿色发展

2、理念,体现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产业链绿色化治理是指,专属资源依赖下产业链内部节点企业之间绿色协同、绿色信任、绿色共赢,在纵向一体化过程中体现内在和外在绿色化社会责任,在竞合框架下体现产业链经济功能的一种制度安排。(二)假设及理论模型任何一种农业园区的发展都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园区中的经营主体必须通过交换来获取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吴建峰,2007)。农业园区产业链各节点主体间进行长期交换时,产生了资源依赖性(吕晖,等,2010)。资源依赖性绑定了交换方之间的利益,进而提升了利益计算中的联盟绩效(Dyer,1998)。在维持长期战略伙伴伙伴的过程中,整合依赖的资源就成为农业园区产业链的重要动机。农

3、业园区产业链各节点通过资源的依赖性成为具有共同利益的生产共同体(Holm,1999)。因此,依据资源依赖理论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西南民族地区农业园区产业链节点间的资源依赖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形成彼此之间信任,从而可以更好共享资源。由此,得出以下假设:H1:资源依赖对西南民族地区农业园区产业链中绿色信任机制产生正向影响。产业链的绿色协同是指绿色理念下产业链各节点的同呼吸共命运,是产业链在运作中各节点的兼容程度(Wu et al,2006)。从H哈肯的协同学视角看,协同是一种“无序变有序”的过程。从产业链内在机制分析,协同是“沟通+交流+合作”的一种同步运作模式(汪延明,2015),其结果是实现“1+

4、12”的效果。传统产业链理论强调协同的合作方面(Devaraj et al,2007),对协同的沟通与交流方面鲜见涉足。另外,对产业链协同的研究手段是借助信息系统集成的物理平台,认为产业链节点企業间的信息系统协同要求所有产业链节点企业能够协调彼此之间的流程来提高效率(Powell,1992)。产业链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系统协同是一种战略性资产投资(吕晖,等,2010),而对信任来讲,战略性资产投资就能形成专用性资产,按信任的程度看,专用性资产比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程度更高。另外,资源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链节点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汪延明,2015)。因此,只有当产业链间愿意建立稳定、持

5、久信任关系和资源的依赖时,产业链节点企业才会愿意进行协同。为此,得出以下假设:H2:西南民族地区农业园区产业链架构的绿色信任治理机制对绿色协同治理机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H3:资源依赖对西部地区农业园区产业链的协同治理机制产生正向作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各种矛盾相继出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的现实下“绿色化”的含义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在经济领域,它是一种生产方式“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有着“经济绿色化”的内涵,而且希望带动“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在生活领域,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

6、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在价值观领域,它是一种价值取向“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绿色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它科学布局到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是理念、制度、科技和文化构成的复杂系统。一个文明的发展模式如果不具备系统的整体优势是不能够支撑人类发展的未来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外在环境,人类文明的发展模式要适应自然环境的特性。自然环境最大的特征就是生态的系统性,而绿色发展模式正是在系统中形成了整体优势。同时,绿色发展自身也是一个以精神内涵作为核心、以社会构建作为骨架、以技术体系作为支撑、以文化模式作为提升的系统性的发展

7、模式(郝栋,2012)。生态环境恶化催生了绿色化发展的理念(胡岳岷,2013)。绿色化发展的中心信条包括可持续性、生产和分配的本地化,尊重生态局限和更平等的资源分配(Jack Reardon,2007),扬弃主流经济学将经济置于社会和自然系统之上,单纯崇尚竞争行为取得的超级回报的观点,把经济视为嵌入社会和自然系统中的子系统,认为社会和自然是经济活动的起源与目标(Stefan Kesting,2011)。Peter Custers(2010)认为,社会整体要认识到生态系统容量施加的限制,体制能够设定明确目标以确保绿色经济,绿色经济引导绿色产业的发展,唯其如此,绿色发展才能实现。绿色经济试图打破人

8、和自然以资源稀缺为前提构建的天人冲突范式,恰当定位人类福利与生态环境的关联方式;打破自组织间的孤立自守,通过构建信任机制,共同提升经济与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增长。由此,得出以下假设:H4:西南民族地区农业园区产业链中资源依赖对绿色化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正向影响。H5:西南民族地区农业园区产业链信任治理机制对绿色化发展理念产生积极影响。H6:西南民族地区农业园区产业链节点主体间的协同治理机制对绿色化发展理念产生很强的正向影响。经济研究导刊2021年29期经济研究导刊的其它文章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改革研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实践研究世界技能大赛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方式探析“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建设研究新冠疫情下高校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之探讨基于网络口碑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研究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