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4846761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廖晶晶徐冰峰郭荣鑫摘 要:目前我国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重学轻术、课程结构的设置缺乏灵活性、师资薄弱等问题,不利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本文采用CDl0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实现“卓越计划”的目标,从更新工程教育理念,制定基于大工程观的培养方案、一体化课程改革、师资队伍的改革等几方面入手,以期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土木工程专业;CDIO基金项目:土建类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土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专项项目“适应地方需求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与实践”1 引言目前教育部提出工科类本科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

2、培养计划”,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然而这个目标仅停滞于应然追求状态而非实然状态,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还处在摸索阶段,暂未形成明确的教育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出现培养参差不齐的现象。CDIO(Conceiving、Design、Implementing、0pemtion)工程教育理念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优秀成果。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通过构建一个“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工程教育背景环境,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理论和实践。世界许多一流大学现在都采用C

3、DIO作为其改革的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对目前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也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示范意义。2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2.1 重学轻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存在误区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教育表现出重学轻术、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很多工科大学本应作为工程师的摇篮,却基本上按照培养科学家的模式来培养工程师,对工程实践、工程设计在工程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存在误区。2.2 课程结构的设置缺乏灵活性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验教学,课程设置中公共课程的比重较重,但个人发展取向不够,课程内容不能较全的覆盖工程所需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知识

4、,造成缺乏对现代工程所必须具备的有关经济、社会、交往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专业课程过于强调理论性和科学性,学科之间、学科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不深。2.3 师资薄弱工科教师特别是一线工程实践指导教师工程背景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工程教育实践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阶段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对科研与学术论文的片面强调,又进一步弱化了工科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2.4 产学脱节目前在我国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下,工科院校直接面向行业企业培养的人才不足,甚至直接为行业企业服务的工程性论文和设计的数目也偏少。学生工程经历严重缺失,使原本开放的工程教育沦为封闭的校内教育。3 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讨3.1 更新工

5、程教育理念,制定基于大工程观的培养方案CDIO工程教育培养理念是基于大工程观上提出的,与传统的工程理念相比,大工程观需要有广阔的工程视野,要求工程教育具有系统性、实践性、创造性,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意识等综合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如昆明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采取分类设置专业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是加强基础培养、突出专业特色;强化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动手能力;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累计1年制;企业培养方案按照专业培养标准和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企业阶段培养,在保证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与企业人力资源部和相关指导教师共同

6、商量确定在企业的具体实施方案,培养内容包括:专业课程的拓展、企业质量与成本管理、企业产品及相关标准、专业综合设计、企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3.2一体化课程改革長期以来,高校的课程设置一直存在着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间不能兼顾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CDIO对课程进行了一体化改革。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课程比重适当、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首先分层次开设专业课群组课程,将专业相关知识和拓宽知识进行合理设置,形成基础扎实,知识结构优化的课程框架,并注意选修课的系列化和综合性,使知识成体系,为逐步建立和完善通识教育基础之上的宽口

7、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其次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可将实验、实习、设计几大实践教学环节通盘考虑,保证实践教学内容连续和完整。除教学计划内的实践教学外,可结合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金课题、大学生创业计划、开放性实验项目和各类设计竞赛,以及教师承担的工程实际课题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探讨多模块、多层次和多种组织形式与行业需求和卓越工程师培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另外,学习评价方法改变以考试为主的单一的学习考核方式,代以具有明确能力培养导向的,采用笔试、答辩、课程论文、现场答辩等综合评价体系的评估方式,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师教学效果。3.3 师资队伍的改革校内指

8、导教师遴选具有副教授职称以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或长期在建筑企业行业承担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经历的优秀教师。企业导师遴选具有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现场工作经验丰富、学术或专业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工程师。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提高专业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水平。另外,强化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坚持助教助课、试讲等制度,使新进教师循序渐进进入教师角色。3.4 建立校企合作双赢长效机制企业与高校联合进行人才培养,贯穿着企业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与高校利益的兼顾。为强化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政府和工程界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

9、单位,学校与企业共同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卓越人才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人才;在企业设立“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卓越工程师教育实习基地”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老师到企业脱产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工程能力;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实实在在”顶岗实践,“真刀真枪”毕业设计,培养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教师队伍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参考文献1高雪梅、潘丰.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2011(11);2费翔.土建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问题与思考J.才智.2013(28);3李妍.基于CDIO的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4厉威成.CDIO模式的教育理念及其实践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5乔克 孙海燕 袁军 鲍安红.CDIO模式下创新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1).作者简介廖晶晶(1980),讲师,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务办,昆明呈贡大学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徐冰峰(1967),副院长,副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昆明呈贡大学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郭荣鑫(1964),院长,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昆明呈贡大学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