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老 王 苏教版必修3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24859685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老 王 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老 王 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老 王 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老 王 苏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老 王 苏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老 王 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老 王 苏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王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1)伛偻()(2)骷髅()(3)阴翳()(4)愧怍()(5)镶嵌()思路解析:本题意在提醒注意积累课文中重要词语的读音,特别是要读准多音字和不读声旁的形声字的字音。注音练习还应注意标调位置。答案:(1)y l(2)k lu(3)y(4)zu(5)xin qin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赊账涂改趿拉汲水B.鬈曲时髦咯吱胳膊C.皱纹褶皱座落挫败D.浮躁干燥迟钝囤兵思路解析:C项中“座”应为“坐”。答案:C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的小胡同。(2)看见

2、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的小屋。(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了。A.荒僻塌败取缔B.荒僻坍塌取消C.偏僻塌败取消D.偏僻坍塌取缔思路解析:“荒僻”还有荒凉的意思;“坍塌”的程度比“塌败”重,塌了就没法住了;“取缔”是明令取消或禁止,强调强制性。答案:A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人老了,没有用了。”B.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思路解析:A项句号挪到引号外,B项最后的逗号改为顿号,C项去掉感叹号。答案:D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 文中既写了作

3、者对老王的关心,又写了老王对作者的照顾,试各举例说明。思路解析:本文是“时代事件中的小插曲”,叙述了作者与一位人力车夫的交往,写底层劳动者在不幸的生活中不改善良纯朴的天性,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并给予了尽可能的关怀。解答时只要依照文章内容的先后,找到这方面的例子并非难事。参考答案:(1)作者对老王的关心:关心他的生活来源、给他吃鱼肝油治眼病、得知他的死讯后感到愧怍。(2)老王对作者的照顾:代送冰块、送钱先生看病、病中送鸡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代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

4、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的意思?“你还有钱吗”?2.思路解析:解答这个题目,一要结合人物的性格特征来分析,二要注意体味这句话隐含的意思,即“弦外之音”。参考答案:这句话内

5、涵比较丰富:一是说老王忠厚、诚实,没有这方面的心思;二是暗示社会上有不少人不像老王,而喜欢讨点小便宜。3.思路解析:解答这个题目,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特定情境和人物的品格。参考答案:这句话也有多层意思:一是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迫害;二是写老王是在作者夫妇落难的情况下帮助他们,更加显得难能可贵,表现出人物的优秀品格;三是老王担心“我”带钱不够,耽搁了钱先生看病,表现出底层劳动者的淳朴个性。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45题。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6、。4.这段描写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用了“僵尸”“骷髅”“白骨”这样的词语,这会不会损害人物形象?4.思路解析:运用多种手法来描写人物形象在写人类作品中极为常见,这一段文字也是如此。因为这是“我”在老王去世前最后一次见到他,而他又已病入膏肓,形象自然远异于常人,所以描写也比较夸张,突出了他当时的身体状况。参考答案:这写的是老王病重,临去世前最后一次到“我”家来的情形。描述中带有夸张成分,突出了老王病入膏肓的身体状况,并有力地表现了他到这时仍旧关心别人的纯朴忠厚的品质。5.思路解析:人物描写贵在贴切而传神,文中用了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老王,是出于塑造人物的

7、个性形象和表现人物的品格精神的需要。这只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就不难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参考答案:不会损害人物形象,反觉更加真实而感人。因为老王的确病入膏肓,到了生命的弥留之际,而且,作者所作的真实描写,意在表现一位濒临死亡的底层劳动者的善良忠厚: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关心别人。6.文章最后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1)作者一家在那时曾“享受”挨批斗、被抄家、遭下放等不幸的待遇,为什么还说是“幸运的人”?(2)应当如何解读这种“愧怍”?思路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道德观,并抓住由此在文中体现出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因为真正的知识分子,对人间的苦难总是充满同情与悲悯,而作

8、为有社会地位的知识分子,他们从像老王这样的底层劳动者身上看到了坚韧的道德力量,看到了闪光的品格。参考答案:(1)“幸运”是相对老王的“不幸”而言的。与老王一生的辛劳相比,作者认为自家所受的折磨还算不得什么,毕竟还有完整的家,比较稳定的收入,比较优裕的条件。(2)老王的命运非常不幸,但老王根本没有意识到,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他还能关照别人,保持本色,让人看到了底层劳动者身上坚韧的道德力量和闪光的思想品格,这是作者感到惭愧的根本原因。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蹙眉(c)猝死(c)荒僻(p)癖好(p)B.粳米(jn)骨鲠(n)攥着(zun)编纂

9、(zun)C.绛紫(jin)投降(xin)撇不开(pi)一瞥(pi)颊(ji)豆荚(ji)绥靖(su)妥协(tu)思路解析:A项中的“癖”应读“p”。答案:A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中药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但由于技术瓶颈的,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植物药市场中所占份额仅为35。(2)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3)古代虚词一书中对“宁可”的释义不是侧重于“取舍”这一行为,而是侧重于意志、意愿、态度等等,这种解释准确。A.制约释怀失之B.制约忘怀有失C.限制释怀有失D.限制忘怀失之思路解析:制约: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

10、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限制:指规定范围,不许超过约束。忘怀:忘记。释怀:爱憎悲喜的情感在心中消除,一般用于否定句。失之:是说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有所失,后面带贬义词。“有失”是指在某方面有所欠缺,后接褒义词。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因为缺乏位置感,他们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们看来,平民意识犹如一块一文不名的破布。B.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地吸引住了。C.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一名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任。D.老校长拍着我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

11、和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啊。”思路解析:A项“一文不名”意为“一个钱也没有”,应用“一文不值”。B项“黄发垂髫”是指“老年人(黄发)和儿童(垂髫)”,与上文重复。C项“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自谦之词,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不能够接手。D项“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与语境矛盾。答案:C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们都说老鼠是猫的天敌,但有些养尊处优的猫,早已把抓老鼠的本领忘得一干二净了。B.对于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们发表了不少意见。C.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成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诚实可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

12、做人的基本准绳。思路解析:A项“老鼠是猫的天敌”改为“猫是老鼠的天敌”。C项“缩短了一倍”不对,表降低、减少不能用倍数。D项成分赘余,删去“约近”或“左右”。答案:B阅读下文,完成510题。我对这位传奇英雄的认识,有一个突变。为了寻找盖文学馆新馆舍所用国产装饰石材,我和我的同事来到了新疆。我知道,鸦片战争之后,林则徐曾被充军新疆,一直发配到伊犁,是真正的受罚。多少年过去了,当地的政府和人民,为了纪念他,特地给他在老的伊犁将军府附近盖了一座纪念馆。我决定抽空去看看。在去纪念馆的路上,在路旁我看见了一条很长很规矩的小河,大概有5米宽,河水流得很冲,岸两旁有高大的树。开车的司机说:它是渠,是人工开挖

13、的,叫“皇渠”,是林则徐大人当年留下来的,为的是把天山上的雪水引下来,灌溉土地,变荒地为良田。这水渠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了。这个小故事极感人。它一下子,把这位举世闻名的英雄老人拉得很近很近了。对他,不是一般的崇敬了。复杂了,真的,复杂得多了。该怎么说呢?往大里说,牵扯到人该怎么活,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甚至,整个儿的,人生的价值是什么,都可以由这个故事中派生出一些认真的思考来。往具体里说,想想看,那是怎样的逆境啊:硝烟弥漫之后,戴罪受罚,背井离乡,充军万里,凄凉之至。然而,他却依然一副大将风度,在别人的监控之下,指挥黎民百姓和部队官兵,披星戴月,风尘仆仆,终日挖渠引水不止。何等坦荡,何等乐

14、观,何等大度,何等潇洒!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样板,一个树在你我面前的、伟大的、不说教的、默默的、摸得着看得见的、平凡的、可以效仿的楷模。总之,这条小渠给我带来了心灵震撼,令我激动不已。它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感动。林则徐的一生与其说是官运亨通,不如说是充满了大起大落。他多次受罚,比如连降四级,连降五级,竟有许多次。最大的处罚是发配新疆。然而他的态度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个真正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的处世哲学便是如此鲜亮简明,有小渠可以作证。新疆土地极肥沃,天生一块大宝地。风和日丽,日照长,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要有水,种什么长什么,而且硕大、丰产。林则徐抓住这个要害,挖渠引水,做了表率。而他做这一切的时候,偏偏是个犯人的身份,而且年老体弱,精神上又遭到了极大的打击。在最倒霉的时候,在最倒霉的地点,在最倒霉的情况下,顶着最倒霉的屈辱,干着最普通、最费力、最不容易露脸的事。但只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后代,便在所不辞,管他是沉是浮。这就是林则徐的风格。这个风格是民族脊梁的象征。这个风格是铮铮硬骨头的作风。这个风格是真正人生价值的体现。我为那遥远的小渠而骄傲,它不是什么“皇”渠,它是地道的“人”渠。一个姓林名则徐的神人,用这小渠,在天地之间,龙飞凤舞般地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什么时候再去看看那小渠,用清澈冰凉的渠水洗洗脸,当作接受一次沁人肺腑的人生洗礼吧。“苟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