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汽车降温常见方法效果对比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224866081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季汽车降温常见方法效果对比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夏季汽车降温常见方法效果对比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夏季汽车降温常见方法效果对比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夏季汽车降温常见方法效果对比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夏季汽车降温常见方法效果对比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夏季汽车降温常见方法效果对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季汽车降温常见方法效果对比(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夏季汽车降温常见方法效果对比1、 口制酒精 +水混合降温剂这是早报热线御用司机小周师傅的多年私家珍藏。医用酒精和水以1 :9比例混合,装在浇花的喷壶里。用的时候对着车厢里温柔地喷几下就行了。配一大喷壶,成本不超过3元。2、 立凉车内一秒降温灵一一传说中降温立竿见影的车内降温喷雾,主要依靠干冰的降温原理。由小汤在松木场八字桥附近的一家汽修店觅得。550ml, 45元。3、 金光芒汽车遮阳伞一一今年这种遮阳伞很热门,小记发现淘宝网上此类产品价格从70-180元不等。我们选择了中档的一款,买家评价还不错,108元。4、 幽灵杰克、米奇汽车遮阳板一一由隔壁的美女记者友情赞助,每块各28元。土法降温:5

2、分钟降温14 C实验用车为福特蒙迪欧。上午10点,小记将车停在浙报大院停车场暴晒。13: 00在车内后视镜位置以下车内温度指的都是这个位置和驾驶座上分别放置温度计。10分钟后,温度计显示车内和驾驶座都为55 Ca“温度计好烫啊,我都快拿不住了!”小汤用手模摸座椅,立刻被烫得缩了回來。13: 33 土制降温剂测试开始。把车门都打开,给喷壶打足气,对着车里空气均匀喷洒。5分钟后,座椅上落下的小水珠已完全挥发。车内温度为4TC,驾驶座的温度为43 C, 仪表台为50 C。小汤试着坐到座椅上,虽然热烘烘的,但不会再怕屁股被烤熟了。乂过了5分钟,用喷壶喷洒前挡风玻璃部分的空气。车内温41 C,驾驶座43

3、 C。两 分钟后,玻璃上的水分蒸发殆尽。此时仪表台温度升高至56 C。13: 30车内温仍为41 C,驾驶座43 C,仪表台57 C。第一轮实验结束,把车门全部关上,进行暴晒。车内一秒降温灵:5分钟降温12 C14: 13车内温升回55 C,驾驶座为55 C,仪表台为68 C。开车门,喷洒降温喷雾。按照说明书,小汤先一阵猛摇罐子,然后在车内均匀喷洒。“左喷喷,右喷喷,上喷喷,下喷喷。我家的汽车,乖乖凉下來。”小汤哼起歌來。随着喷雾嘶嘶地叫唤,空气中有一股香香的味道,少量白色的固体出现了,但立刻就被气化了。模摸坐垫,好像也没凉多少。喷雾释放的香味闻多了就觉得很不舒服。3分钟过去,车内温度降了9

4、C,驾驶朋降了5 C,仪表台降了10 C。随后,小汤乂对副驾驶座方向一阵猛喷,整瓶喷雾就差不多喷完了,副驾驶座的温度立马乂降了3 C,摸起来凉凉的。14: 18车内温度降为43 C,驾驶座也降为47 C,仪表台为60 C。14: 23车内温度降到41 C,驾驶座温度为45 C,仪表台温度不变。14: 28车内温维持在41 C,驾驶座仍为45 C,仪表台不变。此后天色渐暗,一场雷雨兵临城下。小记和小汤两个只得收摊,明日继续实验。汽车遮阳伞:半小时升高15 C12: 23实验开始。此时车内门框、座椅、仪表台都犹如刚出锅的馒头。发动汽车,打开空调,让车内温度下降。10分钟后关闭空调,此时车内温度保持

5、在33 C,驾驶座为36 C,仪表台为43 CO铺 汽车遮阳伞。这一回,小汤决定持续坐在驾驶座上,进行温度测试。乂过了10分钟,这时车内温度己飙升至43 C,驾驶座也一样。感觉有些热,会出少许汗。12: 36温度持续上升,车里的空气变得黏稠,出汗量也在增加。车内温度为48 C, 驾驶座45 C。10分钟后,车内温度似乎已达到一个高点,再也爬不上去了。最高室温保持在48 C, 驾驶座也不变。尽管温度不变,但长时间窝在车厢里的小汤,已经快挺不过來了,额头上绿豆大的汗珠,一颗颗掉在衣服上。该轮实验结束,走出车时简直重获新生!警惕汽车口燃夏季是汽车自燃的易发季节,一些使用年限较长的车辆,存在此类隐患,

6、一方面是由于车辆电器件及线路老化,车主检查不够及时,容易导致车辆短路失火。另一方面,则是车主平时在一些不够专业的“路边摊”进行保养维修时,存在维修人员的失误或野蛮施工, 易造成电线短路,引起火灾。对广大车主來说,到专业正规的4S店进行保养和维修十分必要。途中适当休息对于那些“急脾气”的车主來说,他们在行车时,往往不会选择按时休息,但面对高温酷暑的行车环境,建议广大车主避免长时间行车。这不仅能够让车主缓解旅途的疲劳,还能让爱车得到适当的降温和休息,在休息时,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打开发动机罩进行通风散热,以确保下一段旅程的安心。正确使用空调在夏日的马路上放眼望去,车主们大都紧闭车窗,享受着凉爽的空

7、调。不建议车主将空调温度开得过低,如果高低温差大,人的四肢动作有可能会突然变得不够灵活,进而影响正常驾驶。根据天气状况,车内空调温度可以控制在22-28 C之间。此外,在长时间行车过程中,车主应时不时开一下车窗换气,若长时间在密闭车厢内使用空调,会导致车内氧气含量降低,从而留下安全隐患。预防高温爆胎想必每一位车主在夏日行车时都有过这样的担心:高温容易导致轮胎变形甚至爆胎。所以,夏日用车前,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车胎气圧不宜过低,在行车途中,也应及时检查轮胎温度和胎压,当发现温度和胎圧过高时,不耍武断地采取放气或泼冷水的方式,应选择在阴凉处停车,慢慢降温。当然,对胎压的监督可以更加轻松地进行,车

8、型配备的TPMS胎压监测系统,能够根据车速和实时温度等信号來决定是否报警。监测到胎圧不足时,系统将通过仪表盘提醒灯提示驾车者及时充气或更换备胎。防止水箱开锅夏季车辆负荷较重,如果长时间忘记清洗水箱内外部污垢,就容易影响水箱散热,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水箱“开锅”,水箱温度过高是夏季车辆故障维修中常见的问题,一些车主错误的认为夏季不该用防冻液,转而用口來水代替,这种做法不太妥当,因为优质的防冻液沸点接近200 C,不会像水一样轻易“开锅”。误区一:遇到不深的水,直接冲过去在用车时要注意,汽车的进气系统要防水,由于汽车空滤芯多数是纸材合成,如果空滤受潮,进气阻力会增大,也会加剧发动机内部运动件的锈蚀。因

9、此,雨夭行车尤其是路过水坑时,要降低车速,避免进气系统进水。提醒:首先尽量避免快速涉深水行驶,如果当天开车涉水了,最好在夭晴之后,继续开车行驶一段时间,以便于将车内的水分蒸发掉。误区二:空调不凉,肯定缺雪种在炎夏里,一些车主发现爱车的空调不制冷,想当然地判断为空调缺雪种,直接开到维修站或路边维修店,要求加雪种。遇到4S店里负责任的维修师傅,还能按部就班地检查,要是一些路边维修店,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越“治”病越多。提醒:一定要去正规修理厂,请维修专家做出正确的判断。一般來说,空调不凉有很多原因,比如冷凝器,维护不善,传感器坏了,线路破损等等原因,不一定是缺雪种。如果盲目加氟,空调管路里的氟超过

10、标准,系统管路的圧力也会相应升高,反而会使系统散热不良,空调不凉。误区三:润滑油,贵的就好有的车主认为便宜无好货,所以在选择润滑油时觉得价格越贵就越好。提醒:其实润滑油不是越贵越好,而选择适合口己车型和季节的润滑油才是正确做法。好的润滑油要根据SAE黏度级别和API质量级别來选择。以“SAE10W -40”为例:SAE是指 粘度级别,W指适合冬季用的油,W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这种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越好, 冷启动时润滑更好 ; 后面的数字10、20、30、40等指黏度的大小,数字越大,表示高温的黏度越高。在夏季换油,最好选择后面数字较大的油,如30以上。误区四:空调开关锁定内循环一些车主将空调开

11、关始终置于内循环的位置,其实这种方式有些欠妥,空调的调节方式应该随温度和环境而定。外界空气差的时候,尽量用内循环,到了空气好的地方,还是用外循环好。提醒:启动发动机后,最好运转儿分钟后,先打开鼓风机,并开窗通风,待车内温度稍降再开空调,以减少发动机和圧缩机的负荷; 先使用车内循环,使空气迅速降温,行驶一段时间后,待车内温度与车外环境温度大致持平,再使用外循环,可以保持车内的空气清新。误区五:洗车时,顺手冲冷凝器有的车主在洗车时,让洗车工用高圧水枪顺便冲冲冷凝器和水箱,清理上面的灰尘和杂物。提醒:其实清理本身是对的,但这种草草的做法欠妥。应该先用压缩空气,从内向外清理表面的灰尘,清理树叶和柳絮等异物,再用水管从内向外冲洗,使冷凝器和水箱彻底干净。误区六:夏季一定要降低胎压其实,胎压过低比胎圧高更加危险。因为胎圧过低,使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增加,行驶时胎内温度不正常增加。同时,由于胎侧变形严重,内部的钢丝、帘布层老化加剧,高速时也会使轮胎温度迅速增加导致爆胎,并11使耗油量增加,轮胎寿命降低。提醒:建议车主们最好去大型正规的轮胎店,为轮胎和备胎充氮气。氮气为惰性双原子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跃,热膨胀系数低,热传导性低,在温度变化时,体积膨胀远比空气低,降低了爆胎几率。充氮气的轮胎行驶时变形小、抓地能力提高、降低了滚动阻力而减少燃油消耗。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