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17日-1698)

上传人:风****你 文档编号:224855875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17日-1698)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17日-1698)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17日-1698)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17日-1698)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17日-1698)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17日-169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17日-169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17日-1698)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17日-1698)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判断题对错 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守恒观念的形成,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判断题对错 4:儿童过度焦虑的主要表现是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判断题对错

2、 5: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单项选择题A、目的和内容B、共同语言C、深厚友谊D、约束力量 6: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反应效率的是()。单项选择题A、动机水平适中B、动机水平较低C、动机水平很高D、动机水平很低 7: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单项选择题A、连锁性感染B、互相监督C、互相帮助D、遵守纪律 8: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单项选择题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谷现象 9:学生座位的安排不会影响课堂教学和学习。 ()判

3、断题对错 10: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单项选择题A、智力技能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 11: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单项选择题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 12: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是属于( )训练。单项选择题A、头脑风暴训练B、自我设计训练C、推测与假设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 13:()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做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单项选择题A、学习B、认知C、自我提高D、附属 14: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题A、物质性B、内潜性C、展开性D、外显性E、简缩性

4、15:短时记忆的特点包括()多项选择题A、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B、一分钟之内的记忆C、信息容量为72个组蛱D、信息容量大E、信息保持一分钟以上 16:画线属于()学习策略。单项选择题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 17:( )是一种常用的评价策略,其内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单项选择题A、观察B、案卷分析节C、情感评价D、测验 18:低级的学习动机是自我提高。判断题对错 19: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单项选择题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一反应联结 20: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单项选

5、择题A、学生的智力水平B、学习的理解巩固程度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D、学习的方法 21:内化指在思想上与他人的思想观念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单项选择题A、认知结构B、价值体系C、观念系统D、策路框架 22: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三个阶段。()判断题对错 23: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单项选择题A、道德情感异常B、道德行为不良C、道德意志薄弱D、道德认识缺乏 24: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是()单项选择题A、2岁B、4岁一5岁C、4岁D、6岁 25: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复杂的行为这是(

6、)单项选择题A、示范法B、系统脱敏法C、惩罚法D、行为塑造法 26: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单项选择题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 27: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实现的。单项选择题A、定势B、讲解C、启发D、迁移 28: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来划分动机可分为()。多项选择题A、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 高尚的动机C、 低级的动机D、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29: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至少达到多少的儿童()。单项选择题A、130B、140C、150D、160 30:不直接指向知

7、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成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单项选择题A、附属内驱力B、认知内驱力C、交往内驱力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查看答案 1:答案错误 解析 2:答案C 解析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3: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答案错误 解析 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是厌学症的主要表现。 5:答案A 解析 考查松散群体的概念,应识记。 6:答案A 解析 7:答案A 解析 课堂氛围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可能会导致学生间发生连锁性感染。 8:答案C 解析 在学习的初期,学习效果也较明显,但过了

8、一个阶段,学习效果降低,甚至逐步减退,并出现性情易急躁烦闷,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高原现象”。在成长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所下降,但在突破“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继续上升。 9:答案错误 解析 研究表明,不同的位置,师生互动的程度不同,因此会影响教学和学习。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心理学家。 12:答案C 解析 略 13:答案C 解析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不直接指向知识和任务本身,而看重学业成就。 14:答案A,C,D 解析 操作技能具有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15:答案B,C 解析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略 18

9、:答案错误 解析 19:答案D 解析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把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一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 20:答案C 解析 21:答案B 解析 根据内化概念选B。 22: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3:答案C 解析 由道德的常识可知,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意志薄弱。 24:答案C 解析 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用语的关键期。(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5:答案D 解析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D 解析 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 28:答案A,D 解析 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动机可划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29:答案B 解析 一般认为IQ超出140的人属于天才,他们在人口中还不到1。 30:答案D 解析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