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共10页)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24865151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共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共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共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共1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共1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共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共10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6小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物质的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C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化学能与光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g)+02(g)2H20(1)H-571.6 kJmol-1,下列关叙述不正确的( )A2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 kJ的热 B1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kJ的热C2个氢分子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D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2(g)

2、+1/2 O2(g)H20(1),H-285.8 kJmol-13、已知,碳在不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热量;一氧化碳在氧气中能继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热量。反应方程式分别为()2C(s)O2(g)(不足) 2CO(g);2CO(g)O2(g)(充足) 2C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B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一定高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C12gC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一定高于44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D将相同质量的碳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放出的热量多4某学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化学反应X2

3、Y=2Z能量变化情况的研究。当往试管中滴加试剂Y时,看到导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该反应过程可以看成是“贮存”于X、Y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量而释放出来ABCD5下列反应符合下图图示的是 ( )A铝片与盐酸的反应BBa(OH)28H2O与NH4Cl晶体的反应C酸碱中和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6已知 (l) H2O(g) H1a kJ(2) 2H2O(g) H2b kJ(3)H2O(l) H3c kJ(4) 2H2O(l) H4d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c 0 Bbd0 C2ab0 D2cd07化

4、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2(g)和NA个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B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8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l)O2(g)=SO2(g) H293.23 kJmol1 ,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s)O2(g)=SO2(g

5、),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293.23 kJmol1BS(g)O2(g)=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93.23 kJmol1C1 mol SO2(g)的键能的总和小于1 mol S(l)和1 mol O2(g)的键能之和D1 mol SO2(g)的键能的总和大于1 mol S(l)和1 mol O2(g)的键能之和9、已知:CH4(g)+2O2(g)CO2(g)+2H2O(g) H- Q1 kJmol; 2H2(g)+O2(g) = 2H2O(g) H- Q2 kJmol; H2O(g) = H2O(l) H- Q3 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

6、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 4Q1+05Q2 B 4Q1+Q2+10Q3 C 4Q1+2Q2 D 4Q1+05Q2+9Q3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 2O2(g) = CO2(g) 2H2O(g) H890.3 kJmol1B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38.6 kJmol1C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小于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D常温下,反应C(

7、s) CO2(g) = 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H2SO4与1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电解质的电离都是吸热反应C、在101kPa1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定是碳的燃烧热D、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既是吸热反应,也是化合反应12能源可划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煤气是二次能源 B水力是二次能源C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D电能是一次能源13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3

8、N2(g)+9O2(g)=2C3H5(ONO2)3(l) H12 H2(g)+O2(g)=2H2O(g) H2C(s)+O2(g)=CO2(g) H3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H为( )A12H3+5H22H1 B2H15H212H3C12H35H22H1 DH15H212H314已知断开1 mol H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 mol Cl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而形成1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要释放431kJ的能量,则1mol氢气与1mol氯气反应时能量变化为( )A吸收183kJ

9、B吸收366kJ C放出183kJ D放出366kJ 1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2H2(g)5/2O2(g)2CO2(g)H2O(g);H1256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炔的燃烧热为1256kJ/molB. 若转移10mol电子,则消耗2.5mol O2C. 若生成2mol液态水,则H2512kJ/molD. 若形成4mol碳氧共用电子对,则放出的热量为2512kJ16一种化学冰袋中含有Na2SO410H2O和NH4NO3,将它们混合并用手搓揉就可制冷,且制冷效果能维持一段时间。以下关于其制冷原因的推测肯定错误的是( )ANa2SO410H2O脱水是吸热过程B较长时间制冷是由于

10、Na2SO410H2O脱水是较慢的过程C铵盐在该条件下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DNH4NO3溶于水会吸收热量二、填空题(共4小题)17(6分)依据下列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 _ ;(2)在25、101kPa下,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克NO2需要吸收16.95kJ热量。_。18(1)已知:Fe(s)O2(g)FeO(s) H1272.0 kJmol1; 2Al(s)O2(g)=Al2O3(s) H21675.7 kJmol1。 Al和FeO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11、 某同学认为,铝热反应可用于工业炼铁,你的判断是 (填“能”或“不能”), 你的理由是 。 (2)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气态的某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 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该反应是_(填“吸”或“放”)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其中B历程表明此反应采用的条件为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使用催化剂 (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 H241.8 kJmol1 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 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19(16 分) (

12、1)下图是1 mol NO2和1 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焓变进行推算。已知:C(s,石墨)+O2(g)=CO2(g) H1=-394 kJmol-12H2(g)+O2(g)=2H2O(l) H2=-572 kJmol-12C2H2(g)+5O2(g)=4CO2(g)+2H2O(l)H3=-2600kJmol-1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98K时由C(s,石墨)和H2(g)生成1 mol C2H2 (g)反应的焓变:H=_ 。(3) 4.6 g酒精和一定量的氧气混合点燃,恰好完全燃烧,生成5.4 g水和4.48 L CO2(产物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并放出140 kJ热量,写出表示酒精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 。(4)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 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