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4855313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于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于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基于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基于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于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邴霞摘 要 基于现有的课程体系,将培养职业能力作为目标开展教学设计,转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建立全新的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以便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重点探讨基于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以供借鉴。关 键 词 能力培养;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G712 文献标志码 A 2096-0603(2021)17-0232-02一、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一)培养目标不合理职业院校中,不同专业的学生优势有所不同,所以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但是

2、,目前在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相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大纲、教学规划和教学方案的同质性十分明显,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职业院校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二)课程内容无法满足职业要求职业院校教学大纲编制中主要依据知识体系创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过于关注学生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完整性,无法依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及时调整教学框架和教学内容,这使学校教学中传授的知识内容无法应用于工作实践中,阻碍了学生专业技能及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提升,且部分学生无法熟练操作计算机,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三)教学方法应用不到位现阶段,很多职业院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3、中依然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很少。该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当前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的发展需求,学生也无法准确、深刻地理解操作过程,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基于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實践(一)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体系1.制定课程教学标准教学标准是课程教学的重要指引,该课程在制定教学标准的过程中,需展现其模块化的特点。基于企业调研、专人访谈、组织座谈会和职业能力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结合不同专业对学生提出的计算机应用和职业能力要求,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标准,以此构建完善的课程基础模块教

4、学标准。如经管类、土木类、汽车类、机电类和社会公共服务类教学标准中,应明确课程的主体定位,高度重视基础教学,将实践作为重点,为专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让学生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设置模块化教学内容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要想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必须高度关注教学内容的创造性和先进性。同时全面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的差异,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构建了分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了学时安排的科学性,创新了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全面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以此建立完善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教师安排

5、的教学内容应全面体现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及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再者,充分展现技术、知识、思维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系,采取渐进式的教学任务设置模式,该教学任务设置模式也全面展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创建多模块分层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主要分为计算机基础和专业计算机基础衔接两个内容。计算机基础模块中主要涉及的内容有:认识计算机、计算机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依据学生的专业需要和职业能力培养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任务,为分类教学和因材施教奠定坚实的教学基础。设置专业衔接模块需要全面体现职业能力培养和专业服务的理念及要求。

6、例如,会审专业教学中,加强会审行业企业调研,明确会审企业对学生提出的职业要求,基于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设置教学内容。3.教材选用与建设人才培养中,教材发挥着关键作用,教材在体现教学理念的同时,也全面展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并有利于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应将教材建设作为重点,编制可以展现项目驱动教学的教材和参考书,顺利开展实践型课程教学,培养大批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专业人员需认真学习与教材建设理论相关的文件,参考其他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材,积极总结和归纳前期的教学经验,进行广泛调研,然后根据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目标,编写适合本校学生进行学习的计算机基础教材。

7、教材的内容应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突出教学的重点,列举多个实例,将项目学习与能力测试有机结合起来,高度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及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要求。(二)创建多模块分层教学模式多模块分层教学模式是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参照注册入学学生的学情和多个专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总结教学活动框架及流程,该模式实现了教学内容模块化建设,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块。分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水平测试成绩和过程任务的分数开展分类教学,依据基础学习任务、提高和拓展学习任务,实现分类教学。1.合理选择模块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

8、的专项职业能力为促使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依据职业能力培养分成多个模块,并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参照岗位需求完成职业任务和项目设计。学生在设定的职业情境之中,也可接受更加系统的计算机应用训练,以此增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2.组织开展分层教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学生学习能力较强,需要采取少讲解,多操作的原则,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B层采取精讲精练的原则。C层则实行浅讲多练的模式。针对B、C层的学生,教师可基于针对性和专业化指导,高度重视教学工作,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增强学生的专业

9、和职业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鼓励A层学生为C层学生讲解专业知识,进而形成一对一的辅导和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基础模块与专业衔接模块、能力拓展模块的有机结合。模块化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加强自身的操作能力,以此满足职业发展需求。3.设置专业衔接特色模块不同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的要求也存在明显差异,部分专业更加关注Word编辑排版,部分岗位则更加重视Excel软件的操作与应用。所以,为充分满足学生的岗位需求,可设置招投标书制作、财务中Excel的应用以及学生日后职业发展规划等,建立职业能力授课模块,该专业衔接模块化教学也是一种全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提升产生了显著的影

10、响。(三)转变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模式1.课堂教学中模拟职场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中以课堂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模拟职场的环境,设置工作情境,以此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使教学能够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职场氛围。教师务必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环节格外重视,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2.组织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合理利用电子教室、网络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模式,高度融入职业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教学节奏,需高度重视训练,立足职业能力培养方案采取驱动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全面掌握专业的理论知

11、识,熟练使用软件,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设置模块化教學内容的过程中,应结合不同专业,同时根据不同领域提出的计算机应用要求,有针对性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的人文情景,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梦想、道德、就业有关的计算机书籍和艺术品等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在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凸显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人文气息。(四)优化改革教学评价模式在职业教育中,一方面要将职业能力作为教学评价的根基,另一方面也要在教学中始终坚持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积极建立科学、合理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很多职业院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仅将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

12、评价的基础要素。该模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并不全面,无法充分反映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可能形成过于功利化的学习模式,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不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必须以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目标为基础,组织开展教学评价,从而更加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在严格遵守传统评价要求的前提下,深度考虑其他评价因素。1.过程性评价在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育中,不能将目光仅局限于任务结果考核,还要将重点放在挖掘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所展现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适当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理念。2.激励性评价心理学研究显示,学生在获得肯定评价后会产生愉悦的心

13、理,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所以,正面评价等同于学习动力,教师需要高度吸收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即所有学生均存在十分明显的个体差异。其也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具有较为显著的独特性。对此,教师要结合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面对同一个学生,也可根据时间和场合的差异作出不同的评价。学生只要参与其中,教师就需做出积极鼓励,学生努力就应得到表扬,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在学习中感受快乐,为学生学习提供强大的动力。3.多元化评价采取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等内容创建评价模式,促进评价模式的多元化建设。多种不同评价模式的有机结合,对推动学生个人发展,全面展

14、现教学评价目标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三、结语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专业人才。所以,职业院校务必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深化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评价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此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参考文献:1吴金春,阳琼芳.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实践: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19(23).2刘群.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策略的探讨J.神州(上旬刊),2019(14).3彭石燕.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J.数字化用户,2019,25(9).4李群维.论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技能培养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9(1).5孙鸿森.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分析J.教育研究,2020,3(6):44.编辑 薛直艳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