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的格式范本

上传人:lish****long 文档编号:225821100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信的格式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写信的格式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写信的格式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写信的格式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写信的格式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信的格式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信的格式范本(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信的格式范本 篇一:写信的格式-范文 敬爱的老师: 您好. 老师,我一直想对你说一个秘密,可惜。 那是去年的一天 (信的内容必须写一件事,要有起因和经过、结果。) (用文稿纸写) . 老师,虽然我以前不认真学习,可是现在我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认真学习,争取进步. 祝: 身体健康 工作顺利 您的学生古天龙 22年2月2日 篇二:写信的正确格式 写信的格式 网上收集的,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写信的范例: 敬爱的(亲爱的,尊敬的): 您好。 感谢你的提醒和教诲,我会铭记于心,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错误和问题,在百忙中给你造成的麻烦,我感到抱歉。.。 此致 敬礼。 你的朋友青蛙 2005年10月8日 具体

2、的要求: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

3、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师傅”。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

4、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 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

5、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正文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

6、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转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

7、、“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署名和日期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 社交场合的称呼方式有哪

8、些。称呼礼仪 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因此对它不能随便乱用。 选择称呼要合乎常规,要照顾被称呼者的个人习惯,入乡随俗.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要庄重、正式、规范。 1、职务性称呼: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 呼。 有三种情况:称职务、在职务前加上姓氏、在职务前加上姓名(适用于极其正式的场合) 、职称性称呼。对于具有职称者,尤其是具有高级、中级职称者,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称.称职

9、称时可以只称职称、在职称前加上姓氏、在职称前加上姓名(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 3、行业性称呼。在工作中,有时可按行业进行称呼。 对于从事某些特定行业的人,可直接称呼对方的职业,如(老师、医生、会计、律师等),也可以在职业前加上姓氏、姓名。 4、性别性称呼。对于从事商界、服务性行业的人,一般约定俗成地按性别的不同分别称呼“小姐”、“女士”或“先生”,“小姐”是称未婚女性,“女士是称已婚女性。 5、姓名性称呼。在工作岗位上称呼姓名,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间。 有三种情况:可以直呼其名;只呼其姓,要在姓前加上“老、大、小等前缀;只称其名,不呼其姓,通常限于同性之间,尤其是上司称呼下级、长辈称呼晚辈,

10、在亲友、同学、邻里之间,也可使用这种称呼 职场礼仪大全 语言是双方信息沟通的桥梁,是双方思想感情交流的渠道。语言在人际交往中占据着最基本、最重要的位置。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能随着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而表达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和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语言表达出来。说话礼貌的关键在于尊重对方和自我谦让.要做到礼貌说话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使用敬语、谦语、雅语 (一)敬语 敬语,亦称“敬辞”,它与“谦语相对,是表示尊敬礼貌的词语。除了礼貌上的必须之外,能多使用敬语,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1。敬语的运用场合 第一,比较正规的社交场合。 第二,与师长或身份、地位较高的人的交谈。 第三,与人初次打

11、交道或会见不太熟悉的人。 第四,会议、谈判等公务场合等。 2。常用敬语我们日常使用的“请字,第二人称中的“您”字,代词“阁下、“尊夫人”、“贵方等,另外还有一些常用的词语用法,如初次见面称“久仰,很久不见称“久违”,请人批评称“请教”,请人原谅称“包涵”,麻烦别人称“打扰,托人办事称“拜托”,赞人见解称“高见”等等. (二)谦语 谦语亦称“谦辞,它是与“敬语”相对,是向人表示谦恭和自谦的一种词语.谦语最常用的用法是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和自己的亲属。例如,称自己为“愚”、“家严、家慈、家兄、家嫂”等。自谦和敬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尽管日常生活中谦语使用不多,但其精神无处不在.只要你在日常用语

12、中表现出你的谦虚和恳切,人们自然会尊重你。 (三)雅语 雅语是指一些比较文雅的词语.雅语常常在一些正规的场合以及一些有长辈和女性在场的情况下,被用来替代那些比较随便,甚至粗俗的话语。多使用雅语,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以及尊重他人的个人素质。 在待人接物中,要是你正在招待客人,在端茶时,你应该说:“请用茶。 如果还用点心招待,可以用“请用一些茶点。假如你先于别人结束用餐,你应该向其他人打招呼说:“请大家慢用。”雅语的使用不是机械的、固定的.只要你的言谈举止彬彬有礼,人们就会对你的个人修养留下较深的印象。只要大家注意使用雅语,必然会对形成文明、高尚的社会风气大有益处,并对我国整体民族素质的提高有

13、所帮助。 二、日常场合应对 (一)与人保持适当距离 说话通常是为了与别人沟通思想,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当然必须注意说话的内容,其次也必须注意说话时声音的轻重,使对话者能够听明白。这样在说话时必须注意保持与对话者的距离。说话时与人保持适当距离也并非完全出于考虑对方能否听清自己的说话,另外还存在一个怎样才更合乎礼貌的问题。从礼仪上说,说话时与对方离得过远,会使对话者误认为你不愿向他表示友好和亲近,这显然是失礼的。然而如果在较近的距离和人交谈,稍有不慎就会把口沫溅在别人脸上,这是最令人讨厌的。有些人,因为有凑近和别人交谈的习惯,又明知别人顾忌被自己的口沫溅到,于是先知趣地用手掩住自己的口。这样做形同

14、“交头接耳,样子难看也不够大方。因此从礼仪角度来讲一般保持一两个人的距离最为适合.这样做,既让对方感到有种亲切的气氛,同时又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在常人的主观感受上,这也是最舒服的. (二)恰当地称呼他人 无论是新老朋友,一见面就得称呼对方。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人们比较看重自己业已取得的地位。对有头衔的人称呼他的头衔,就是对他莫大的尊重.直呼其名仅适用于关系密切的人之间。你若与有头衔的人关系非同一般,直呼其名来得更亲切,但若是在公众和社交场合,你还是称呼他的头衔会更得体。对于知识界人士,可以直接称呼其职称。但是,对于学位,除了博士外,其他学位,就不能作为称谓来用。 (三)善于言辞的谈

15、吐 不管是名流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作为交谈的双方,他们应该是平等的。交谈一般选择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但是,有些不该触及的问题:比方对方的年龄、收入、个人物品的价值、婚姻状况、宗教信仰,还是不谈为好。打听这些是不礼貌和缺乏教养的表现。 一、手机礼仪篇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无论是在社交场所还是工作场合放肆地使用手机,已经成为礼仪的最大威胁之一,手机礼仪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国外,如澳大利亚电讯的各营业厅就采取了向顾客提供“手机礼节”宣传册的方式,宣传手机礼仪. 公共场合特别是楼梯、电梯、路口、人行道等地方,不可以旁若无人地使用手机。 在会议中、和别人洽谈的时候,最好的方式还是把手机关掉,起码也要调到震动状态。这样既显示出对别人的尊重,又不会打断发话者的思路。而那种在会场上铃声不断,并不能反映你“业务忙”,反而显示出你缺少修养.因为在会场或会谈的短短时间里,你不和别人联系天也不会塌下来。 在一些场合,比如在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