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写范文2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25523198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写范文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开题报告写范文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开题报告写范文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开题报告写范文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写范文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写范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题报告 写范文 是一篇的立论根本,在写作之前就要了解什么是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方案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作为委员会对学生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开题报告的根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

2、提纲);论文方案进度;其它。 内容撰写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1、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准确、标准。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根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标准。 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立论依据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选题目的与意义,即答复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

3、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根底,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开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那么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那么,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表达,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

4、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3、研究方案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条件分析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

5、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所以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一个课题名称起的是否准确、恰当直接影响课题的形象与质量。那么课题名称该怎么起呢? 第一、课题名称要准确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 比方有一个课题名称叫“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能力与开展能力的研究”,这里面研究对象就是职业学校学生,研究的问题就是学习能力与开展能力。 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比方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职业教育,

6、研究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这就说的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课题名称要标准 标准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标准、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 第三、课题名称要简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定好了课题名称,下一步就是行动,行动的第一步,是做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程在中学的推广与普及-以黔南荔波县打陀螺. 开题报告内容要求: 1.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研究动态、见解 3.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4.总体安排、进度方案 5.主要参考文献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