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课程总结范文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25521045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构造课程总结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筑构造课程总结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筑构造课程总结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建筑构造课程总结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建筑构造课程总结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构造课程总结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构造课程总结范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构造课程总结范文 民用建筑 : 即非生产性建筑,指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P4) (1)公共建筑 : 行政办公建筑、文教建筑、托幼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观演建筑、体育建筑、展览建筑、旅游建筑、交通建筑、通信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等等。 (2)居住建筑 :住宅、集体宿舍等。 砌体结构建筑 : 砌体结构(masoy structure) 是由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它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建筑 :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

2、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适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采用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 超高层建筑 :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那么GB50352xx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管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耐火极限 : 耐火极限 Fire resistance rating 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一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勒脚 :外墙的墙角,和内墙角一样,受到土壤中水分的

3、侵蚀,应作相应的 防潮层。(P24) 勒脚构造做法: 散水 : 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一般设散水,并可加滴水砖带。散水的做法通常是在夯实素土上铺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60到70毫米。应设不小于百分之3的排水坡度。宽度一般0.6到1.0米。与外墙交接处应设分隔缝分隔缝用弹性材料嵌缝,防止外墙下沉时将散水拉裂。(P26) 散水构造做法: 壁柱 :当墙体受到集中荷载或墙体过长时(如240MM厚、长6M)应增设壁柱(又叫扶壁柱),使之和墙体共同承当荷载并稳定墙身。壁柱的尺寸应符合块材规格。如砖墙壁柱通常凸出墙面120MM或240MM、宽370MM或490MM。(P29) 伸缩缝 :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

4、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这种因温度变化而设置的缝叫做温度缝或伸缩缝。(P31) 伸缩缝是从根底顶面开始,将墙体、楼盖、屋面全部构件断开,因为根底埋于地下,受气温影响较小,不必断开。伸缩缝的一般宽度为20到30毫米。 沉降缝 :为防止建筑各局部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竖向缝称为沉降缝。沉降缝是将从根底到屋顶的构件全部断开,使两侧各为独立的单元,可以在竖直方向自由沉降。(P32) 沉降缝的宽度: 抗震缝:在抗震设防烈度79度地区内应设抗震缝。在此区域内,当建筑物高差在6M以上,或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错层高差比拟大、或构造形式不同、或

5、承重结构的材料不同时,一般在水平方向会有不同的刚度。因这些建筑物在地震的影响下,会有不同的振幅和振动周期。这时如果将房屋的各局部相互连在一起,那么会产生裂缝、断裂等现象,因此应设防震缝,将建筑物分为假设干型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P33) 防震缝宽度: 肋梁楼盖:(P49)单向板肋梁楼板,板由次梁支承,次梁的荷载传给主梁。无梁楼盖 :(P50)不设梁,是一种双向受力的板柱结构。 单向板 :(P49)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等于3,板受力后仅向短边传递。双向板 :(P49)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等于2,受力后两个方向传递,短边受力大,长边受力小。 井式楼板 :(P49)当肋梁楼板两个方向的量不分

6、主次,高度相等,同位相交,呈井字形时,称为井式楼板。 垫层:(P52)是承受并传递荷载给地基的结构层,有刚性和非刚性之分。剪刀楼梯 :(P88) 平行双跑楼梯 :(P87)(楼梯构造画法) 梁式梯段 :(P96)由梯斜梁和踏步组成。 板式梯段 : (P97)整块或数块带踏步条板,其上下端直接支撑在平台梁上。分舱缝 : (P138)设置在刚性防水层中的变形缝。 刚性屋面 : (P137)指用细石混凝土作防水层的屋面。 建筑找坡 : (P125)将屋面板水平搁置,其上用轻质材料垫置起坡,这种方法叫材料找坡。 结构找坡 : (P126)将平屋盖的屋面板倾斜搁置,形成所需排水坡度,不在屋面上另加找坡材

7、料,这种方法叫结构找坡。 护角 : (P75)对内墙阳角,门洞转角等处做成护角,高度2m左右。刚性根底 : (p190) 柔性根底: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根底,不仅能承受压应力,还能承受较大的拉应力,不受材料的刚性角的限制,故叫做柔性根底。 刚性角 : (p194) 是根底放宽的引线与墙体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凡受刚性角限制的为刚性根底。 筏板根底 1.建筑构造设计的主要任务?P2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艺术造型、技术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并应用物质技术的手段,适当的选择并正确地决定建筑的构造方案和构配件组成及细部节点构造处理等。 2.建筑物的构造组成?p2 承重结构:根底、承重墙体、(在

8、框架结构建筑中承重墙体那么由柱、梁代替)、楼板、屋面板。 围护结构:外墙围护、内墙(在框架结构建筑中为框架填充墙和轻质隔墙)等。 饰面装修:内外墙面、楼地面、屋面、顶棚等饰面装修。 附属部件:楼梯、电梯、自动扶梯、门窗、遮阳、阳台、栏杆、隔断、花池、台阶、坡道、雨棚等。 3.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那么?p6 1)外界环境的因素 (1)外界作用力 (2)地理气候条件 (3)人为因素 2)使用者的需求 3)建筑技术条件 4)建筑经济因素 设计原那么:巩固实用、技术适宜、经济合理、美观大方 4.墙体的分类方式及类别。P12 1)按墙体所处位置可以分为外墙和内墙。 2)按竖向的受力情况分为承重墙和

9、非承重墙两种。 3)按构造方式可以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三种。 4)按施工方法可以分为材墙、版筑墙及板材墙三种。 土木建筑结构实验是研究和开展结构计算理论的重要实践,从材料的力学性能到验证由各种材料构成不同类型结构和构件的根本计算方法,以及近年来开展的大量大跨、超高、复杂结构的计算理论,都离不开实验研究。因此,土木建筑结构实验在土木建筑结构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与结构设计、施工及推动土木工程学科的开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土木建筑结构实验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与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地基根底和桥梁结构等课程直接有关,并涉及物理学、机械与电

10、子测量技术、数理统计分析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获得土木建筑结构实验方面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掌握一般建筑结构实验规划设计、结构实验、工程检测和鉴定的方法,以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正确的分析和结论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根底。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在理论上我学到许多关于结构实验的知识,建筑结构实验的量方法、程结构实验过程、可靠性鉴定等。土木建筑结构实验中的实验荷载要与结构在实际中的受力情况相一致,实验时的荷载应使结构处于某一种实际可能的最不利的工作情况。当采用等效荷载时,实验荷载的大小要根据相应的等效条件换算得到,同时要注意荷载图式的改变对结构的各种影响。结构实验的加载制度要根据

11、不同的结构按照相应的标准或标准的规定进行设计。 测量方法:机测法。利用机械仪表测量所需的数据或参数,机测法适应性强、简便、可靠、经济,是结构实验中最常用的测量手段。电测法。通过传感元件把实验需要测量的数据或参数,转换为电阻、电容、电感、电压或电流等电量参数,经放大器放大,然后进行测量,由指示记录设备记录和显示,这种转换和测量技术称为非电量电测技术,具有准确、快速测量、自动控制、连续记录和远距离操纵等优点。与计算机联机,还可根据测量结果自行判断和运算。也可利用光敏材料的物理化学原理和力学特性在偏振光作用下产生的光学效应,测定应力场(如光弹仪),简便、可靠、直观性好;及激光测量位移和激光全息的应用

12、。其他方法:用光、电、磁、声等间接物理量与材料或结构构件某一性能间的关系为根底进行测量。如超声波探测仪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速度测定混凝土强度。分析处理结果,再复原成某种模拟量并显示出来,使数据的采集、测量和分析处理自动化。建筑结构实验的一般过程 建筑结构实验大致可分为实验规划、实验准备、实验加载测试和实验资料分析四个阶段。 实验规划阶段 实验规划是指导整个实验工作的纲领性技术文件,因而实验规划的内容应尽可能地细致和全面。科学研究性实验的规划,首先应根据研究课题,了解其开展现状和前景,并通过收集和查询有关文献资料,确定实验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确定实验的规模和性质;在此根底上决定试件设计的主要组

13、合参数, 并根据实验设备的能力确定试件的外形和尺寸;进行试件设计及制作;确定加载方法和设计支承系统;选定量测方法;进行设备和仪表的率定;作好材料性能实验或其他辅助试件的实验;制定实验平安防护措施;提出实验进度和技术人员分工;编写材料需用方案,经费开支及预算,实验设备、仪表及附件清算等。 实验准备阶段 实验准备阶段是将规划阶段确定的试件按要求制作安装与就位,将加载设备和测试仪表安装就位,并完成辅助实验工作。试件制作完毕后,要进行实际几何尺寸的测量和外观质量检查,到达设计要求的才能安装就位。加载设备和测试仪表安装就位前,应完成相应的设备调试与仪表标定工作,性能正常的才可正式安装。辅助实验完成后,要

14、及时实验结果并作为结构实验的原始数据,对实验规划阶段确定的加载制度控制指标进行必要的修正。 实验加载测试阶段 对试件施加外荷载是整个实验工作的中心环节,参加实验的每个工作人员应各就各位,各尽其职,做好本岗工作,实验期间,一切工作都要按照实验的程序进行。对实验起控制作用的重要数据应随时和分析,必要时还应跟踪观察其变化情况,并与事先计算的理论数据进行比拟,如有反常现象应立即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否那么不得继续加载实验。实验工程中除认真读数和记录外,必须仔细观察结构的变形,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出现、走向及宽度,构件的破坏特征等。试件破坏后要绘制破坏特征图,有条件的可拍成录像,作为原始资料保存,以便研究分析

15、时使用。 实验资料分析阶段 通过实验准备和加载实验阶段,获得了大量数据和有关资料后,一般不能直接答复实验研究所提出的各类问题,必须将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计算,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根据实验数据和资料编写实验报告。在具体的结构实验中我们做了电阻应变计的粘贴、静态电阻应变仪操作及桥路连接以及纸质悬臂结构设计、制作这几个实验。比方,电阻应变计的粘贴,更是要求非常精细。首先要进行电阻应变计的检查分选,要选择粘合剂,要进行测点处理,然后应变计粘贴,枯燥固化,粘贴质量检查。在测点处理时用砂纸打磨试件要粘贴应变计的部位,使测点平整、光滑、无锈。然后吹去浮尘并用酒精清洗,到棉花干擦时无污染为止。应变计的粘贴分为画线定位,打底,上胶,贴片。加压。其中上胶,贴片和加压的操作要特别注意。上胶要把握分寸,不宜上胶过多,如果上胶过多,就不利于贴片和加压。而贴片要待胶层发粘时迅速将应变计按正确位置就位,接着用拇指沿一个方向滚压,挤出多余胶水,胶层应尽量薄,并注意应变计位置不滑动。加压时用手轻压一到两分钟即可。通过这几个实验,使我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的实际的结构实验中,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到了许多实用的知识,进一步明确了土木建筑结构实验在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