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共15页)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25523287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共1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共1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共1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共1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共1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共1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高职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共15页)(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专业名称 应用化工技术 专业代码 学校名称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代码 14283 学校举办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学校所在地 内蒙古自治区 (省份) 呼伦贝尔 (地市)填表日期 2011 年 10 月 7 日二一一年十月一、项目现状(一)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自治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依托我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加快建设国家级能源和新型煤化工基地。发展壮大新型煤化工产业。加快推进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国家示范工程产业

2、化,抓好自治区重点新型煤化工项目建设,推进煤化工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自治区计划在能源、化工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建成以化学工业为支撑的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已明确将呼伦贝尔市列为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呼伦贝尔市也明确将能源化工产业列为工业兴市的支柱产业。呼伦贝尔市“十二五”发展纲要实施以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培育壮大煤炭、化工、电力、多金属、生物制药、装备制造等产业,构筑支撑呼伦贝尔科学崛起的新型产业体系。实施点状开发、集约发展,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建设大基地、大园区、大企业、大集群。依据国家和自治区相关规划与产业政策,积极推进新型煤化工

3、发展,争取能达到1000万吨甲醇当量左右,培育发展生物化工、盐碱化工,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70万吨,冰醋酸、燃料乙醇等生物化工产品100万吨以上。积极发展煤制气产业,力争煤制天然气产能实现80-120亿立方米。实现化工产值300亿元以上。主要岗位包括:石油化工工艺操作、DCS操作、设备维护、仪表控制、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等石化企业的迅速崛起,拉动了化工类专业特别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的报告,化学工业对技能人才需求及技能人才队伍现状,主要有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技能型人才总量不足,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我国应用化工行业非技术工人的数量占企业生产人员总数的比例很高,我们劳动者

4、素质仍在粗放型的较低水平,数量短缺;二是技能劳动者队伍结构不合理,在企业每年招收的新工人中,有相当多的人是直接从应届和往届高、初中毕业生或农民工中招来的,他们没有经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没有技术经验和技能,但仍然被安排在技术技能性岗位当班操作,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劳动者的18.8%,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只有3.2%,低于全国4%的水平;三是劳动者素质急需培训提高。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按照确定的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和发展规划,积极进行学院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学院现已形成23个实验实训室,为学院职业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技术培训、企业用工“订单式”教育、校企合作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学院根据轻重缓急和量力

5、而行的原则,在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重点进行能源化工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高水平高质量搞好实验实训基地群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学院的办学能力,扩大学院的办学功能,而且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型职业技能人才,更好地满足化工企业“订单式”和“零距离对接”的专业技能人员招工就业需求。同时,发挥能源化工实验实训基地的功能和作用,为呼伦贝尔市能源化工产业提供职业技术培训服务。(二)现有基础学院依托多年开办化工类专业的经验,抓住内蒙古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带来的对人才市场的巨大需求,与能源化工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并与蒙东能源、大唐化肥、和北方药业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共建协议,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共建能源

6、化工实训基地、就业服务与指导、科技开发与技术应用、在职职工继续教育与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重点建设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应用化工技术、煤炭深加工与利用、化工机械与设备、化学工艺等专业构成了化工类专业群。应用化工技术专业2010年开始招生,在校生75人,由企业实施订单化培养。1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模式开发、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开展调研和研讨,积极推行“双证书”、“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能源化工企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出发,确定能力结构,将其分解成各个能力要素及知识点,参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确定课程,制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以真实或接

7、近真实的生产环境和生产任务的实训任务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了企业与学校互动良好的产学合作模式。面向社会和行业、企业进行订单培养。为蒙东能源、大唐化肥、东能化工和北方药业开展定向培养,使被培养者具有了学生和准职工的双重身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了职业意识,解决了企业急需一线技能人才的现状。这种由企业、学校双方共同完成招录、培养、就业的一条龙服务,探索了新的“订单培养”模式,进一步丰富了校企合作的内涵。2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根据国家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及自治区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要求,结合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点,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以有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及专业骨干教师为核心

8、,根据企业实际需要不断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着重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了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建设,锻炼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了实训基地的作用,强化了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推动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深化。3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化工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深冷等特点,而且生产连续性强、前后工序的关联度高。这些特点导致进行真实物料运行的实训装置建设和运行受到国家相关法规、安全和环保

9、、运行费用等方面的制约,特别在学做结合的教学过程中难以定格各种工艺现象用于组织有效的讨论等学习形式,极大地限制了生产性学习情境的创设。另外,近年来国家有关安全法规要求日益严厉,企业内部管理的考核更加严格,对人员和装置的安全性要求也被提到空前的高度,生产现场的安全操作规程更加严格,一般都禁止非岗位操作人员进入现场,更不允许动手操作。这些因素造成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很难有直接操作的机会。2010年,由自治区投资建设了集实习实训、仿真、培训、技能考核和科研于一体的能源化工实训基地,拥有精馏、流体输送、传热、干燥、吸收解析、过滤、管路拆装等设备,以及全国第一套煤制合成氨、煤制尿素仿真实训基地,该基地在全

10、国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本专业与蒙东能源、大唐化肥、东能化工和北方药业等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持久的合作。校企共同制定学生实训质量考核和评价标准,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将教师的现场教学和管理、企业兼职教师的实习指导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开出符合专业要求的各项实训项目,满足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实习实训需求。4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本专业现有专任专业教师13人,兼职专业教师数10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8人,硕士研究生5 人,双师素质教师9人,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作风严谨、业务精良、师德高尚、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并且制订有利于团队发展的激励政策,通过树立典型、全力营造团队建设的

11、浓郁氛围,使团队成员有自豪感和荣誉感,在团队内部形成互相学习、崇尚创新、团结和谐的良好气氛。不断补充教学团队成员特别是企业兼职人员,促进团队成员合理有序流动,使团队成员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对专业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学历进修、技能培训、挂职锻炼、参加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等形式,促使团队成员在理论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同时,以课程建设项目、生产科研项目及技术服务项目为载体,提升团队的协作能力及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对企业兼职教师的执教能力培训,通过“专兼互培”提高兼职教师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能力,确保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5规范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以先进教

12、育理念引领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使管理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做管理的示范。全面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增强各系的办学活力和自主权。建立各系在教学管理上的自我约束与学校监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规范日常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奉献、勤奋的教学管理队伍。鼓励各系开展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等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实现途径,增强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和竞争激励机制,改变传统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和绩效考核评价模式,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建立与“项目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师

13、的职业教育能力,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运行。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构建由企业、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完善并坚持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听课、师生交流等制度,加强对教学实施过程和结果的控制与管理。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适应教学改革需要根据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和开放性要求,积极探索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式办学体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与企业共同做好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教学工作以及相应环节的管理与考核;完善学分制,建立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

14、改革传统的考核制度,重视过程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二、建设目标(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等行业企业,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化工生产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能够从事化工生产装置操作及维护、工艺运行控制、生产技术管理等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面向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就业。就业岗位:1.化工生产装置操作及维护岗位群现场装置运行控制、设备维护及装置巡检。2.化工生产工艺运行控制岗位群主控室运行参数控制及对主控室装置监控及操作。 3.化工生产技术及管理岗位群

15、 检查工艺条件执行情况、参与处理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参与方案制定与实施、参与开停车方案制定4.化学品分析与检验及产品开发岗位群原料、中间体及成品检验和分析、工艺参数和取样分析测试、参与产品研发及技改。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紧紧抓住自治区石油化工行业飞速发展的契机,搞好企业资源、用人需求与行业发展的深入调研,进一步开拓办学思路,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加强订单培养,更好地落实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二)专业发展目标(1)结合学院骨干建设,利用学院管理、教育、教学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平台,共建校企共管专业委员会;(2)在进一步提高专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改进并充实基于化工操作工作过程、突出流程观念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3)推进并加强化工生产工作环境下“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教学;(4)补充并优化与“小型真实化工操作训练装置典型化工产品真实生产流程、DCS控制、计算机虚拟运行实训装置企业真实生产岗位顶岗实习”相配套的实训条件,将化工操作技能等级标准作为实训考核标准的主要内容;(5)完善并规范顶岗实习教学与管理、质量评价与考核体系,探索顶岗实习环节校企双导师指导制度的长期运行机制。把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打造成校企共建、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