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七十三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5515998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七十三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七十三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七十三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七十三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七十三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百岁学人周有光先生谈话录陈明远 周有光客:(陈明远,人文学者)周先生,您自称是“百岁学人”,而婉言谢绝了其他头衔,如大师、泰斗之类,我们这篇谈话录题目叫“百岁学人周有光先生谈话录”,您觉得可以吗?主:(周有光,1906年生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和文化研究学者)这样很好!人际称呼是一种特殊符号,是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符号学的研究对象。有些称呼本来意思还是好的,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就逐渐变味了。有些人缺乏自知之明,妄称“大师”而适得其反。我觉得我自己

2、还是叫“百岁学人”实事求是一些。客:您早年从事经济研究和教学工作,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那时银行界的人都知道有个聪明、有才干的周有光。您的新中国的金融问题出版后,很受关注。但在您年届五十时,改行投身文字改革工作,参加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等。人们常说隔行如隔山,请问您是如何做到的?主:其实,我早年从事经济学是很自然的,中途改行钻研语言文字学也是很自然的。二十岁左右我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攻读经济时,就对语言文字发生了兴趣。那个时期,大学的学科分工很粗,只分文理两科;而且学生听课可以跨系、跨专业。分得很粗有一个好处,就是培养“通才”,但缺点是深度不够。那么以后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

3、好再去深造,做到博而精、一专多能。由于我对语言文字有兴趣,那时就选学了不少语言学方面的课程。这样以后转行就比较方便。后来,我参加了语文现代化运动,做了些业余的语文研究工作,写了一些文章。那完全是出于业余爱好吧。至于50岁以后正式改行,到了北京,从事语言文字学工作,却是出于偶然的机遇。客:请问您在半个世纪以前是怎样从美国到上海,又从上海到北京的?主:新中国成立后,我应周总理的邀请,从美国回到上海,在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担任经济学教授。因为业余爱好,我在1954年花费一年工夫写了一本字母的故事,参考国际上的研究成果,普及“字母学”知识。195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文字改革工作会议”,周总理点名要我

4、出席这个会议。会后,当时的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出面要我留在北京,担任文改会委员,专门负责汉语拼音研究室工作。我推脱说:“搞文字改革我是外行啊。”但他说:“这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家都是外行;你在这方面有著作、有文章,怎么是外行呢?”我就这样留在北京了。我边干边学,就这样转行了。有意思的是,到我年届第二个半百的时候,我又学习新的学问,是关于世界范围内“比较文化”的学问。从语言文字学转到了“文化学”。客:最近您开通了“百岁学人周有光博客”,几个月内点击阅读率已经超过80万人次,请问您为什么要开通博客呢?主:我一直关注和从事汉字电脑化的工作,二十五年前我就用拼音输入法进行电脑打字,此后就习惯于使用电

5、脑键盘写作,几乎每周都要用电脑打一两篇文章。我非常喜欢新生事物,现在是新媒体时代。如果不懂得电脑、不会从互联网上获取新的信息资源,那么他就是新时代的文盲。客:您已超过百岁,还是每隔两三天就发表一篇博客文章,又有新的著述朝闻道集出版。一个人能终生保持旺盛的创造力是很不容易的。请问您的目的是什么呢?主:我现在写文章,一方面是让大家了解一些情况,例如美国的社会发展是一个大问题,写一本书普通人不会去看,写一篇小文章来介绍一下,大家就很喜欢。另外一方面当然是防止衰老。我写文章只是一个习惯,人们总认为老了就不要再用脑筋了,而科学家研究,脑子多用可以长寿,不易衰老。老是多方面的,但最可怕的是脑筋坏了。客:您

6、所受的学校教育和教过您的老师,对您形成这种不断思考的习惯是否有影响?主:应该说有关系。我那时的老师强调,没有兴趣,什么东西都学不好。教育就是把学生自己天然的思考能力和天然的智慧引导、激发出来,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思想。我在圣约翰大学学习时,图书馆书报杂志很多。老师非常鼓励我们去图书馆广泛阅览,培养兴趣。另外,老师还教我们怎样阅读。大一时,我们每天去图书馆看报,有一个英国老师教我们读报时要问自己:今天新闻中哪条最重要?为什么这条新闻最重要?这条新闻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不知道就去查书。后来我们按照他的方法去看报,真的很有收获。以后我把这种方法用在读书、做研究上,这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有删改)

7、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访谈伊始,周有光对人际称呼的分析,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职业习惯,不如说是他实事求是、谦逊平和性格特点的体现。B. 在周有光看来,年届五十,能够从经济学领域跨行到语言文字学领域,与自己早年所上大学是通才教育的培养方式有关。C. 每天用拼音输入法进行电脑打字写作,是周有光二十多年的习惯,之所以如此,是他一直关注和从事汉字电脑化的工作。D. 周有光“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他写文章既是为了给大家介绍一些情况,也是为了动脑筋,防止大脑衰老。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在上海读书期间,周有光因为对语言文字感兴趣

8、,就学习了许多语言学课程,这占用了他大部分的精力,以致影响到他经济学的研究。B. 在大学选修语言学课程、业余从事语文研究工作的经历和撰写的字母的故事等成果,是周有光担任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的原因。C. 周有光非常认同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关于学校教育的思想,他以自己在圣约翰大学遇到的英国老师为例,谈老师如何培养学生兴趣。D. 周有光本来研究经济已经有了不小的成就,却在年过半百之时,转行研究语言文字,边干边学,表现了他对祖国建设事业的支持。E. 周有光作为一名学者,在经济学、汉语言文字研究和文化学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的成果,这也是他喜欢自称为“百岁学人”的原因。9. 周有光能“终生保持旺盛的创造力”

9、,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参考答案:7. C 8. BD 9. 对国家的爱和责任感。年在半百因为祖国的需要,转行语 言文字学,并终身从事语文工作;百岁后开通“百岁学人周有光博客”,写群众希望知道的小文章,以启心智;注重兴趣的培养和发展。由于对语言文字的兴趣,他上学时选修语言文字的课程;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写有关语言文字的文章和著作;不断思考的习惯和进取精神。喜欢新生事物,不断接受新的挑战,“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晚年不断地看书、思考、笔耕不辍。【7题详解】试题分析:原文“二十五年前我就用拼音输入法进行电脑打字,此后就习惯于使用电脑键盘写作,几乎每周都要用电脑打一两篇文章。我

10、非常喜欢新生事物,现在是新媒体时代”,可见原因不是“他一直关注和从事汉字电脑化的工作”,而是“非常喜欢新生事物,现在是新媒体时代”。【8题详解】试题分析:A项,“以致影响到他经济学的研究”文中无据;C项,“英国老师教的是怎样阅读”;E项,他喜欢自称为“百岁学人”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谦逊。【9题详解】试题分析:注意从“对国家的爱和责任感”“注重兴趣的培养和发展”“不断思考的习惯和进取精神”的角度进行分析。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人物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探究人物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

11、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人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题目,首先提出观点,然后在文中提取相关的事例进行解说。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中国历史传统富于传说性质的特点,使各种名列“正史”的著作也不能免俗。以居于“

12、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为例,它就广采博纳了许多传说,并对其中的某些内容作了增删,叙述上更富于文学气。比如,秦始皇巡幸江东时,项羽夹在人群中观看,傲然评论道:“彼可取而代也!”英豪之气溢于言表。陈胜贫困时,对同伴说:“苟富贵,毋相忘。”气概相差一筹,只念念于个人能否翻身转运。而刘邦在咸阳看见秦宫殿的壮丽时竟失声大叫:“大丈夫生世,当如是也!”一脸的贪婪与鄙俗,气质更低下了。关于项羽、陈胜、刘邦这三位著名反秦领袖在失意时各言其志的这些传闻,前人往往视为司马迁个人的文学性笔法,把它解作一种人物性格的对比描写。其实差矣,司马迁在这里肯定依据了民间传说的某些材料,否则哪能描写得这样栩栩如生。史记中那些呼之

13、欲出的人物形象,并不是史学家司马迁一手“创作”的。离开民间传说的哺育,个人的想像是达不到如此多样化的地步的。司马迁曾以“网罗天下放失(佚)旧闻”作为自己治史活动的座右铭。他公开宣布,自己非常重视参考、吸收民间传说。再如鸿门宴这样的场景,当事人早已死尽,又无官方的详细记载予以披露,司马迁的想像力再丰富,也不可能活现出如此生动的个性冲突的戏剧性场面。其中“项庄舞剑”一段,与后代民间说书的风格十分接近,与其说是后来的民间说书艺人受了史记这部巨著的影响,还不如说二者同受汉代及以后的民间传说形式的影响。司马迁的这种态度,对以后史学界有直接影响。“二十四史”均不同程度地吸收了民间传说,以至于有志者完全可以

14、从中勾勒出一部“中国正史中的民间历史传说大系”。当然,这还不包括那些为数更多的稗史、遗闻、野语、历史演义和历史剧里的历史传说。如果把二者加在一起,总量将在被视为“宝库”的希腊神话传说和印度故事之上。中国三千年以上文字记载的历史,产生了庞大的文献记录。从春秋时代,中国历史著作就一直没有断绝过,形成了传统。从汉朝始,每代统治者都要动用大量的人力进行官方的修史活动。民间的历史著述也很繁多。即使在社会动荡、文明解体的南北朝时代,这一传统也未从根本动摇。其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论从数量上看,还是从时间跨度上看,都十分惊人的历史记录体系。16对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史记为代表的“二十四史”因为采用民

15、间传说撰写历史,所以形成了我国历史传统富于传说性质的特点。B司马迁对项羽、陈胜、刘邦这三位著名反秦领袖的描写并不属于文学性笔法,只不过是采纳了民间传说的某些材料而已。C离开了民间传说,像司马迁这样的史学家就不可能撰写出真正的历史著作。D多样化的想像是司马迁能在史记中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不可缺少的因素。1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二十四史”中大多数历史著作吸收了民间传说,所以据此编写出一部“中国正史中的民间历史传说大系”是完全可以的。B史记是“二十四史”中首部借鉴民间传说来撰写历史的史学著作。C把“二十四史”中的民间传说和真实的历史故事加起来,数量将超过希腊神话和印度传奇故事。D官方修的所谓“正史”和民间的历史著作构成了十分惊人的历史记录体系。“正史”中的民间传说成分少一些,民间历史著作中民间传说则多一些。18第段画线句子“司马迁的这种态度,对以后史学界有直接影响”中的“这种态度”具体指什么?简要概括这种“影响”的具体内容。(6分) 19“戏说历史”已成一种电视时尚,康熙微服私访记戏说乾隆铁齿铜牙纪晓岚等,真是层出不穷。对这一文化现象,专家看法不一。参考本文的有关观点,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不超过80个字)。(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