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立体仓库项目人力资源运营方案(范文)

上传人:以*** 文档编号:224855337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化立体仓库项目人力资源运营方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自动化立体仓库项目人力资源运营方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自动化立体仓库项目人力资源运营方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自动化立体仓库项目人力资源运营方案(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自动化立体仓库项目人力资源运营方案(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化立体仓库项目人力资源运营方案(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化立体仓库项目人力资源运营方案(范文)(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MC.泓域咨询/人力资源运营方案自动化立体仓库项目人力资源运营方案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行业背景分析4第二章 劳动定额统计与分析6一、 产品实耗工时统计的方法6二、 产品产量定额的统计范围和要求9第三章 劳动定额的修订12一、 劳动定额修订的步骤12二、 劳动定额不定期修订14第四章 甄选应聘人员方法15一、 人格测试15二、 情境模拟测试的应用15第五章 应聘者面试的组织与实施20一、 面试的内容20二、 面试环境的布置20第六章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信息采集22一、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与特征22第七章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准备工作24一、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含义和作用24第八章 绩效考评系

2、统25一、 绩效考评主体的确定25二、 绩效考评周期及其影响因素26第九章 绩效考评方法30一、 制订绩效改善计划的程序30二、 绩效考评方法的分类31第十章 岗位评价数据的处理34一、 收集岗位评价有关信息的工作程序34第十一章 薪酬体系设计的前期准备36一、 技能与能力薪酬体系设计36第十二章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39一、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39第十三章 集体合同管理分析44一、 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44第一章 行业背景分析自动化立体仓库是指运用先进的控制和信息技术,对各种软硬件设备进行协调,完成物品出入库作业的仓库。自动化立体仓库是新型集成化物流概念,可以大幅提高仓库利用率、降低人

3、力需求、简化入出库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能力,是企业生产与物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仓储技术,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于20世纪70带开始研制,80年代初期,国内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投入运行。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物流系统发展不完善,早期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市场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末期,仅应用于烟草等少数行业中。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自动化立体仓库建设速度有所加快,到2012年前后,受我国物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拉动,自动化立体仓库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2-2018年,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7%,2018年达到549亿元,同比增长20.

4、4%。随着我国仓储物流行业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再加上我国物流市场规模日益扩大,自动化立体仓库应用需求将继续增长,预计未来3年,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市场仍将保持20.0%左右的速度上升,到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48亿元左右。自动化立体仓库下游应用范围极为广阔,凡是涉及到物流的行业均可以运用,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烟草、医药、机械、电子、汽车、服装、食品饮料、零售、化工、印刷出版、军事等。其中,烟草、医药行业是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应用较早的领域,也是现阶段应用占比最大的领域,占比分别为16.1%和13.5%。随着我国电商市场逐步扩大,自动化立体仓库在电商领域的应用需求不断上升,占比将持续增长。我

5、国电商行业中,实力强大的电商企业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纷纷建立自有物流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在仓库利用率、入出库流程、自动化控制管理等方面可以满足电商行业庞大的物流需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如京东、苏宁易购等大型电商企业已经拥有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我国工业、物流、零售、电商等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对物流的需求不断增长,为提升物流效率,自动化、智能化物流成为发展趋势,自动化立体仓库可以为大规模、智能化物流系统提供配套服务,提高物流效率,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能力,受到了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的重视,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总的来看,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6、。第二章 劳动定额统计与分析一、 产品实耗工时统计的方法企业在统计产品实耗工时指标时,可以通过各种工时统计的原始记录取得有关数据,也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一)以各种原始记录为根据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各种工时消耗原始记录,按照记录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生产工人工时记录单(卡)和产品工时记录单(卡)两种。企业可根据这两种原始记录,从不同的生产条件和生产类型出发,分别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来汇总产品实耗工时。按产品零件逐道工序汇总产品的实耗工时。以车间为单位,分产品、工种,按零部件逐道工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由车间统计员定期根据原始记录(生产工时记录单、工票等)登记台账,制表上报厂部,厂部

7、定额统计员再根据各车间上报的报表(日报、周报、旬报或月报)或工时统计台账,按产品分车间(或工种)汇总。由于车间和厂部的统计台账粗细程度有所不同,采用本方法进行汇总时,工作量较大。本方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比较稳定、产品品种少、生产周期短的企业。1、按产品投入批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本方法是以一批投入生产的产品为对象,统计其实耗工时数和完成定额工时数。使用本方法,要求各车间按期、按产品批量(一般分工种汇总)分别向厂部报送实耗工时和完成定额工时,厂部凭此登记台账。而车间在填报报表时是凭原始记录直接汇总的。采用本方法比上一种方法减少了一定的工作量,但它主要适用于生产周期较短、投入批量不大的企业。2、按照重点

8、产品、重点零部件和主要工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在众多的产品中选出重点产品,或从众多的零部件、加工工序中选出重点零部件、关键性工序,作为统计的对象,分别按照一定的顺序汇总实耗工时。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周期长、产品结构和工艺加工过程比较复杂的企业。3、按照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统计汇总实耗工时。各生产单位和每个生产工人在同一时期内,加工制作的产品是不同的。因此,也可以按照生产单位如车间、工段、作业组班或生产者个人,分别统计出每月或季度的实耗工时,然后根据原始记录如生产工时记录单等,按产品归类分组,最后得到产品实耗工时的资料。(二)以现场测定为基础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以原始记录为根据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往往

9、受到填写者人为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登记性误差,使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得不到切实的保证,特别是对于生产工人实际操作情况,以及各种时间的支配、利用的合理性缺乏全面了解。为了确切掌握生产工人工作时间的支配情况,使制定和修订的新定额达到先进合理的要求,还必须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生产工人加工产品的实耗工时,以及整个工作班、工作时间消耗进行直接观察。1、工作日写实。对生产工人整个工作日中工时利用情况进行观测,可以掌握以下几类时间及其在工作日中的比重。(1)实际用于作业以及完成作业所必需工时消耗,如作业时间、组织与技术性宽放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宽放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等。(2)不必要的工时损失和占用,如停工时

10、间、非生产工作时间等。2、测时。以工序为对象进行现场观测,可以进一步掌握生产工人在加工产品中作业时间等的消耗情况,分析和研究各个工序工时消耗的构成,为统计汇总产品实耗工时提供基础数据。3、瞬间观察法。根据统计抽样的原理,通过对现场操作者或机器设备进行随机的瞬间观测,调查各项作业活动事项的发生次数及发生率,可以对产品实耗工时进行统计推断,并能保证其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果。以上三种方法,就其性质来看,都属于非全面调查。如工作日写实虽是对整个工作日工时消耗进行调查,但它并不是每天都在进行的。总之,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出企业统计产品实耗工时指标时,一般应以原始记录、工时统计台账和厂内报表为基础,即通过经

11、常性调查取得有关数据。同时,为了保证质量,提高统计资料的准确程度,企业还应当注意通过非全面调查(如工作日写实、测时和瞬间观察法等)在工作现场直接进行观测,以取得第一手资料,弥补日常统计中的不足。二、 产品产量定额的统计范围和要求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是根据实际完成定额工时与产品实耗工时的对比而求得的。为了保证该项指标计算的准确性,确切反映劳动定额的实际完成情况,必须对计算公式中分子项与分母项指标的统计内容和范围加以明确。(一)报告期产品产量的统计范围如前所述,完成定额工时指标等于报告期内实际完成的产品产量(Q,)与该种单位产品现行工时定额(t)的乘积(Q1t.)。在统计完成定额工时总数时,除了应

12、注意与分母(实耗工时)在时间和空间范围上的一致性以外,还要明确报告期产品产量的统计范围。一般来说,企业在统计产品产量指标时,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予以统计,废品则不得计算在内。但在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时,为了全面考察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消耗量,需要将有效劳动和无效劳动0加在一起。在统计产品产量指标时,不是一律将废品排除在外,而是根据废品产生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1、如果是为了反映员工、班组和车间的劳动效率,非因员工、班组和车间过失而造成的废品,应统计在报告期产品产量内。这样做,既能够保证完成程度指标分子与分母数据的一致性,又能够充分反映员工、班组和车间完成定额的能力,不挫伤员工的生产积极性。2

13、、当考察整个企业的劳动定额完成情况时,除外协件在加工时发生料废等情况外,无论何种因素造成的废品,均不得计入产品产量。也就是说完成程度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项,只能是完成合格品的定额工时,不包括废品工时。(二)现行工时定额的内容企业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产品设计结构、工艺加工方法、设备或工艺装备、原材料材质和规格,以及劳动和生产组织的变更,会使产品现行定额不能适应生产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应追加或补付时。这种追加或补付工时称为追加或补充定额,原工时定额则称为基本定额。基本定额和追加定额或补充定额之和,是企业在特殊情况下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工时消耗的规定。当上述情况出现时,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应

14、注意两点。1、计算员工、班组和车间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时,对非员工、班组和车间本身的原因所造成的追加定额或补充定额,应计算在产品工时定额之内。这样做才能真实反映生产员工的劳动效率,表明其完成定额的能力。2、计算整个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不应包括追加定额或补充定额这是因为,不正常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出现主要责任在企业。这样处理才能反映出企业在劳动定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 劳动定额的修订一、 劳动定额修订的步骤劳动定额的定期修订是一项比较复杂、深入细致的工作,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必须在企业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劳动定额定期修订通常可按下述步骤进行。(一)准备阶段1、思想准备。要做好调查摸底

15、,了解各类人员的思想动态。结合形势和生产管理现状并根据今后发展的要求,由劳动定额部门拟订修订工作的宣传提纲,其中包括形势与任务、修改定额的意义和指导思想、定额的作用和当前现状、修订定额的步骤与方法以及工作安排等。2、组织准备。在厂部和车间可分别成立定额修订领导小组,吸收计划、财务、技术等部门有关人员参加,并应邀请有实际经验和管理经验的老员工和管理人员参加,以利于集思广益,妥善处理定额修订中提出的各项问题。同时,为了便于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可适当选择一两个班组、工段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后,再在全厂范围内全面开展此项工作。本阶段具体的工作步骤如下。(1)在定额修订前,定额人员要调查摸底,切实分析定额完成情况和当前存在问题,为修订定额提供充足的数据资料,包括厂内产品定额资料,厂内外典型定额手册或综合数据,各项定额完成情况和工时利用情况的统计分析报表,前一修订期内定额变化资料和分析说明,各车间、各工种、各产品定额水平比较,关键件、关键工序和设备定额完成情况,有关工艺文件和技术资料等。(2)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修改定额的控制数即调整幅度。有些企业下达的定额修改指标是压缩率。压缩率是指对工时定额水平的调整幅度,基础较好的企业,由于各种条件比较成熟,一般可以采取下达压缩率指标的做法;而基础较差的企业,则不对压缩率作硬性规定,而是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