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语文诗词鉴赏解题技巧

上传人:创飞 文档编号:225891052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编)语文诗词鉴赏解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可编)语文诗词鉴赏解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可编)语文诗词鉴赏解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可编)语文诗词鉴赏解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可编)语文诗词鉴赏解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编)语文诗词鉴赏解题技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诗词鉴赏解题技巧对文学作品的评价,总会提到“艺术特色二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表达方式、 表现方法(表现手法、写作技巧、写作手法)、修辞方法、篇章结构、语言特色等。一般来说,我们平时所说的“表达技巧二主要指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特别是表现方 法。但从这些年高考题所给的答案看.也涉及到修辞方法和篇章结构下而分点作简单阐述。、表达方式。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诗词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抒情,偶尔 也会用到记叙和议论。二、表现方法。主要包括:(一)、与记叙有关的: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叙述角度(第一人称、第二 人称、第三人称,注意“移位叩变换角度”).(二)、与描写有关

2、的:写景状物、铺陈、渲染、工笔(细描)、白描:描写角度,包括 立足点的变化,如移步换景、定点换景、换点定景等,角度变化,包括俯视、仰视,远景、 近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等。如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近景,涧 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工笔小诗。作者 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叩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宜 阳城下草姜妻”,作者立足城头,远望城外景致,上地荒芜,野草茂盛.清冷冷的山泉再没 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 了。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芳 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

3、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 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好任其自开自落罢了! “春山一路鸟空啼二春山一路,移步换景,虽 然使人想象到山花烂煥,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一衬托以乐写哀以闹村 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自落”“空啼”相照应,写岀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 之感啊!李漁窺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 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遺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 者。”这首诗也可以说是做到了“全篇不露秋皇情意”,它句句写景,句句含情,铺陈緑草、 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为了衬托、渲染诗人凄凉的心境,充分显示诗人对时代

4、的深沉叹惋。(三)、与抒情有关的: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抒情方法从题材和表达 方式两方面加以判断和区分。如果题材是描写景或物的,就要想到是否是借景抒情或托物言 志。表达方式更容易区分,如果是抒情、议论,就是直抒胸臆,如果是描写人、事、景、物, 就是寓情于事、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如苏庠的菩萨蛮。宜兴作:“北风振野云平屋,寒 溪淅淅流冰谷。落日送归鸿,夕岚千万重。荒陂垂斗柄,直北乡山近。何必苦言归,石亭春满枝。”这首词的上阙寓情于景。开篇两句写风吼云涌、寒溪冰谷的场面,以风、云、 溪、谷的景物.从声、色、

5、势、温等方面烘托、渲染出凄冷的气氛。然而三、四两句.所写 的景物和给人的感觉与上两句迥然不同:鴻雁伴随着西卜-的夕阳缓缓飞回栖居之地,落日映 照下的重重山峦映入眼帘。此景给人以舒徐宁静的感受。上阙就是这样写出了风卷平野、寒 凝大地的景象,以寒流暗示了政坛的险恶,又从鸿雁寄寓了归心。下阙前三句直抒胸臆,开 始写北斗星低垂于荒陂,点明方位。丹阳在宜兴之北,因而说“乡山近”。家乡既然很近. 回去就比较容易,那写出回乡之思完全顺理成章。可是结拍两句却词意陡转,设不必苦苦地 想回乡,宜兴不久将是满树春光。词人的心意是:政坛既不可渉足,则只有借山而隐;宜兴 之山亦是大好,又何以必归丹阳? “石亭春满枝”以

6、景结情,写的是想象之景,是虚写,它 在告诉人们:山中未必尽是冬日苦寒自有春暧花开之日:如果心无所苦,则冬日亦视若春 时。真是语浅情深,意味深长,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四)、与思维有关的:联想、想象等。从非现实性(非眼前)材料与修辞(比喻、比 拟、用典等)方而去判断。过去的、远方的材料.比喻、比拟、用典等所用的材料,多不具 有现实性,是由此及彼联想、想象的。它与现实性材料构成虚实关系。如上面苏庠的菩萨 蛮C宜兴一词,从上阙看,时间应该是冬季,所以才有北风、寒溪、冰谷、归鸿等景象, 这是作者身临之境,但下阙末句却说“石亭春满枝二联系上阚一比较,知道它是想象之景. 那么,上阙是实写,这一句就是虚写,

7、全词由实到虚,以景结情,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空间.(五)、与材料结构(诗句组合关系)有关的:比兴(起兴)、对比、衬托烘托、烘云 托月、反村等)、映衬、象征、拟人化、移情(把人的感情付托于物象上表现岀来,如“感 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移位(从他人的角度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以静对动)、虚实相生、抑扬(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借古讽今(借古喻今)、 借古伤己、点面结合(以点代面)、以少胜多等.这里所说的材料结构,指的是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材料之间的组合关系。从文章学的角度讲,所有的文章都是由材料组成的,一篇文章. 不可能仅用一个材料,即使是一个材料也有开头、经过、结尾之区

8、别,也有感情高低之变 化,这一切就会构成不同的组合关系.这些组合关系就是表现方法。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性 质相同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就是类比: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性质相反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就 是对比,有主次之分的就是反衬。具体到诗词,因为不能展开描写、抒情,往往一句诗,多 不过几句诗就是一个材料,所以,诗词中的材料结构通常指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组合 关系主要有:1. 一句诗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材料之间的关系;2.两个诗句之间的关系;3.一个 诗句与两个以上诗句之间的关系:4.两组诗句之间的关系。据此.对以上那些表现方法的判 断,应从分析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入手。如孟宾于的公子行:“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

9、春 游向野庭。不识农夫辛苦力,骄斃踏烂麦青青。”公子行是唐代专写纨绮子弟浮华生活的 诗题。全诗主要运用了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一是第一句两个材料,即以彩霞失色来反衬“锦 衣”的华丽,“锦衣红夺”中的一个“夺”字,表现出锦衣色彩的鲜艳;二是一二句以火红 的彩證、明媚的春光与后而鸟蹄踏过麦田、青青的麦苗被踩烂的残破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彩證春光的映村R后面的残破景象更显得伤心惨目,更能激起读者对贵族少爷的憎恶和 愤慨。又如于武陵的赠卖松人:“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洞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唐代的长安是高门贵族豪华竞逐的 地方,买花是当时贵族社会的一

10、种风尚。而诗题为“赠卖松人”,就从卖松人这一角度来着 笔,慨叹的是长安只能够欣赏夭艳的桃李,松树的价值#然不被认识,这就构成了对比。其 实,在这物象的背后.却隐藏着另一个材料一一人,松树只是一个比喩。诗人所讽谕的是: 一切象松树似的正直而有才能的人,不用到长安来谋求岀路,决不会得到这个朝廷掌权的人 重视,因为他们所需要的是象桃李一样趋时媚俗的人。这首诗对当时的社会是讽刺,对卖松 树人是晓谕是劝告;而那种不希求荣利的心情,却是诗人的自寓。这就是典型的借物抒怀、 托物言志。三、篇章结构。主要涉及的内容有:构思(巧妙、新颖)、点題(开篇解题、篇末点题)、开头(统领全 文、为下文铺垫、埋卜伏筮、与其他

11、诗句构成比兴,对比、村托、映衬、抑扬等)、过渡(承 上启下)、思路(起承转合)、线索(人、事、景、物、情、理)、顺序时间.空间上下、 先后、远近、表里,逻辑事一理、事一情、情一理、物一理)、内容组合(层层深入、卒章 显志及各种表现方法)、照应(内容照应、首尾呼应)、结尾(升华、总结全文)。如辛愿的 临江仙。河山亭留别钦叔、裕之:“谁识虎头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清朝无路到公卿. 萧芾茅屋卜白发老书生。邂逅对床逢二妙,挥亳落纸堪惊。他年联袂上蓬瀛,春风莲烛影,莫问此时情。”钦叔、裕之即李献能、元好问.二人皆辛愿忘年挚友。词的上阙一句 用反问,一二句的少年蒙气与四五句的暮年凄凉对比,突出表现出“清朝

12、无路到公卿”、不 得进仕的悲愤。下阙先实与挚友重逢的喜悦,赞美二人的惊人才华。“他年”三句,转为虚 写.表达对二人的鼓励与期望.意为:你们将来一起进入翰林院,受朝廷的重视.而不必以 朋友为念,忘记了今日的欢聚之情吧!由实到虚,加上尾句从“春风莲烛”落宝.用一 “问” 字,具有拟人化色彩,可谓出奇制胜。整首词以“留别”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从少年写 到老年,从相逢写到期望,起于“少年有意功名”的慷慨,承接因“无路到公卿”,而成为 “白发老书生”的悲愤,转入“邂逅对床逢二妙”的惊喜,合于“他年联袂上蓬瀛。春风莲 烛影,莫问此时情”的祝福与期望。暗扣“留別”.内容相互照应,下阙邂逅对床逢二妙” 回答

13、开头的“谁识二全词思路清晰清晰,层次分明。除以上内容外,以下三点也值得注意:四、体裁。如:楚辞、乐府、歌行体、古体诗、近体诗、词、曲;格律诗、自由诗:四言诗、五言 诗、七言诗、杂言诗。近体诗又分律诗(五律、七律)、绝句(五绝、七绝)。诗的平仄、对 仗、押韵.词的词牌、平仄、押韵,小令、中调、长调。曲的宫调、曲牌、平仄、押韵,小 令、套曲(套数)等。五、艺术风格。指在选材、表达、语言等方面长期形成的艺术特色。也可以对某一作品的艺术特色作出 评价。如雄浑、旷达、豪放、俊逸、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六、意境。指由情、景、意、言和谐统一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如柳永雨霖铃婉约凄美。七、表达技巧鉴赏题组织答

14、案思路。表达技巧题作题时,一定要审清题目,即弄明白题干上是如何问的,用了什么概念。如果是“艺术特色”,知识而较广,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方法、修辞方法、语言特色 和篇章结构等方而考虑组织答案。如果是“表达技巧”,主要从表现方法、修辞方法等方面 考虑组织答案,也可以涉及篇章结构如果是“表现方法(表现技巧、写作技巧),主要从 表现方法、修辞方法等去考虑组织答案。如果是”构思上的特色“,主要从篇章结构方面去 考虑组织答案,可以涉及有关的表现方法。但不管哪一种情况,一定得抓住特色作出答案.表达技巧鉴赏题组织答案时,应包括两个方面:(一)、评价(定性):即“怎样写”,也就是使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

15、.语 言和篇章结构有什么特点等。(二)、分析:即“什么样”,也就是诗词内容是如何体现这种表达技巧或这一写作特点 的。答出表达技巧的材料构件和表达效果.如李白的夜雪:“己讶衾被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如果要求 是赏析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方法。”“参考答案”可为:这首诗主要使用了側面烘托的表现方 法。诗歌写的是“夜雪”.但作者没有直接描写雪如何大,而是写了 “衾被冷二“窗户明、 “折竹声”来表现雪下得大,鲜明突出而又形象生动。其中第一句是评价.后而的“夜雪” “衾被冷”“窗户明” “折竹声”是材料构件,“来表现雪下得大,鲜明突出而又形象生动” 是表达效果。表达效果可以是两个方而的内容,一是表达的具体内容,如“来表现雪下得大”, 一是表达技巧的艺术效果(下而有提示),如“鲜明突岀而又形象生动”,艺术效果有时可以 省略,但表达的具体内容必须贴切而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