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探讨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4857492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探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探讨 陆斐 梁清内容摘要:毛泽东主席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你们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年学生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更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与希望,青年学生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自信,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有未来!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钟俊平在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三重维度一文中说道“青年学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现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和迈向文化自强的践行者,是宣扬中国品格、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的积极力量”1。关键词:青年学生 文化自信 综合素质牛风荣在他的文章创设寓教

2、于无形的文化生活课堂中写道:“我们是龙的传人,龙图腾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进程如何,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了解这一文化现象,对于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使命感无疑具有现实意义”2。想要准确了解这句话的含义,首先,我们来理清一下文化的概念。那么,什么叫做文化呢?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包括人类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工具、方法等有形的文化和人们生活过程中的知识,精神,信仰等无形的文化。理解了文化的概念,为我们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奠定了基础。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文化自信也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对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的自信、对红色革命文化的自信,对优秀民间文化的自信、对外来优秀文化的批

3、判继承的自信等,因此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说,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和要求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关于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方面的内容。一.关于当今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现象调查(一)城市青年學生的文化自信观1.普通全日制高级中学学生的文化自信观(1)城市青年高中生的文化自信观念相对来说是比较强的。这也正印证了那句名言“用珠宝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城市普通学校的高中生因为接受了较多优秀文化的熏陶,所以大多数的学生都有着比较强烈的文化认同感。由于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先天优越性,所以他们在购买书籍,提高自己文化的素质,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方面的能力比较强。(2)少数的城市高中生对于文化的自信不是那么强烈

4、。他们认为,文化自信对于自己来说没有那么重要。好像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有极少数的学生认为文化无论国籍,只要对我来说是有利的,我就可以高枕无忧地使用它。比如市场上到处充斥着的“洋货”,日本的,美国的,这部分青年学生不管三七二十一买了就用,也不管不顾这对我们的文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2.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自信观(1)一般的普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观成就感是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的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取得的各方面的成绩、成就是比较令人满意的,那么她的文化自信感就会相对来说强一些。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的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没有那么强,但他们有着

5、比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生的更鲜明,更明确的文化观,对各种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和层次也更高一层。(2)具有创业能力,创新知识的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观根据调查问卷,少数的大学生有很强的文化自信。那些在大学期间能抓住机会充实自己头脑,并充分利用各种机遇创业的大学生,总的来说他们的文化自信是最强的。这类学生中,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能因为他们在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感而对事事都产生较强的自信感,包括文化自信。首先,他们比一般人较早地接触社会,不仅提高了了自己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更提高了面对各种突发状况的优秀心里素质。(二)农村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观1.普通全日制高级中学学生的文化自信观(1)在高中里的学校,从农村

6、来的学生占多数。农民是老实的农村人,整天面对的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所以他们的孩子也是相应的是很老实本分的人,继承了传统的农村文化观念,认为只有考上好的高中才是以后的出路。所以他们的文化自信还没那么强,因为他们的奋斗目标不是为文化奋斗,而且为了高考而战。(2)极少数的农村来的高中生能对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集中表现在他们对先秦诸子文化,史传散文,哲理散文等古代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对当今五花八门的竞争文化的多方了解上。这类学生往往是成绩佼佼者,在他们的优异的学习成绩下,他们才有机会去了解更多的优秀文化。一方面,他们虽然是也为了高考而战,另一方面他们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而战。当然,也有

7、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时也非常热爱传统优秀文化。2.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自信观(1)大多数的农村大学生由于是农村出身,所以他们“有着最强的革命性”。怎么说呢?一方面一这些学生,他们深知自己的奋斗目标,所以他们一直以来都在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个伟大梦想而奋斗。从他们进去大学第一天开始,他们就制订了完整的学期、学年计划,就算有时候不能实现部分小目标,他们也毫不气馁。所以他们从头到脚地用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涉猎各种各样的书籍,获得了很高的文化自信。(2)部分农村的大学生因为没能一开始就坚守自己的梦想,在奋斗的路上偏离了原来的方向。所以他们在大学的生活得过且过,和前面列举的

8、第一类城市大学生的情况一样,没有很强的文化自信。二.简单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1.水平不同。当今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包括青年学生在内的大部分人都沉浸在享乐主义得思想中。2.环境不同。过去需要艰苦奋斗的日子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不身处那个时代、境地,人们是很难发生在那样环境下的行为活动很持久的改变的。3.思想不同。当今时代的青年学生奋斗感没那么强,责任没那么强烈,文化自信没那么强烈。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渗透,越来越要求显示自我,随心所欲地自由散漫惯了。4.所处的环境不同。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思想、学习态度和文化观念。文化氛围好的地方,自然容易形成很强的文化自信,反之亦然。5.身份地位不同。

9、俗话说“是什么人,说什么话”、“有什么样的地位就有什么样的思想”正好体现了这一点。由于所处阶级地位不同,接触到的人文事物也就不一样,从而形成的人物性格也不一样。当然,形成的文化自信也不一样。总的来说,造成青年学生文化自信不同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叶青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一文中说道“当代大学生虽然关心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对传统文化学习和研究的自主意识欠缺,导致他们的传统文化功底弱,对传统文化的精华了解不够透彻,认知程度有限”3。只有正视这些问题的出现,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找到方法解决问题。三.如何提高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一)增强文化自信,就要增强青年学生对优秀历史传统的传

10、承1.“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其中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跨越时空、超越国界。这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但文化自信仅有资源是不够的,还要用好资源”4。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优势。如何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延续和发展中华五千年文明,促进中国和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1)加强对优秀历史精神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小至对从先秦诸子散文等开始的五千年有文字可考的优秀文化作品,大至流传于人民生产生活中的的茶文化、酒文化、各种曲艺剧种、书法、诗词、围棋等精神文化,这些都是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加强涉

11、猎阅读古人这些优秀的精神文化,用来丰富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2)加强对前人优良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展。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发展,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民族优良传统。曲明慧在高校青年学生如何树立文化自信中说过“高校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就是高校青年学生在透彻了解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优秀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充分肯定,积极的继承、发扬和创新传统优秀文化”5。对于传统优秀文化,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我们要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优良传统美德。爱国不分时代,爱国没有阶级。“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古人尚且如此,我们又何尝不能这样呢?无论我们身处什么样的年代,处于什么样的身份,我们都应该始终坚持热爱我们的国家。我们要继续保持发扬团结统一的优良传统美德。历来凡我国民遭受外来侵略,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抗日战争,我们的国民无一不体现着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铮铮铁骨气概。因为我们一直都知道,团结统一一直植根于优秀文化的中华大地上,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它深深地刻印在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中。我们要继承发展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美德。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没有努力,就没有成功。为了获得我们需要的生活条件,为了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工作,勤劳勇敢地做好每一件事,就算途中

13、遇到很大挫折和困难也不能放弃,始终坚信自己能够胜利。2.总的来说,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中,爱国主义始终发挥着民族精神的核心作用,她是贯穿于古代中国乃至现代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是我们56个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二)增强文化自信,就要增强青年学生对优秀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承1.我们要继承勤俭节约的红色革命传统美德无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始终带领人民为实现伟大复印中国梦而时刻努力着。在那样艰苦的年代,党和人民正是凭着勤俭节约的美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硬是打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一大片光明的天下。作为执政党的领导尚能如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说不呢?2.我们要继承不怕牺牲的红色革命传统

14、美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当然,我们要不怕牺牲,并且敢于牺牲自己,意思是要我们要学会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该舍弃的时候就不要留恋。有时候牺牲自己一人的幸福,换来大家的希望,这种牺牲是值得的,是应该被推崇的。3.我们要继承严守纪律的红色革命传统美德沒有铁的纪律,哪来铁的队伍。没有纪律,什么事情都乱成一锅粥。有句名言说得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前者。纪律是维持人类生活正常秩序的一个保证,做事有纪律,并且严守纪律,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才能越来越好。(三)增强文化自信,就要增强青年学生对外来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外来文化包括世界不同国家的文

15、化,本国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等。对待外来文化,我们不能像对待本国传统文化那样全部继承吸收,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批判继承。对待外来文化,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一去其糟粕”,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以丰富我们本身的文化。在21世纪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党领导着我们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走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坚持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体现在科技硬实力的竞争和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上。“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是培养人的基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6、,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坚持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6。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参考文献1钟俊平.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三重维度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40(04):124-128.2牛风荣.创设寓教于无形的文化生活课堂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04):18-20.3叶青.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29(10):84-86.4杨建义.引领大学生从文化认同走向文化自信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9(01):6-9.5曲明慧,慕静.高校青年学生如何树立文化自信J.人民论坛,201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