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性的研究综述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6808756 上传时间:2021-12-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现代性的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于现代性的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关于现代性的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关于现代性的研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关于现代性的研究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现代性的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现代性的研究综述(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现代性的研究综述 曹丽媛摘 要现代性属于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传统领域。西方学者主导着过去、现在乃至未来关于现代性研究的话语权。中国学界对现代性的研究不能脱离西方的理论背景,需要对西方关于现代性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进行综合性地分析和梳理,并以此为框架研究中国的现代性。要在对比中西方现代性差异的基础上,加深对中国现代性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赶超西方的主导地位并实现中国现代性的跨越式发展。关键词现代性;现代性的进化;中国现代性:D0 :A :1008410X(2012)03000000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性问题几乎成为西方哲学、史学、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研究领域的核心和热点问题,吸引了众多思想家

2、的注意力。再加上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使得现代性问题的讨论更是纷繁芜杂、众说纷纭。面对这种情形,必须对西方关于现代性的概念与进化历程进行系统化分析,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现代性并促进其发展,通过不断增加中国的现代性特征,加快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现代性的概念随着关于现代性研究在不同领域的展开,产生了各学科、各领域意义上的现代性概念。“含意丰富的概念往往也是最不容易定义的概念现代性这个词就属于这种情况。”1(P10)因此,本文选取了现代性研究影响比较大的社会学和哲学两个领域对现代性的概念进行综合性分析。(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现代性”很多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现代性”进行表述。英国社会学家吉

3、登斯认为“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突出了现代性的社会制度安排和社会生活层面2(P1);德国的乌尔里希贝克认为,“所谓现代性,是指西方世界的社会组织模式、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3(P39),在研究中引入了文化的视角。而英国的社会学家杰拉德德兰蒂作为集大成者,认为我们不能将现代性局限于其中任何一个纬度。在他看来,作为一个文化概念,现代性是指一个社会自我解释和基于知识行为的能力;作为一个社会概念,现代性是指处于建构的社会关系之中的社会制度的领域;而作为一个政治概念,现代性是指社会角色在承担具体情况时,发现了自我并通过由此带来的创造性和学习能力,以促进社会改变的动态运动4(P1112)。德兰蒂从社

4、会学的角度出发比较全面地研究了现代性的概念。(二)哲学意义上的“现代性”法国哲学家、思想家福柯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何为启蒙中把现代性视为“一种态度”、“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或一种“精神气质”。英国的新马克思主义者哈贝马斯将现代性视为一个在十八世纪才进入生活的中心的启蒙的、未完成的“方案”5(P1)。与哈贝马斯对现代性和理性的推崇相反,利奥塔则是后现代主义的始作俑者。他拒斥以理性为根本特征的现代性并要重写现代性,是他“首先使现代性概念变得如此著名”。利奥塔认为,现代性是一个大叙事(grand narrative),这个大叙事带有垄断性、强制性,并成为现代专制的合法性论证。利奥塔认为,德

5、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最能代表现代性合法性的丧失,甚至代表着理性本身的“毁灭”和“清算”。由于“元叙事”在现代性事业中起着如此重要的赋予合法性的作用,因此对“元叙事”批判构成了利奥塔现代性批判的核心。在当前的现代性研究中,美国学者詹姆逊没有像其他有些学者一样去抢夺现代性话语权,甚至有些为现代性研究泼冷水的味道。他认为,“现代性不是一个概念,既不是哲学的概念也不是别的概念,它是一种叙事类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放弃对现代性进行概念陈述的徒劳努力放弃我们分析现在时所用的现代性,更不要说我们在预测未来时的情形,这样做无疑能够为推翻一些现代性意识形态叙事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6(P173

6、)总之,关于现代性的概念之所以如此众说纷纭,既是因为研究视角的多样化,更重要的是研究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差异,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特殊的话题。这些带有时代精神的话题不但包蕴了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社会文化意味,而且不断地挑战现有的理论和观念。因为“现代性的观念总是为许多思想家反思他们时代的文化特性和社会变化方向,提供了一个思想上的或历史性的参照系。”4(P1)二、现代性的进化“现代性的历史,最好看作是现代性的多元文化方案、独特的现代制度模式以及现代社会的不同自我构想不断发展、形成、构造和重构的一个故事。”7(P45)而这个不断发展、形成、构造和重构的“故事”,就是讲述现代性的兴起、批判与颠覆现代性以及重建

7、现代性的进化历程。(一)现代性的起源英国哲学家斯蒂芬图尔敏在国际都市:现代性的隐藏议程中探讨了现代性的起源。他发现有人将现代性追溯到1436年古腾堡发明活字印刷术,有的追溯至公元十五世纪路德对教会权威的反抗,有的追溯至1648年三十年战争的结束,有的认为1776年的美国大革命或者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8(P5)。哈贝马斯则认为现代性起源于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将现代性研究与启蒙理性联系在一起,并认为黑格尔是第一个试图“用思想来把握”现时代的哲学家,他不仅是第一个把现代性解释置于哲学领域的人,而且也是第一个发现现代性危机的人。与哈贝马斯不同,福柯认为康德是第一个把握现代性的哲学家。1784年,60

8、岁的康德应柏林月刊之邀写了一篇何为启蒙的短文,福柯将其视为“现代性态度的纲领”。文章开宗明义: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启蒙运动的最重要成果是打碎了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束缚,理性和知识得到了广泛传播。“知识就是权力(力量)”的观念成为一种信念,宗教形而上学的统一让位于理性的统一。(二)批判现代性卢梭以怀疑的态度来看待现代性,是启蒙现代性批判的始作俑者。卢梭对现代性的反应是矛盾的、复杂的。正如他在爱弥儿一书中开篇就提出的:“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

9、完全变坏了。”这深刻地表达了卢梭的疑虑,人类在其“进步”过程中取得了一切成就,无论知识、艺术、精致的生活等,非但没有赋予生活以新的价值和意义,反而被剥夺了意义。文明人割断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主题后来成为批判现代性的主旋律。黑格尔最早意识到建立在理性和主体性基础上的现代性产生了分裂,社会无法完成统一。在他看来,绝对理性是克服现代性困难、防止社会分裂的最佳途径。黑格尔借助于绝对理性在主体哲学范围内克服现代性危机,从而奠定了现代性批判话语的基础。而韦伯作为现代性中关于理性研究的集大成者,在对现代性中的理性备加推崇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过度理性的担忧:理性会从“一件轻轻披在圣者肩上的薄外衣”变成

10、囚禁人的“铁笼”9(P175)。作为现代性的“第一位批判家”,马克思提出了一整套对西欧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批判原理。他敏锐地发现了资本主义深刻的矛盾特性:一方面,资本主义是一种巨大的解放力量,无论是生产力的解放抑或人们思想的解放(理性原则);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又是一种巨大的压迫力量,在对无产阶级压迫的同时也撕碎了温情脉脉的面纱,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严酷的权力关系和社会关系。与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并批判现代性不同,齐美尔则通过对货币和大都市生活的研究,阐述了生活在货币经济和工具理性奴役下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存境遇“文化悲剧”。在齐美尔看来,所谓“文化悲剧”,就是在现代社会里,无限泛滥的客

11、观文化对主观文化越来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从而造成个体的压抑、特性的丧失,人类逐渐被自己创造的文化所控制。(三)颠覆现代性对现代性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后现代思想的兴起。后现代性针对现代性的核心概念理性、主体性进行了根本性的否定,同时也对现代性中的元话语进行了解构与重读。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颠覆可以追溯至德国哲学家尼采。1888年,在现代性的鼎盛时期,尼采就宣告“虚无主义站在门槛上”、“上帝死了”,将矛头直指现代性的起源启蒙运动。“后现代”这个术语最初在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一书出版后流行。因此,法国学者利奥塔也被称为后现代性的创始者。利奥塔指出:“从最简化的意义上,我把后现代定义为对元叙事的怀疑”10。利

12、奥塔认为,现代性中的元叙事所要求的“共识违背了语言游戏的异质性”,后现代正是对这种“伪善的元叙事”的怀疑,这种“恐怖的元叙事”不仅掩盖了多样、别异的真实生活,而且扼杀了多面而丰富的人性本身。在现代性这一庞然大物倒塌之后的废墟上,我们将发现生活的本来面目:多元、异质、差异、论争、矛盾,而这就是后现代的真实情形。鲍曼认为,自现代性诞生之时,后现代性也如影相随,两者是共存的。他在答复丹尼斯史密斯的回信中,曾用一个更为生动的比喻来审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孪生关系:后现代犹如一根刺从一开始就插入现代性的身体之中11(P277)。作为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研究最负盛名的思想家之一,鲍曼提出,现代性实际在西方历

13、史上体现为两种规划:一种是伴随着启蒙运动一起成长的文化规划;另一种是伴随着工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一起发展的生活的社会形式。虽然他也指出现代性不等同于现代主义,但他同时强调,在现代主义中,现代性反观自身并力图获得一种清晰的自我意识,即呈现出现代性的不可能性,而正是这一点为后来的后现代主义的出现铺平了道路。(四)重建现代性现代性以坚持理性主义为其鲜明特色。因此后现代必然要与传统的理性观念相冲突。利奥塔声称“后现代主义是与理性观念的主要转变的发生相适应的”,这种转变一是采取重建理性的方式,如伽达默尔和哈贝马斯;二是采取摒弃理性的方式,如德里达和福柯等后现代理论的中坚人物。现代性的关键在于理性

14、的运用和对理性的极度颂扬,而后现代则以不同的方式全盘拒斥理性,哈贝马斯对此二者明确表示反对。他辩证分析了现代性对理性的态度,提出了他重建理性的构想。哈贝马斯作为现代性的捍卫者与后现代主义者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与后现代的始作俑者利奥塔对元叙事的否定不同,哈贝马斯捍卫现代性原则的最基本做法是坚持“元叙事”的有效性,认为所谓“元叙事”即现代性的合法性。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中批评了哈贝马斯对“统一性”的追求,认为哈贝马斯类似的努力是一种关于“元叙事”的话语,而这正是利奥塔所强烈反对的。虽然哈贝马斯与利奥塔都试图对现代性进行“重建”或“重写”,但路径却是相反的:前者追求一种统一或同一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而后者

15、却努力去消解这种同一性或统一性。哈贝马斯与后现代主义者的论争都是基于这种分歧之上的。吉登斯对现代社会的观点介于哈贝马斯和激进的后现代主义者之间,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入口”,处在现代性“激烈展开”的时代,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崭新的不同于过去的秩序之轮廓。吉登斯对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以及现代性社会与后现代社会的现象差异进行深入描述,提出对推动现代性形成的制度性维度和动力来源,并指出现代性可能产生的风险、后果以及后现代社会秩序的两种可能性图景(超越匮乏型体系和现代性严重后果)。他摒弃西方传统的主客体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独辟蹊径地运用“人的社会实践”为解决现代性风险寻找出路,提出应该采取“激进卷入”的方式对现

16、代性加以引导,以把社会导向一个更加民主、人道、安全的全球协调体系。与吉登斯一样,贝克也反对说我们已经或正进入一种与现代性根本不同的“后现代性”时期,主张我们仍然是处在现代性之中,只不过是处在一种与以往的现代性不太相同的现代性时期。这种与以往不太相同的现代性,贝克称为“第二次现代化”或“自反性现代化”。从1990年到1992年,贝克和吉登斯、拉什分别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或使用了reflexive modernization这个概念,从而使这个概念逐渐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英文中,reflexive一词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反思的、内省的”,二是指“反身的、自反的”。与反思现代性不同,贝克等人主要是从后一种含义来理解和使用reflexive一词的。贝克明确指出:reflexive“这个概念并不是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