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24日-5371)

上传人:风****你 文档编号:224864217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24日-537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24日-537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24日-537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24日-537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24日-537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24日-537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24日-537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24日-537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24日-5371)1: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 。多项选择题A、 自我认识B、 自我体验C、 自我监控D、 自我感觉E、 自我调节 2: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单项选择题A、利他主义B、以国家为重C、大公无私D、无私奉献 3: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差异性 顺序性和定向性 不平衡性 连续性和阶段性 r单项选择题A、差异性B、顺序性和定向

2、性C、不平衡性D、连续性和阶段性 4: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定能产生相应的效应。()判断题对错 5:问题解决的两类型是()。多项选择题A、认知性问题解决B、常规性问题解决C、发展性问题解决 D、创造性问题解决E、理论性问题解决 6: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单项选择题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 7: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发展过程。()判断题对错 8:教“果实”时。教师不仅提供某一果实,还提供了颜色、大小、形状不同,可食与不可食,硬与软的各种果实。这运用了心理学中所说的()。单项选择题A、感知觉B、比较C、判断D、变式 9:课堂内存在的各种群体会对个体的行为

3、产生巨大的影响。()判断题对错 10: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包括()。多项选择题A、自我中心阶段B、相对功利阶段C、权威阶段D、可逆性阶段E、公正阶段 11: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单项选择题A、痛苦不安B、感到惴惴不安C、感到极端焦虑D、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12:下列哪些家庭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多项选择题A、权威B、民主C、放纵D、信任E、容忍 13: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单项选择题A、兴趣B、爱好C、热爱D、忠诚 14: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其中,小学生

4、主要处于()。单项选择题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 15: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大类,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是()。单项选择题A、阅读技能B、运算技能C、记忆技能D、运动技能 16:不属于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的是 。单项选择题A、 相似性B、 原有认知结构C、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D、 学习动机 17:强化在塑造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观点源自于()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的试误说B、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C、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D、科勒的完型-顿悟说 18:课后作业必须和课堂教学一起进行设计。 ()判断题对错 19: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 )。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识B

5、、道德信念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 20:小学生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表现的两个方面是()单项选择题A、社会性认知与社会性情感B、社会性行为与社会性交往C、社会性意志与社会性认知D、社会性认知与社会性交往 21: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种方式属于采用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单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监控策略 22: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教育心理学,其作者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杜威C、弗洛伊德D、皮亚杰 23:发现问题取决于以下哪些因素?()多项选择题A、智力B、认知过程C、主体活动积极性D、主体的求知欲望

6、E、主体的知识经验 24:在教学开始前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的评价称为配置性评价。()判断题对错 25:强化在塑造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观点源自于()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的试误说B、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C、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D、科勒的完型-顿悟说 26: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单项选择题A、学生的智力水平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D、学习的方法 27: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然后写出重点的这种策略属于()单项选择题A、元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复述策略 28: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

7、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单项选择题A、前运算阶级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9: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单项选择题A、自主感对羞耻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D、自我同性对角色混乱 30:健康的体质,特别是健全的脑,是智力发展的心理前提。()判断题对错 查看答案 1:答案A,B,E 解析 本题考察第二章自我意识的组成,经历了三个过程。 2:答案A 解析 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3:答案B 解析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发展是不

8、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4:答案错误 解析 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因为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众多心理因素。 5:答案B,D 解析 略。 6:答案B 解析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由此确立了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体系。 7:答案正确 解析 8:答案D 解析 9: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0:答案A,C,D,E 解析 皮亚杰提出儿童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具体可分四个阶段。 11:答案C 解析 强迫行为是情绪

9、障碍的表现,主要是指产生一系列呆板、机械的重复行为,在受到他人干涉时,就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也就是产生焦虑行为o 12:答案B,D,E 解析 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故以上选项为合理的。 13:答案D 解析 教师对教育事业忠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D 解析 16:答案D 解析 本题考察第五章迁移的影响因素。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错误 解析 课后活动方案应当服务于课堂教学。 19:答案B 解析 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道德信念。 20:答案D

10、解析 小学生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表现为两个方面:1、社会性认知。2、社会性交往。(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1:答案C 解析 C组织策略是为了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包括画示意图。 22:答案A 解析 23:答案C,D,E 解析 个人求知欲望强、活动积极性高、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容易发现问题。 24:答案正确 解析 25:答案C 解析 26:答案C 解析 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学习对象之间存在着共同或相同的要素。 27:答案C 解析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包括列提纲,列图表等。而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注意二者的区别。 28:答案A 解析 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 29:答案C 解析 由人格的发展阶段可知,611岁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30:答案错误 解析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