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可编)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习题复习资料详解

创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3.26KB
约49页
文档ID:225888946
(可编)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习题复习资料详解_第1页
1/49

《西方经济学》下册 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 何为 GDP?如何理解 GDP?答案要点: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对于 GDP的理解, 以下几点要注意:(1)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为了解决经济中不同产品和服务 的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 人们转而研究它们的货币价值, 这就意味着, GDP一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2) 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 GDP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而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来被另一家企业当作投入品的那些服务和产品3) 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 GDP中4) 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意味着 GDP属于流量,而不是存量2. 说明核算 GDP的支出法答案要点:支出法核算 GDP的基本依据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 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具体说来, 该方法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49 / 47求的角度划分为了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 际部门。

对家庭部门而言, 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 用字母 C表示;对企业部门而言,其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用字母 I 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 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用字母 G表示;对于国际部门, 引入净出口 NX来衡量其支出, 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 将上述四部门支出项目加总, 用 Y表示 GDP,则支出法核算 GDP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 Y=C+I+G+NX3. 说明 GDP这一指标的缺陷答案要点:( 1)GDP并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 GDP高低或人均 GDP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理 想或良好2) )由于 GDP只涉及与市场活动有关的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此它忽略了家庭劳动和地下经济因素3) )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4) )GDP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4. 何为通货膨胀?怎样描述它?答案要点: 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持续地上升的情况 通货膨胀的程度是用通货膨胀率来反映的, 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如果以Pt 表示 t 时期的价格水平, Pt 1 表示( t -1 )时期的价格水平, t 表示t 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则有:Pt Pt 1tPt 1100%,这里,价格水平 P既可以用 GDP平减指数表示,也可以用 CPI 表示。

5. 失业主要有哪些类型?答案要点:失业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具体说来, 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正常的劳动力周转所造成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产生的原因在于, 失业人员和有职位空缺的雇主之间的信息在相互搜寻过程中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技术或经济结构变化导致工作所需技能或工作地域变化带来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有两种情况, 一是在某特定地区,劳动力市场上所需要的技能与劳动者实际供给的技能之间出现了 不匹配的现象, 二是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在不同地区之间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 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一个经济周期内随着经济衰退而上升, 随着经济扩张而下降的波动性失业, 当一个经济体中的总需求下降, 进而引起劳动力需求下降时,周期性失业就出现了6. 有人认为, 自然失业率这一概念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 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答案要点: 自然失业率是指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 充分就业(即自然失业率存在时的状态) 是西方市场经济运行的不容置疑的趋向当这一结果存在时,即使存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那也是与社会制度无关的。

前者是不可避免的自然形成的事实, 而后者来源于自然的原因 因为,正是自然所形成的偏好才使得那些嫌工资太低的人处于失业的行列, 因而有人认为自然失业率具有一定意识形态色彩第十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1.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 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定为0?答案要点: 当计划供给与计划需求一致, 计划需求与实际需求也 恰好相等时,计划存货投资可以为 0,计划存货投资必定为 0但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企业往往不会将其计划存货投资安排为 0, 因此,宏观上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会为 0至于非计划存货投资,由 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的非计划存货投资往往不为 0,所以,宏观上的非计划存货投资也往往不为 02. 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是否总是大于 0 小于 1?答案要点: 由于边际消费倾向是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消费增量所占的比重,因此,它至多等于 1,而无论如何不能大于 1;如果不消费也只能等于 0,而不会小于 0平均消费倾向则在短期内有可能大 于 1,因为可以借贷消费 (如购买耐用消费品或自己住居住的住宅) ; 但也不会小于 0,因为人们至少需要基本的生活花费3. 按照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 增加储蓄对于均衡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答案要点: 首先是减少了消费需求, 其次是增加的消费能否全部转变为投资很难确定。

所以,增加储蓄的直接作用是减少了总需求, 进而降低了均衡国民收入4. 简单的凯恩斯消费函数有何不足之处?答案要点: 简单的凯恩斯消费函数仅仅考虑了最直观的短期情况, 忽略了消费也要有长期考虑, 也忽视了不同社会收入层次对总体消费的影响,以及社会消费与居民消费、企业消费、政府消费的情况凯 恩斯的消费倾向概念强调消费者的心理因素, 有一定的道理, 但太笼统,局限性不小, 忽视了它在不同层次中的作用有关消费的内容可以参看教材 p75-77 的内容5. 投资是如何决定的?怎样看待其决定因素的地位和作用?答案要点: 投资决定的原则是收益大于成本, 在考虑边际成本的情况下, 至少要使投资的收益等于成本 影响投资成本和收益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都是在进行实际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除投资所直接使用的实际成本规模和风险成本外,从融资成本角度看,主要是利率水平和还贷期限在投资预 期收益和风险既定情况下, 利率高低直接牵涉投资的成本, 最终影响投资的利润所以,利率始终是影响投资的最重要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影响投资的收益方面, 主要是预期的利润率水平和投资风险收益状况前者涉及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 这既要求大于投资同期利率,又受到投资者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不确定。

因此,在凯恩斯理论中, 它是影响投资最重要的因素,起着远大于利率的关键性作用6. 怎样理解资本边际效率和投资边际效率的区别?答案要点: 资本边际效率是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底线, 它意味着投资的成本(资本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与收益的相等而投资 边际效率则指实际实施投资过程中, 随投资的增加而导致资本品价格上涨,在投资期限不变情况下, 如果初期的资产价格和最终预期收益不变,则贴现率必须下降 于是,就产生了低于最初资本边际效率的投资边际效率7. 可否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一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答案要点: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消费不足现象首先要从其基本的经济矛盾中寻找, 即从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寻找 一方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通过大量销售其产品和服务来获取利润, 这就要求有非常大的消费需求 而消费需求的大部分要靠绝大多数民众来提供, 这又要求他们有相应的可支配收入但另一方面,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榨取剩余价值),会将绝大多数雇佣劳动者的工资压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是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受到极大的限制 在获取大部分社会收入但只占人口少数的资本家阶级那里, 其消费就其个人来说也许是很大的,但在社会消费的比重,却显得很低。

这就造成了社会生产力与 社会消费力之间的巨大矛盾, 产生生产相对过剩或消费相对不足的矛盾尽管事实上消费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但和上述基本矛盾相比,都是相对次要的凯恩斯在其著作中,却将并不重要的作为心理因素的消费倾向作为重点加以分析 尽管他也谈到食利者阶级的消费倾向较低问题, 但其食利者的范围是极其狭隘的, 而且未能将上述基本矛盾提出作为根本性矛盾加以对待 其他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很少提出马克思那样深刻的分析 所以,凯恩斯以及其他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消费不足理论都是极其肤浅的8. 应该怎样看待凯恩斯以心理因素说明社会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的理论?答案要点: 个人心理因素的确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特别是对于那些并不迫切的消费和投资但是,个人 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会首先受到客观条件与社会因素的影响, 而不是相反事实上,绝没有脱离社会条件的纯粹心理问题将客观的经济问 题主要归结为心理因素和规律的作用, 在通的情况下是偏颇的, 而在一般情况下则是错误的另外,个人心理如何与社会心理相一致?如何综合为具有同一指 向的社会心理, 却是非常复杂和带有不确定性的问题 因为许多个人之间千差万别的心理状态无法统一, 其不同心理状态下出现的经济行为很可能被相互抵消。

所以, 以心理因素来说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的不确定性, 也许会比以之说明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要好一些即便如此,心理因素也只是许多影响因素之一,而且并不是 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第十一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1. 决定总需求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答案要点:收入水平和结构、 供求水平的结构对应、 消费、投资、净出口的大小、物价水平、利率水平、政府支出2. 为什么价格水平的上升会提高利率?答案要点: 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 价格水平上升意味着货币需求增大和实际货币存量的减少, 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 就必须提高利率来抑制货币需求的增长3. 为什么 IS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答案要点: 在投资的预期收益不变情况下, 利率下降意味着投资成本的减少和利润的增加,所以,企业会增加投资而增加投资需求 就会增加产出和均衡收入 这样,IS 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下方倾斜4. 为什么 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答案要点: 均衡收入提高增加了货币的交易需求, 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上升,以便抑制货币 的投机需求于是, LM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5. 减少政府支出为什么会降低利率?答案要点:这会降低货币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为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降低。

6. 增加货币供给为什么会降低利率?答案要点: 货币供给增加会使货币市场失去原来的均衡, 要恢复均衡就需要相应增大货币需求,为此,利率就会降低7. IS 曲线和 LM曲线为什么不能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答案要点: IS 曲线涉及的利率是外生变量,必须由货币市场决定;LM曲线涉及的收入也是外生变量, 必须由产品市场决定, 所以他们都无法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8. 你认为 IS? LM模型是说明总需求的好模型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