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猇亭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5969524 上传时间:2021-12-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猇亭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北省宜昌市猇亭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猇亭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猇亭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宜昌市猇亭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新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变化折射时代变迁。以下体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女性婚恋观新变化的是()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B.首选工人老大哥C.斗私批修,革命友谊D.嫁人要嫁万元户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A项说法属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女性婚恋观,排除;C项是主要在60年代,排除;D项主要在改革开放后,当今社会比较多,排除;故选:B2. “这种制度带有武装殖民的性质,使国家朝着统一的方向前进了一步,但由此形成的国家不是一个有机的政治、经济整体。”这一制度是指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中央集权制参考答案:A【详解】

2、从材料可以看出,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向统一方向迈进,但国家又没有形成完全的有机整体,所以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央集权,但最终能够使国家分裂,这应该是分封制,答案为A。郡县制,能够使国家形成一个有机的政治经济整体,并且不带有武装殖民的性质,B错误。宗法制没有涉及到对地方的管理和国家统一的问题,排除C。从材料“但由此形成的国家不是一个有机的政治、经济整体”可知没有形成中央集权制度,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组中国古代分封制。要求学生结合分封制实施的背景内容特征和产生的影响来分析材料。3. 该图反映的选官制度是A.奖励军功,按军功授官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参考答案:D进士出身第三

3、甲等字眼足以证明图中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而非按军功授官、察举制,也非九品中正制,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D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4.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自耕农和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总人口比例24363010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A唐代关中地区 B宋代太湖地区 C明代苏杭地区 D清末广州地区参考答案:C5.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此规定体现的特点不包括A.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B.实行代议制民主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D

4、.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参考答案:D6.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农业合作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A. B.C. D.参考答案:C7. 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的情况,称为“信口雌黄”“口中雌黄”。这一现象说明A、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发展 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C、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

5、传承与创新 D、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参考答案:A8.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东西方文明中同时出现了早期的人文精神。这个时代被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下了属于“轴心时代”人文思想主张的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人合一”“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A.B.C.D.参考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轴心时代的时间是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民贵君轻是孟子的主张,属于这一时期的思想,正确;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苏格拉底的主张,属于这一时期的思想,正确;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是亚里士多德的主张,属于这一时期的思想主张,正确,正确,C

6、选项符合题意。正确,A选项排除。天人合一属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董仲舒的生存年代是汉朝,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思想,错误,B、D选项排除。9.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史家称赞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以上言论体现出司马迁的治史原则包括广集资料以史为鉴 秉笔直书以小见大A.B.C.D.参考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研究方法。据材料“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可得出广集资料;材料“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大意是:文章直白、所记载事情经过核实、不凭空加以赞美、不掩饰其过错。也就是为符合实际的记载,秉笔直书;以史为鉴、以小见大,材料未体现,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7、10. 据汉冶萍公司档案记载:1908年,汉阳铁厂与另外两家企业合并为商办的“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下图为该公司发行的股票。这些记载和图片A.表明中国企业主要依靠政府投资B.反映了汉冶萍公司的筹资情况C.表明洋务企业由军用转变为民用D.说明洋务企业就此开始走向市场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据题干“1908年,汉阳铁厂与另外两家企业合并为商办的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可知反映了汉冶萍公司的筹资情况,其它选项不能说明。故本题选B。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

8、初步发展11. 下列人员由国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有( )英国下议院议员美国众议院议员英国内阁成员德国联邦议会议员A B C D参考答案:C略12. “因为如果有价值之人发言并且担任议事会成员,这对于和他们同样的人会有好处,但对大众却没有好处。现在任何人只要愿意就可站出来发言,当穷人发言时,他就会寻求他本人以及和他相同之人的利益。他们(雅典人)认识到尽管穷人无知而贫穷,而有价值之人出色而智慧,但前者的好意要比后者的恶意带来更多的益处。这样的方式也许不能建成理想的城邦,但却非常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该观点A.肯定了雅典直接民主制 B.指出了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C.说明了直接民主制的封闭性 D.奠定了代

9、议制的理论基础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它肯定了雅典直接民主制。其它是错误的;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A。13. 明初赋税制度,民田税轻,官田税重,在募役方面为了照顾官田赋役负担,反过来官田役减,民田役重。因此,在土地买卖上,民田价高,官田价低。这一现象A.加剧了土地兼并B.增加了赋税收入C.减轻了百姓负担D.缓和了阶级矛盾参考答案:A造成“民田价高”的后果是因为“民田税轻”,占有民田会获得更多的收益,而“民田役重”的结果由租种土地的农民承担,因此有钱人会大量购买土地,加剧了土地兼并。故答案为A项。“民田税轻”不能反映增加赋税收入,排除B项;C项说法绝对,这

10、一现象只对拥有土地的人有利,排除;土地兼并加剧会激化阶级矛盾,排除D项。1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以下对上述材料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西方主导的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C旧的国际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全球化过程参考答案:C15.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重要事件及其推论最符合史实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19世纪中后期电讯事业迅猛发展世界各地联系更为紧密B1

1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署美国的工业、金融实力居世界首位C1961年不结盟运动诞生亚非国家开始形成联合反帝反殖斗争的格局D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经济区域化阻碍经济全球化参考答案:A16. 柏克在法国革命论指出:“1793年,几乎全法国的教堂都被关闭或改成了理性庙;行政命令各色人等一律以公民相称;激进的妇女在菜市、路口巡视,强迫其他妇女一律穿长裤、戴红帽革命者陷入到一种民主的专制的泥潭”。这表明A.革命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自由原则 B法国实现了社会领域的自由平等C.革命使人民获得政治权利 D.革命推翻了封建等级制度参考答案: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

12、的能力。依据材料,法国大革命中教堂被强制关闭、行政命令必须以公民相称,妇女被强迫一律穿长裤戴红帽,由此可知革命者陷入到一种民主的专制的泥潭,可见革命有些背离了自由原则,故正确;中实现社会自由平等错误;中政治权利错误;推翻等级制度不符合事实。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特点法国大革命【名师点睛】法国共和之路历程艰难性的表现(1)过程复杂:经过了君主制与共和制的反复斗争,最后才确立了共和制;(2)时间长:从1789年到1875年,长达80多年,法国社会处于动荡之中;(3)内外矛盾交织:既有国内斗争,又有法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斗争。17. 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清末城市生活的特征,无论在政

13、治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都与500年前宋代的情况极为相似。”这句话旨在说明A宋代城市生活已具有近代社会特征 B清末城市生活出现了历史性的倒退C宋以后中国城市发展长期陷于停滞 D中国在宋代就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参考答案:C18. 朱元璋在总结元亡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朱元璋认为元亡的主要原因是A.皇权旁落,丞相专权 B.干弱枝强,地方割据 C.法度不行,人心涣散 D.元行暴政,农民暴动参考答案:A19. 1906年,章炳麟说:“老子是胆怯的,主张自然进化,但社会必然是弱肉强食的。”1913年,他却说:“老子洞见专制之真相,使愚民之术不得施。”章炳麟对老子

14、的看法前后不同是由于A.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剧B.老子思想对近代中国影响的扩大C.当时的统治者推行“尊孔复古”D.他从主张革命到反对袁世凯独裁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结合所学可知,1906年至1913年,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并没有进一步加剧,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章炳麟在1906年的说法可知,他反对老子的思想主张,故B项排除。统治者推行“尊孔复古”只是章炳麟1913年说法的表面因素,故C项排除。结合所学可知, 1906年的中国处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下,章炳麟此时反对老子的“无为而治”是因为他主张人民主动革命推翻清廷统治, 1913年,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复辟帝制实行独裁,此时章炳麟赞同“无为而治”意指中国应该顺应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思想即反对袁世凯独裁,故D项正确。20. 春秋战国时期,平民和贵族的地位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其原因是 分封制逐步瓦解,世卿世禄制度没落 私学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