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估算之教与学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24866939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估算之教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估算之教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估算之教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估算之教与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估算之教与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估算之教与学 估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能力。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需要。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估算的教学现状不尽如人意,对这个知识点的不重视、甚至忽视大有人在。本文试从估算的价值、估算意识、估算习惯以及估算方法的多样化等四个方面来阐述估算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经历估算的过程,掌握科学的估算方法,感受估算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所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课程标准还具体地对不同阶段的估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一至三年

2、级是“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四至六年级是“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等等。显然,估算在新教材中已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估算的技能。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估算很少在课堂上“登台亮相”,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与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加强估算教学是相违背的。因此需要我们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方法上指导起来,在意识上培养起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估算的价值 估算

3、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由于受以往数学教学的影响,学生主动估算的意识极为淡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案的设计上、课堂的举例上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经常利用估算解决一些实际生活的问题,从而感受到估算的价值,自觉增强估算的意识。以前老教材中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对估算的意识与估算的方法的培养根本不重视,有些教师甚至忽略不教。如果我们留心身边的数学,就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估算较笔算用得更为广泛。所以要想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首先要转变学生对估算的态度,使其正确地认识并体验到估算的实用价值。一开始接触到估算,如果感受不到它的实用价值,学生就会觉得学

4、习估算没什么用,还不如准确计算,那么激发学生估算的欲望就无从谈起。 在现实生活中,估算常用在物体的长度、数量、面积、体积、质量等方面。如估算一粒花生的质量,估算一个房间的面积有多大,估算外出旅游的费用,估算一个体育场大约能容纳多少名观众,估算1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让学生从贴近的生活情景中学习估算,理解估算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看到估算的作用,体验估算的优越性,从而让他们感受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所在。 二、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的意识 教材中关于估算的教学内容是间断的,有时间隔的时间还很长。由于长时间的不使用,自主运用估算策略的意识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化甚至消失。如何更好

5、地让学生自主地增强估算意识,自觉地将估算应用到平时的计算和生活实际问题中呢?仅仅依赖教材中编排的估算内容显然是不够的,需要我们教师将估算目标浸润于整个学习生活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如:小丽和妈妈去菜市场买苹果,5.8元每千克,买5千克大约需要多少元?学生可以估算一下买苹果大约需要30元; 再如:“五一”商场抢购会战中,小红的妈妈抢购了一辆电动自行车1518元,一套衣服198元,还抢购了一只电饭煲299元。你能帮小红的妈妈估计一下,她大约要付多少钱? 通过这些学生熟知的具体情境,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估算,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估算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步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估算的习

6、惯,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结合教学内容,养成估算的习惯 我国现阶段教学教材中有关估算教学的内容其实安排得并不多,如果只根据教材的内容,让学生进行估算,那么学生估算的机会就很少,也就很难养成估算习惯。因此,为促进学生熟练掌握估算的技能技巧,养成估算习惯,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估算内容,多创设一些需要用估算来解决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估算练习机会。 1.鼓励学生利用估算来验证计算结果 在小学数学计算题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验算,这是完全有必要的。问题在于,如果一律要求学生用笔算逆运算的关系严格验算,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并且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其实,有些错误的估算很容易发现,根

7、本不需用笔算来检查。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经常鼓励孩子估算商可能是几位数。如计算313229=108,学生往往都会错算成313229=18,如果在教学时让学生在计算前先判断商是几位数,或计算后用估算去验证结果是否正确,就能避免上述错误的发生。 2.鼓励学生将估算进行大小比较 数学教学中数的大小比较有时往往不需要算出结果来,用估算就可以进行判断。如估算10.91.9,可以这样确定范围:1.9是带小数,根据“一个数乘带小数,积一定比这个数大”的规律,估算出积一定大于10.9;10.9小于11,1.9小于2,积必定小于112=22。因此通过估算,10.91.9的乘积在10.9和22之间。 四、感悟方法

8、,鼓励策略多样化 数学估算教学在新教材中占着重要地位。学好正确的估算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能解决很多问题。因此,搞好估算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估算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小学低段就要重视起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估算方法,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估算的,在“说”的活动中取长补短,加深对估算过程的理解。 特级教师吴正宪在执教“估算”一课时出示曹冲称象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估计一下这头大象有多重。6次称的重量如下: 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学生采用的估算方法有: (1)去尾法:

9、3006=1800 (2)进一法:4006=2400 (3)折中法:3506=2100 (4)大小估:3003+4003=2100 (5)四舍五入法:330+350+300+380+400+350=2110 整节课下来,吴老师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让他们进行交流讨论,在讨论交流中体验估算策略的多样性。课堂气氛可以说是轻松和谐的,学生对估算的方法有了深刻的理解,也掌握了不少的估算方法。 想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估算能力,需要师生一起努力。在引导学生估算实践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初步估算能力,以拓宽学生运用多种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问题的思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走出教学上的误区,避免出现“为解决问题而估算”的状况,凸显估算的实效性,使数学课堂真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教育宗旨。只有教师长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学生才能尝到估算的甜头,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才会找到更多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估算方法,学生的估算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