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修改稿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24860610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修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修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修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修改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修改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修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修改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中心编号: 118 学习中心名称:牡丹江林区电大分校学习中心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毕 业 论 文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学生姓名 刘正福 学 号 类 型 网 络 教 育 专 业 土木工程 层 次 专升本 指导教师 吴达科 日 期 2015年3月18日 目 录摘要11 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的背景和研究现状2背景2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22 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和应用分析3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3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3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43 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质量与施工控制5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及其选用5配合比设计控制要点6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控制64 高

2、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发展前景及应用85 结论8参考文献9致谢10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摘 要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许多优良特性,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特别是在桥梁、高层建筑、海港建筑等工程。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发展的历史背景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明了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列举了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在国内外研究应用中的重要成果,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展望。随着我国建筑向高层化、大型化、现代化的发展,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必将成为新世纪的重要建筑工程材料。关键词: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耐久性;体积稳定1 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的背

3、景和研究现状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基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的混凝土;随着我国近年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用量将继续快速增长。人类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又一种新型混凝土涌现出来。混凝土能否长期作为最主要的建筑结构材料,其本身必须具有高强度、高工作性、高耐久性等性能,因此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是现代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混凝土的发展方向。背景当代大跨、高层工程结构的发展对混凝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处在恶劣环境下既有建筑不断劣化、退化导致过早失效、退役甚至出现恶性事故造成巨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原材料生产、开采造成的生态

4、环境恶化以及砂石料枯竭、资源短缺严重影响进一步发展的严酷现实。这就要求混凝土不断提高以耐久性为重点的各项性能,多使用天然材料及工业废渣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并逐步完善与发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针对混凝土的过早劣化,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掀起了一个以改善混凝土材料耐久性为主要目标的“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开发研究的高潮,并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进入20世纪90后代以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成为土木工程领域中的研究重点。针对不同环境类别的侵蚀作用,提出材料性能劣化的理论或经验模式,并据此估算结构的使用寿命,成为发展和研究耐久性设计方法的主

5、流。目前,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向:绿色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是当代最大宗的人造材料,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十分巨大,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绿色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是粉煤灰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大大提高了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明显降低混凝土硬化阶段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强度特别是后期强度。而且,节约水泥,减少环境污染,成为绿色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代表性材料。超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超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如活性粉末混凝土,其特点是高强度,抗压强度高达300MPa,且具有高密实性,已在军事、核电站等特殊工程中成功应。 2 高强度大体积混凝

6、土的性能研究和应用分析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是近20余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混凝土。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与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委员会将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定义为以耐久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并适合工业化生产与施工的混凝土。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能:耐久性高效减水剂和矿物质超细粉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减少用水量,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空隙,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50100年以上,是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应用的主要目的。工作性坍落度是评价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指标,坍落度控制功能好,在振捣的过程中,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粘性大,粗骨料的下

7、沉速度慢,在相同振动时间内,下沉距离短,稳定性和均匀性好。同时,由于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水灰比低,自由水少,且掺入超细粉,基本上无泌水,其水泥浆的粘性大,很少产生离析的现象。力学性能由于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材料,强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对于普通混凝土,随着水灰比的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大,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中的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能力强、减水率高,可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单方用水量。在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入矿物超细粉可以填充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改善界面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强度。体积稳定性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即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应具有较低

8、的水化热,硬化后期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经济性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耐久性和工艺性都能使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良好的耐久性可以减少结构的维修费用,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高强度可以减少构件尺寸,减小自重,增加使用空间。概括起来说,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就是能更好地满足结构功能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的混凝土,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降低工程造价。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高耐久性能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重要特点是具有高耐久性, 而耐久性则取决于抗渗性:抗渗性又与混凝土中的水泥石密实度和界面结构有关。由于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掺加了高效

9、减水剂,其水胶比很低,水泥全部水化后,混凝土没有多余的毛细水,孔隙细化,最可几孔径很小, 总孔隙率低:再者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加矿物质超细粉后,混凝土中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界面过渡区孔隙能得到明显的降低,而且矿物质超细粉的掺加还能改善水泥石的孔结构, 使其100m的孔含量得到明显减少,矿物质超细粉的掺加也使得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高工作性能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变学性能, 高流动性,不泌水,不离析,能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和均匀性,对于某些结构的特殊部位(如梁柱接头等钢筋密集处)还可采用自流密实成型混凝土,从而保证该部位的密实性,这样就可以减轻施工劳动强

10、度,节约施工能耗。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较高的韧性、良好体积稳定性和长期的力学性能稳定性。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高韧性要求其具有能较好地抵抗地震荷载、疲劳荷载及冲击荷载的能力,混凝土的韧性可通过在混凝土掺加引气剂或采用高强度大体积纤维混凝土等措施得到提高。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表现在其优良的抗初期开裂性, 低的温度变形、低徐变及低的自收缩变形。虽然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水灰比比较低, 但是如果将新型高效减水剂和增粘剂一起使用, 尽可能地降低单方用水量, 防止离析,浇筑振实后立即用湿布或湿草帘加以覆盖养护, 避免太阳光照射和风吹, 防止混凝土的水分蒸发, 这样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早期开裂就会得

11、到有效的抑制。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掺加了粉的普通混凝土都得到了显著降低, 这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和防裂十分有利。3 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质量与施工控制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及其选用细集料细集料宜选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良好的天然中、粗河砂,其质量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标准中的规定。砂的粗细程度对混凝土强度有明显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砂子越粗,混凝土的强度越高。粗集料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必须选用强度高、吸水率低、级配良好的粗集料。宜选择表面粗糙、外形有棱角、针片状含量低的硬质砂岩、石灰岩、花岗岩、玄武岩碎石,级配符合规范要求。由于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要求强度较高,就必须使粗集料具有足够高的强度,粗

12、集料还应注意集料的粒型、级配和岩石种类,一般采取连续级配,其中尤以级配良好、表面粗糙的石灰岩碎石为最好。细掺合料配制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时,掺入活性细掺合料可以使水泥浆的流动性大为改善,空隙得到充分填充,使硬化后的水泥石强度有所提高。减水剂及缓凝剂由于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且一般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较大(1520左右),在低水胶比(一般0.35)一般的情况下,要使混凝土具有较大的坍落度,就必须使用高效减水剂,且其减水率宜在20以上。又因大部分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采用泵送,故掺减水剂后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损失不能太快太大,否则影响泵送。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粉煤灰是燃烧煤粉的锅炉烟气中

13、收集到的细微粉末,其颗粒多呈球形,表面光滑。大量的实践证明:掺用粉煤灰的混凝土,其长期性能可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对延长构筑物的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粉煤灰的水泥取代率对强度影响显著,较好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的水泥取代率应小于10%。当粉煤灰掺量较低时,只会对水泥早期水化热有影响,但对7d龄期的水化热几乎没有影响。配合比设计控制要点设计思路有很大区别在以往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中,是按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计算水灰比,而现在则是按耐久性的要求,首先根据环境作用等级确定电通量指标,由此来选择水胶比、控制胶凝材料最小用量以及掺和料的比例。胶凝材料用量及粉煤灰所占比例在进行配合比参数设计时,为保证混

14、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总量应处在一个适宜范围内,不仅有最低限要求,同时,对于C30及以下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400kg/m3,C35C40不宜高于450kg/m3。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控制搅拌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准确称量,称量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等)1%;外加剂1%;骨料2%;拌合用水1%。应采用卧轴式、行星式或逆流式强制搅拌机搅拌混凝土,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min,也不宜超过3min。炎热季节或寒冷季节搅拌混凝土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原材料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规定。运输应

15、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及各项工作性能指标不发生明显波动。应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夏季)或受冻(冬季)。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水分进入运输容器或蒸发。浇筑混凝土入模前,应采用专用设备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水胶比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设计或配合比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一般宜控制在530;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m当大于2m时,应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间隙时间不得超过90min,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浇筑时的温差不得大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