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生活化改革动因及策略选择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4858619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德育生活化改革动因及策略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德育生活化改革动因及策略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德育生活化改革动因及策略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德育生活化改革动因及策略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德育生活化改革动因及策略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德育生活化改革动因及策略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德育生活化改革动因及策略选择(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学德育生活化改革动因及策略选择 张宏宝摘 要 大学道德教育回归生活,需要对其改革动因及策略选择进行系统的逻辑建构。主体性教育理论引入和发展是大学德育生活化革新的理论动因;大学德育的突出问题是德育生活化革新的实践驱动力。大学德育,要加强德育内容与生活的关联,构建基于贴近生活的德育方法,实现德育领域“生活化”全覆盖。关键词 大学德育;改革动因;策略选择G641 文献标志码 A 1008-2549(2016)06-0004-02随着人本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兴起以及对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广泛接受与认同,对大学传统认知性德育的批判日渐强烈,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个性发展,让道德回归生活的呼声越来

2、越高。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已及近年来国内大学对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反思,都为大学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但为什么要回归生活、如何回归生活却还是一个需要系统考量的问题,需要对其改革动因及策略选择进行系统的逻辑建构。一 大学德育生活化的改革动因1 主体性教育理论引入和发展是大学德育生活化改革的理论动因随着主体性教育理论引入和发展,道德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对受教育者道德主体性的培育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已经成为了学界和广大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共识。大学主体性道德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大学生内在的道德需求

3、,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道德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道德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道德认知和实践的社会主体。简而言之,大学主体性道德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大学德育革新直接指向了德育的生活化。2 大学德育的突出问题是德育生活化改革的实践驱动力当下大学德育效果已备受质疑,大学生道德冲突事件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归结其根本原因,是学校道德教育严重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学生个体的现实生活。传统德育是一种知性化道德教育,其建基于知性化思维逻辑之上。知性化道德教育将道德视为一种外在于人、

4、外在于生活的客观存在物,将道德教育看成是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这种客观存在物的科学认知活动。知性化道德教育是“理性化”“科学化”的教育,其根本缺陷在于将道德教育局限于科学理性的世界,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根基在于生活世界。当下大学生道德失范,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生活道德失范。从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到网络生活,大学生生活范畴的每个领域基本上都出现了许多道德失范的突出问题,学术造假、考试作弊、拖欠贷款、缺乏社会公德、网络毁谤、网络欺诈、网络黑客等都成为了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突出表征。德育效率低下的问题使大学德育处于困窘与尴尬境地,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道德失范的问题,引发了大学德育生活化革新的强大实践驱要求。二 大学德育

5、生活化的逻辑维度1 德育即生活的逻辑起点只有现实生活才是教育得以发展进步的源动力,教育是因现实生活而存在,并因现实生活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而道德教育属于教育的一部分,显然无法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脱离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形同虚设,毫无价值可言。大学道德教育只有回归到现实生活之中,以现实生活为依托,关注包括学生课堂生活在内的所有社会生活,才能使德育显示出鲜活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使学生真正感悟和体验到道德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尽的力量和作用。2 培养生活实践中的道德主体实践唯物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理所当然地是培养实践性的主体,通俗而言就是生活的主体。人自身的生活实践是创造人的对象世界和人自身的基本机制及人的根

6、本原因,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从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就会得出大学德育生活化的目的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实践意识、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道德主体,成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能动地从事现实活动和改造世界的道德主体。3 生活化道德主体的生成基础道德实践是道德主体得以产生、存在与发展的源泉与基础。大学德育必须重视道德实践活动在道德主体生成方面所具有的基础性地位。道德主体是在两类实践活动中生成与发展的,即“对象性实践和交往实践,前者形成主客体之间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后者形成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有的观点认为主体产生于三大活动:劳动实践活动、社会交往活动、符号语言活动。既然道德主体生成的基础是道德

7、实践活动,包括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与交往性的实践活动,那么,在大学道德教育中就应该重视道德实践活动,建立实践性的道德课程体系,为大学生道德主体建构创造良好的途径。三 大学德育生活化的策略选择1 加强德育内容与生活的关联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都是通过他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要促进大学生道德主体的生成和发展,德育的内容也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联系生活,远离日常生活的德育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枯燥的,是教条主义,会引起学生的反抗和抵触而无法达到重构其道德的目的。首先,教育者必须从关注学生的角度出发,必须关注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关注学生生活的全方面,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要明白学生要什么,要知道学生正在关注

8、什么,如在德育内容选取上可以把大学生日常关心的时事、娱乐或受学生欢迎的热播的电视剧作为案例或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德育内容和学生品德发展相吻合,才能确保德育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次,德育内容要取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大学生个体。要使德育内容具体生动易为学生所接受,就必须从大学生平常参加的活动入手,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为切入点,同时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接受德育,并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大学生的道德失范表现于生活,因此从生活出发的德育内容除了易于被大学生接受外,教育者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促使大学生杜绝道德失范的行为。2 采用贴近生活的德育方

9、法要解决大学德育一直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使大学生在道德上能够做到知行合一,能够把社会的道德标准外化为个体的行为,在德育方法上就必须采取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方式。尤其是现在大学生面对多元的世界,他们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如果单纯地使用理论灌输的方法会使大学生对现有的道德规范产生怀疑,难以对其加以认同,自然也就无法形成相应的道德认知,外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要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因此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在现实生活中挖掘能被大学生所接受的德育方法,提高受

10、教育在德育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要在理论灌输的基础上以实践体验法实施德育。理论灌输是必要的,但是“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必须在理论灌输的基础上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进行体验,使受教育者在体验中形成道德认知,做出道德判断。同时,通过道德教育实践,受教育者会明白所接受道德标准的真正含义,明确道德规范的必要性,有助于受教育者形成对道德规范的认同。其次,贴近生活的德育方法是指要根据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大学生中必然存在道德认知水平高低参差不齐的现象,如果搞一刀切的德育方法也会出现大学生对德育抵触的心理。必须在生活中与大学生接触,发掘大学生喜闻乐见的

11、德育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实效。3 实现德育领域“生活化”全覆盖大学生生活的空间是立体多维的,涵盖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既有现实的生活世界也有虚拟的网络世界等,因此要消除大学生的道德失范现象,要促进大学生道德主体的生成和发展,就必须使德育的领域覆盖学生生活方方面面的空间,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德育领域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首先是要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环境。在社会环境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完善公益性文化设施,通过大众传媒的正面舆论宣传和引导来净化社会环境。学校层面通过不断地改善德育目标,改进德育方法,创新德育内容,逐步形成适应新时期大学生需要和特点的道德教育方式,抓好校风学

12、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发挥学校在道德教育中的主导和主阵地的作用。家庭是道德教育的基石,因此在家庭层面家长要重视对自己子女的德育,不能认为德育只是学校的事情,家长要在道德上起到模范表率的作用,在平时要关心自己子女在校的各方面情况,尤其要倾听子女在生活上的烦恼及遇到的挫折,及时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从而为大学生的道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在德育领域中要坚持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相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正改变着大学生的实践方式和交往方式,大学生的道德失范现象也开始表现在网络生活领域,因此对大学生的道德进行重构必然不能离开网络生活世界的德育。网络生活虽然是虚

13、拟的,但是它毕竟也还是以现实为原型,可以通过网络发现大学生的情绪动态,如通过BBS论坛的学生发帖,通过微博上学生的日志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并从中发现学生在道德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参考文献1唐克军,吕娜.德育生活化的方向:传统与民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6).2赵惜群.德育生活化路径新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3赵惜群.德育生活化理论探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朱建平.从失范到和谐:当代大学生道德重构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5).5吴云.促进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转化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