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头痛病教案(共5页)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25171956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头痛病教案(共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内科学头痛病教案(共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内科学头痛病教案(共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医内科学头痛病教案(共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医内科学头痛病教案(共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头痛病教案(共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头痛病教案(共5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滨 州 医 学 院 教 案(理论课用)课程名称中医内科学授课教师李史清职称主治医师授课对象专业:中医内科学 2007年级 中医 班(组)授课时间 2013 年 11月 22 日 4-6 节计划学时3授课课题:头痛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头痛病的病因病机,掌握头痛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掌握头痛病的辨证分型、治则方案。教学重点、难点:头痛病的诊断、辨证以及头痛病的治疗 教学法: 课堂讲述和讲解为主,结合图片演示教学手段、用具:幻灯 教学内容提要、步骤及时间分配:一、定义和概念(5分钟) 二、病因病机(10分钟)三、临床表现(5分钟)四、辅助检查(10分钟)五、诊

2、断(5分钟)五、鉴别诊断(5分钟)五、辨证论治(25分钟)各型头痛病的辨证特点及治疗。熟记各型的代表方药。六、西医治疗(5分钟)七、病例分析(5分钟)八、小结(5分钟) 思考题:一、头痛病如何与肝脾肾三脏相关?二、临床上如何根据头痛部位选择引经药?参考书: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景岳全书执 行教案的 自我分析教或研观室摩指教导学教意师见教 案教 案 内 容备注细目一:概述 一、头痛的概念及源流1.头痛的概念头痛是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可单独出现,亦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2.头痛的源流头痛一证首载于内经,在素问风论中称之为“首风”“脑风”,并指出外感与内伤是导致头痛发生的主要病因。伤寒论中论及太

3、阳、阳明、少阳、厥阴病均有头痛的见证,此因三阳经脉俱上会于头,厥阴经脉亦会于巅,故邪客诸经,循经上逆,发为头痛。伤寒论还记载了头痛各类不同证候的不同治法,如治疗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李东垣在东垣十书中,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根据症状和病机的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厥逆头痛等。丹溪心法中补充了痰厥头痛和气滞头痛,并提出若头痛不愈可加引经药,言:“头痛需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细辛,厥阴吴茱萸。”部分医着中还记载有“头风”一名,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论述:“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

4、猝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无常,愈后遇触复发也。”清代医家王清任倡瘀血之说,用血府逐瘀汤治之。二、头痛与西医病名的关系本篇所讨论主要为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头部外伤后头痛、部分颅内疾病、神经官能症等。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头痛的常见病因内因:情志失调,先天不足,房室不节,饮食劳倦,体虚久病,头部外伤,跌仆闪挫。外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以风邪为主要病因。二、头痛发病总的病机及转化病位:外感头痛在表,内伤头痛在肝肾。外感头痛多为外邪壅滞经络,络脉不通,头窍被扰而致。内伤头痛多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外感头痛之病性多属表属实,内伤头痛病性较为复杂,气血亏虚、肾精不

5、足之头痛多属虚证,肝阳、痰浊、瘀血所致之头痛多属实证。 细目三:类证鉴别 一、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的鉴别要点外感头痛者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的病史,起病较急,病势较剧,多表现为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内伤头痛者常有饮食劳倦、房室不节、病后体虚等病史,一般起病缓慢,病势较缓,多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处固定,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止。二、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判断其经络归属太阳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阳明头痛,多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少阳头痛,多在头之两侧,并连及于耳;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三、根据头痛的不同性质判断其证候不同头痛因于痰湿者,重坠或胀;肝火者,跳痛;

6、寒厥者,冷痛而刺痛;阳亢者,痛而胀;气血、肝肾阴虚者,隐痛绵绵或空痛。 细目四:辨证论治 一、头痛的治疗原则外感头痛多属实证,治疗当以疏风祛邪为主,兼用散寒、祛湿、清热之品。内伤头痛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虚者宜滋阴养血、益肾填精;虚实夹杂者,宜扶正祛邪兼顾。二、风寒、风热和风湿外感头痛的主症、治法和方药1.风寒头痛主症:头痛时作,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治法:疏散风寒止痛。代表方:川芎茶调散加减。常用药:川芎、白芷、藁本、羌活、细辛、嗣芥、防风、薄荷、菊花、蔓荆子。2.风热头痛主症: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大便不畅,或便秘,溲赤,舌

7、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和络。代表方:芎芷石膏汤加减。常用药:菊花、薄荷、蔓荆子、川芎、白芷、羌活、生石膏。3.风湿头痛主症: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濡。治法:祛风胜湿通窍。代表方:羌活胜湿汤加减。常用药:羌活、独活、藁本、川芎、白芷、防风、细辛、蔓荆子。三、肝阳、肾虚、血虚、痰浊和瘀血内伤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肝阳头痛主症: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而红,或兼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平肝潜阳熄风。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常用药:天麻、石决明、珍珠母、龙骨、牡蛎、钩藤、菊花、山栀、黄芩、丹皮、桑寄生、杜仲、牛膝、益母草、白芍

8、、夜交藤。2.血虚头痛主症:头痛而晕,心悸失眠,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遇劳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养血滋阴,和络止痛。代表方:加味四物汤加减。常用药:当归、生地、白芍、首乌、人参、白术、茯苓、黄芪、川芎、菊花、蔓荆子、五味子、远志、酸枣仁。3.痰浊头痛主症:头痛昏蒙,胸脘满闷,纳呆呕恶,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治法:健脾燥湿,化痰降逆。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常用药:半夏、陈皮、枳壳、厚朴、白术、茯苓、天麻、白蒺藜、蔓荆子。4.肾虚头痛主症: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滑精带下,舌红少苔,脉细无力。治法:养阴补肾,填精生髓。代表方:大补元煎加减。常用药:熟地、枸杞、女贞

9、子、杜仲、川断、龟板、山萸肉、山药、人参、当归、白芍。5.瘀血头痛主症: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或细涩。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止痛。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常用药:川芎、赤芍、桃仁、益母草、当归、白芷、细辛,郁金、全蝎、蜈蚣、僵蚕。四、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风寒头痛,恶寒明显,加麻黄、桂枝、川乌;寒邪侵于厥阴经脉,症见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四肢厥冷、苔白、脉弦者,用吴茱萸汤去人参,加藁本、川芎、细辛;寒邪客于少阴经脉,症见头痛、足寒、气逆、背冷、脉沉细,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白芷、川芎。风热头痛,高热烦渴、舌红少津者,可重用石膏。

10、配知母、天花粉、黄芩、山栀;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口舌生疮者,可用黄连上清丸泄热通腑。风湿头痛,胸闷脘痞、腹胀便溏显着者,加苍术、厚朴、陈皮、藿梗;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竹茹、生姜;纳呆食少者,加麦芽、神曲。肝阳头痛,若肝郁化火,肝火上炎,可选用丹栀逍遥散,去白术、茯苓,加黄芩、夏枯草、龙胆草、大黄;兼肝肾亏虚,水不涵本,症见头痛目涩,视物不明,遇劳加重,腰膝酸软者,可选用杞菊地黄丸。血虚头痛,血虚导致气虚者,可选用补中益气汤为主方,配合加味四物汤治疗;若血虚阴虚,阴不敛阳,肝阳上扰者,可在此基础上再加入平降肝阳之品,如天麻、钩藤、石决明、菊花等。痰浊头痛,若痰湿久郁化热,可用黄连温胆汤加天麻、

11、白蒺藜;若脾气虚明显者,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人参、黄芪。肾精亏虚头痛,若头痛而晕,头面轰热,面颊红赤,时伴汗出,证属肾阴亏虚,虚火上炎,去人参,加知母、黄柏,或用知柏地黄丸;头痛畏寒,面色 白,四肢不温,腰膝无力,舌淡,脉细无力,证属肾阳不足,当温补肾阳,用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减。瘀血头痛,若见气虚者,加黄芪、当归;若见寒凝血瘀者,加细辛、桂枝。五、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的“引经药”太阳头痛选用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选用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选用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选用吴茱萸、藁本等。六、偏头痛的治疗偏头痛的特点是疼痛暴作,痛势甚剧,半侧头痛,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呈胀痛、刺痛或跳痛,可反复发作,经年不愈,痛止如常人。可因情绪波动或疲劳过度而引发,与肝阳偏亢,肝经风火上扰关系最为密切。治疗当以平肝清热,熄风通络为法,选用菊花、天麻、黄芩、白芍、川芎、白芷、生石膏、珍珠母、藁本、蔓荆子、钩藤、全蝎、地龙等药。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