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25896958 上传时间:2021-12-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对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 单芳芳【摘 要】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思想不断发生变化,绝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所实施的课堂教学策略都应以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为前提。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以求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而本文将对新时期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进行一番阐述说明。【关键词】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信息技术;合作情境;诵读环节:G623.2 :A :0493-2099(2021)20-0087-02A Study on Chinese

2、 Teaching Strategies in Primary Schools in the New Era(The First Affiliated Primary School of Nantong Normal Univers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SHAN Fangfang【Abstract】In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of the new era, teachers teaching idea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Most teachers have realized that st

3、udents are the main body in the classroom, and the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ies implemented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as a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 in the new era, he should have sufficient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

4、istics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so as to implement targeted teaching methods that can increas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n order to present a splendid elementary school The effect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is article will explain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elementa

5、ry school Chinese in the new era.【Keywords】In the new period;Primary school Chinese;Teaching strategy;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operation situation;Read part在过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并不被教师所重视,所以教学策略多以教师的自说自话为主,课堂氛围十分枯燥,又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导致最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基于此,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研究出能够促进其进步发展的

6、教学策略,从而达到发展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优化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目的。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从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作以下几点研究。一、利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信息技术在教育资源高度丰富的时代环境中,信息技术可以创设直观形象的画面,充分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有效避免学生出现走神的现象。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不妨利用信息技术,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使学生以足够饱满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享受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如此再对学生加以适当指导,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达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目的。比如,以教学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为例,首先笔者利用信息

7、技术展示了文中所提出的动物的图片,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播放了小壁虎借尾巴的动画视频,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自然科学以及阅读课文的兴趣。其次,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中的插图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的特點。再次,笔者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组织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分角色阅读文章内容,加深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印象。最后是课堂小结时间。笔者引导学生归纳这节课的学习重点,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收获。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展开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信息技术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的实际价值,加深了学生对这篇课文的认识和理解,切实实现了提升小学语文课

8、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二、创设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合作情境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教学思想产生了极大程度的影响,创设合作情境的教学法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充分认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不仅能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可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发展的能力。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在新时期创设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合作情境,帮助学生在民主的课堂环境中高效获取语文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比如,以教学静夜思这首诗为例,首先,笔者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对李白的了解。笔者引导学生:“待会看看哪一个小组对李白的

9、了解程度最深。”这样的方式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集思广益的能力,为新课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其次,笔者根据学生的交流成果做了相应的补充,向学生介绍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对诗题做了分析,指导学生认识诗中出现的生字。再次,笔者引导学生赏析诗句内容,使学生感受“如霜的月光无声地拨动着诗人的心弦”,体会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之情。最后,笔者引导学生积累了几首关于抒发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希望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学生的诗词修养,进而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在本课中的学习收获。通过创设合作情境,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中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实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10、的优化。三、开展诵读环节,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深刻影响。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复了解中华文化,掌握语文教材中充满意境美和韵味的阅读文本,通过诵读环节的开展,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主观能动地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让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有充足的动力,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比如,以教学小小的船这篇课文为例。首先,笔者对学生说道:“我们一起玩一个猜谜游戏好不好?”于是得到了学生肯定的回答。继而对学生说道:“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眉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大家能不能猜到是什么?”由此调动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顺利导入新课内容。其次

11、,笔者在课件上出示了月亮的图片,对学生介绍了这首小诗的作者叶圣陶先生,并做了示范性的诵读,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夜空的美丽,为学生提供阅读方法,确定閱读时间。再次,笔者引导学生赏析诗歌内容,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了诗歌中的生字,让学生积累了相关的知识点。最后,笔者对学生提出了背诵这首诗歌的要求,让学生想象诗歌的画面并一齐诵读诗歌,组织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了。教师通过诵读环节的开展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这首诗歌的动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充分感悟诗歌中所渗透的美以及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独特魅力,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四、结语总而言之,在新时期的教育

12、环境下,教师必须要具备新的教育理念,采用新的教学策略。基于此,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合作情境、开展诵读环节的有效教学策略运用于课堂实践活动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探究出更多可行的教学策略,以期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参考文献:1戴爱军.新时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讨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7(08).2许敏玲.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7(07).3韩晓红.浅谈新时期小学语文的创新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2017(02).4唐明祥.实施多元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5王丹琴.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时代教育,2013(22).6王丽梅.小学语文新时期的主导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7(06).(责任编辑 王小飞)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