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园林空间特征在新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4865149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园林空间特征在新城市建设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扬州园林空间特征在新城市建设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扬州园林空间特征在新城市建设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扬州园林空间特征在新城市建设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扬州园林空间特征在新城市建设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扬州园林空间特征在新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园林空间特征在新城市建设中的应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扬州园林空间特征在新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李云杰 产婵 吴静摘要:在新城市的建设中,如何协调自然环境、空间文化、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建设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如今,各个地区都在寻找生态环境、城市发展的和谐道路,也因此出现了多元化的城市建设模式。本文以扬州园林作为切入点,分析了扬州园林的概念和特点,以此探讨扬州园林空间特征在新城市建设中的渗透和应用。关键词:扬州园林;空间特征;新城市建设;应用:TU984:A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1-0096-02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新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文化问题,对于绿地空间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希望享受到自然、传统的生态环境

2、。在新城市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借鉴传统园林空间特征,营造“天人合一”的境界,使新城市空间的建设融入园林空间特征,提升城市环境及文化品位,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营造宜居环境。1 扬州园林的发展历程和特征分析扬州是水陆交通枢纽,依水筑城,水与城市融为一体。虽然处于长江以北,但是历来都属于江南的范畴,因此,扬州在文化特征上兼具“南”“北”的特点,扬州园林也融合了南北园林的风格,具有“北雄南秀”的特征,所谓“北雄”即“鲜艳的色彩”“大尺度的建筑”,扬州园林的设计模仿了皇家园林的设计方式;在“南秀”上,扬州园林具有南方园林的诗情画意,为园林赋予了充分的书卷气,“柳情”“水色”之间相得益彰。1.1 扬州园林的发

3、展历程分析扬州园林在中国园林的历史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关于扬州园林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汉时期,同时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扬州园林形成了浓郁的诗情画意,以其精湛的造园技巧成为古典园林的组成,颇具代表性。在唐宋时期,扬州园林进入了鼎盛阶段,当时,扬州“文化”“经济”迅速发展,园林开始兴盛,当时出现了大量的私家园林,从扬州的情况来看,不管在规模、数量,扬州园林在国内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宋代时期的扬州园林,多为官府所有,很少有私家园林,如欧阳修主导建设的平山堂、贾似道主导的四并堂,其中蕴含了大量的人文元素,寄托了造园者的愿望。经历了元代的低落时期之后,在明清时期,扬州园林开始复兴,达官贵人们为迎合帝王

4、,花费大量资金建造园林。特别是清朝,在清帝南巡因素的影响下,扬州园林开始从城市山林发展至湖上园林,进一步丰富了扬州园林文化。乾隆盛世后,扬州园林由盛转衰,在同治和光绪年间,扬州经济呈现出蓬勃趋势,园林文化出现了“壶园”“寄啸山庄”“魏氏逸园”等。清末与民国初期,扬州经济大幅衰退,由于战乱,大量扬州园林遭到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扬州园林的修复和研究上,我国投入了大量精力,成立了“苏北扬州园林管理所”,对多个经典园林进行整修,对游人免费开放,扬州园林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1.2 扬州园林的特征分析1.2.1 浓郁的盐商文化明清时期,扬州因盐业的兴盛,盐商地域文化再度繁荣,扬州园林的发展也随

5、之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的盐商们一掷干金,以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徽商、官僚和文人雅士为主要群体,兴建了大量以“宅园双生”为特征的园林建筑空间。其亦商亦儒的文化对于扬州园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当时的园林中,设置了戏台,孕育了家养戏班,在装饰和摆件上,以“扬州八刻”“书法艺术”为主,将园林中的空间文化以意象、意图、意匠引向了人对社会与自然的哲学思考。1.2.2 南秀北雄的风格扬州是古代交通枢纽,也是南北文化及园林匠人的汇聚之处,园林空间文化所展示的开放包容性,赋予了扬州园林既有北方皇家园林的豪华气派,也有南方园林的精致秀丽,融合了南北园林的精髓,形成了独具一派的南秀北雄艺术风格。从局部来看,扬州园林是

6、盐商的商务洽谈、交际场所,在布局上有北方园林的开放,视野开阔,前后照应,动静结合,有多层观赏线,采用了以楼代厅的设计特点,体积大,数量多;又有江南园林的石室、山房、长楼,很是具有江南园林的空间文化意境。1.2.3高超的搭配技巧从花木类型来看,扬州园林采用了大量的本地植物。“竹”是扬州园林的重要树种,具有浓郁的竹文化情结,以竹为主题的扬州园林有“个园”“水竹园”“筱园”等;同时,扬州园林中还有大量的芍药和扬派盆景,是扬州园林中重点的点缀所在。从技艺来看,扬州園林以高超的垒石技艺闻名天下,在叠石技巧的应用上,扬州园林多用包镶法,石料的应用讲求色泽、纹理,利用拼、接、镶、嵌的方式制造了大量奇景。如“

7、个园”,采用分峰用石的技法呈现“春、夏、秋、冬”四景,生动地展现出四季变化之美。1.2.4“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基于特殊的历史效应,扬州园林的造林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如个园、瘦西湖等代表性的扬州园林,在居住、游玩、审美功能上,已经实现了高度和谐。于是在园林中,有诸如“暗水流花径,清风满竹林”“秋从夏于声中入,春在寒梅蕊上寻”(个园)这样的以景状物之句,也有“物外闲身超世纲,人间真乐在天伦”以物状境之句。建构起一个符合时代文化特点的、全新的“天人合一”的审美空间文化。2 扬州园林空间特征在新城市建设中应用方法2.1 利用植被营造空间之所以扬州园林在我国园林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8、与其植被空间的营造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新城市的建设上,可以借鉴扬州园林的植被营造方式,利用植被构建出多元化的空间。这对于城市发展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在具体措施上,即可从以下几个方向开展:2.1.1 打造立体绿化在当前的新城市建设中,打造立体绿化是一个重要目标,树立“求新”“求异”的理念,通过立体绿化,能够显著提升绿化覆盖率,满足居民对绿地的追求。借鉴扬州园林的绿化方式,可以采用“屋顶绿化”“墙体绿化”“棚架绿化”等方式,由于城市建筑物类型多样,层次不一,布局设计多变,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城市的特点和居住环境来构建立体绿化。如,在成都市蜀都大厦顶层中,就利用立体绿化的形式构建了绿色小岛,非

9、常独特。基于此,在城市的建设上,需要根据具体要求来设置附属绿地,打造立体绿化,对绿地数量进行科学分类,避免出现死角,提高绿化质量,沿街设置绿化,构建通透的绿化围墙,让绿化可以做到交相辉映。2.1.2 搭配植物群落在植物群落的搭配上,可以综合扬州园林、欧美国家的经验,在欧美国家中,有超过80%以上的花草是应用在家庭园艺中,政府绿化的比例仅有10%左右,将不同种类的植物群落搭配起来,可以满足人们崇尚自然的要求。在城市空间的打造上,要将“种树”“种草”结合起来,两者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都是不容替代的,绿地具有“除尘”“降温”“增湿”“减小污染”“释氧固氮”的作用,不仅可以构建出立体化的绿化空间,还能有

10、效改善人居环境。2.2 设置自然水生态景观扬州园林在“水”元素的应用上,也达到了新的境界,使水与住宅空间、园林空间融为一体。借鉴该理念,在新城市生态景观的设置上,突出“水”是一个重要元素,为此,必须要做好水资源生态建设工作,遵循原有的河道设置情况,保护好周边的“河滩地”“河岸”“半岛”,以生态需求来着手,构建生态湿地,在尊重文化底蕴、历史文化的前提下,挖掘水文化元素。不管南方城市,还是北方城市,水系的建设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建设完善的水系网格时,一方面,要关注水生态,保障水源在科学利用的前提条件下,将其引入城市空间,保证水系生态;另一方面,关注水景观,将“滨河水地”“滨水景观”作为过渡区

11、域,让网格水系更具互动性与观赏性。在自然水生态景观的设置上,要科学处理“绿网”“路網”“水网”之间的关系,完善“三网”融合体系,提升园林绿化生态功能、形态品质、神态内涵,推动园林绿化建设。以苏州为例,苏州市在自然水生态景观的设置上,借助道路网格将城市网格分为多个街区,在街区中,“居住”“商业”“文化”“历史遗迹”相得益彰,通过水系结构的应用为城市增加了新的内涵,在城市、水系的设置上,也有过渡部分,在两者交汇位置,设置了“桥梁”,与园林文化相得益彰,营造出良好的城市意境。2.3 优化城市空间在扬州园林中,空间的优化达到了新的境界,这为新城市空间的优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在这一方面,需要科学规划

12、山水分布、街区、广场、城市建筑、道路方面的实质内容,并协调好山水、城市之间的关系,合理规划城市景观格局、城市建设尺度等内容。借助自然山水走势,结合具体的水文和地貌,构建多变的自然空间,在不破坏城市原有资源的前提条件下,打造人工空间,如“大型假山”“城市山洞”“城市瀑布”等。在虚隐空间上,有“城市发展格局”“城市发展轴线”“城市景观格局”“建筑风格”等,这些元素看似虚拟、不真实,但是却改变着整个城市空间的布局,在具体的构建上,需要借鉴扬州园林的方位元素,科学确定城市轴线。3 结语在全球化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下,对于城市文化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园林文化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璀璨明珠,而扬州园

13、林更是集齐北方与南方的园林文化精髓,将其特征应用在新城市的建设中,能够有效丰富新城市建设的理念,借鉴其中“以小见大”“天人合一”的处理方式,从多个方面创新,对于完善新城市的空间元素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赵士林.江南城市与诗性文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7 (10)2张学玲,闫荣,赵鸣.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景感生态学思想刍议J.生态学报. 2017 (06).3袁晓梅.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声音美意匠J中国园林, 201 5 (05)4赵克理.扬州东关街区古民居建筑文化空间的三重影像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03)5薛思寒,王琨,肖毅强.传统岭南庭园水体周边热环境模拟研究以余荫山房为例J.风景园林.2014 (06)6孙喆.北京中心城区内涝成因J地理研究. 2014 (09).7薛晓飞.浅论中国传统园林“惜景”理法之时间要素J风景园林. 2014(03)8李云杰,产婵,吴静.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特点在现代建筑空间申的演绎方式研究J工业设计,2019 (07):126-127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