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20日-9361)

上传人:风****你 文档编号:225236872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20日-936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20日-936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20日-936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20日-936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20日-936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20日-936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20日-936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20日-936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20日-9361)1: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单项选择题A、开始部分B、结尾部分C、中间部分D、开始和结尾部分 2: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单项选择题A、漫无目的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 3:“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单项选择题A、创造性B、学习迁移C、发现教学法D、学会学习 4: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教育实际相结合。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

2、学的()单项选择题A、初创时期B、成熟时期C、发展时期D、完善时期 5: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单项选择题A、图示B、坐标C、遗忘曲线D、练习曲线 6: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单项选择题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 7:以下属于原型定向教学要求的是()。多项选择题A、了解活动的结构B、发挥学生主动性与独立性C、要变更活动的对象D、教师示范要正确 8: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单项选择题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 9:依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多项

3、选择题A、外倾型B、理智型C、情绪型D、意志型 10: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相互影响阶段,第二阶段是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第三阶段是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判断题对错 11: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单项选择题A、实物B、图形C、词汇学习D、事实性知识 12: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S-R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过程。判断题对错 13: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理解控制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 14: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识记与回忆的干扰是()单项选择题A、单

4、一抑制B、双重抑制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 15:在心理学上,一般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罗森塔尔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 16: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D、布鲁纳 17:某学生在回答“什么是圆的”的时候,说出“李谷一唱歌的时候嘴是圆的”,这主要体现了发散性思维的()单项选择题A、流畅性B、独特性C、综合性D、多维性 18:贾德的实验表明,虽然先后两个学习项目之间有共同的刺激与反应成分,但迁移不能自动发生。()判断题对错 19:学生对自己学习内容和任务的认知,以及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单项选择题

5、A、元认知策略B、认知策略C、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 20: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单项选择题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 21: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单项选择题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 22: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之为替代强化。()判断题对错 23: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多项选择题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 D、智商分数差异E、环境差异 24: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并将人格发展分为()。单项选择题A、八个阶段B、五

6、个阶段C、四个阶段D、三个阶段 25: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的假设方法称为()。单项选择题A、推理式B、算法式C、启发式D、演绎式 26:()是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关键期。单项选择题A、小学二年级B、小学四年级C、小学五年级D、初中二年级 27:群体间竞争的效果取决于()。单项选择题A、人际关系B、人际交往C、班级氛围D、群体内的合作 28:“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是()的观点。单项选择题A、乌申斯基B、波斯纳C、阿尔波特D、斯金纳 29: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寻求

7、认可取向阶段B、遵守法规取向阶段C、社会契约取向阶段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30:弗洛伊德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痕迹消退说B、同化说C、干扰说D、动机说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2:答案D 解析 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符合这三个特点的就是问题解决。 3:答案B 解析 它们都是同化性迁移。 4:答案B 解析 B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5:答案D 解析 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用练习曲线(学习电码的练习曲

8、线)表示。 6:答案A 解析 7:答案A,B,D 解析 C项为原型操作阶段的教学要求。 8:答案D 解析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9:答案B,C,D 解析 根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10:答案错误 解析 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相互影响阶段,第二阶段是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第三阶段是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 11:答案C 解析 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 12:答案正确 解析 13:答案D 解析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14:答

9、案D 解析 15:答案A 解析 16:答案C 解析 奥苏伯尔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错误 解析 19:答案A 解析 20:答案D 解析 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定势。 21:答案B 解析 22: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3:答案A,B,C 解析 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 24:答案A 解析 25:答案B 解析 26:答案B 解析 一般认为,小学四年级是由形象过渡到抽象的关键期。 27:答案D 解析 一般说来,群体间竞争的效果取决于群体内的合作。 28:答案A 解析 略。 29:答案D 解析 这一阶段的人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即以良心、正义、公平、尊严、人权等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去进行道德判断,行为完全自律。 30:答案D 解析 弗洛伊德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动机说。动机性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