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12年毕业学年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分享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24825561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市2012年毕业学年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哈尔滨市2012年毕业学年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哈尔滨市2012年毕业学年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哈尔滨市2012年毕业学年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哈尔滨市2012年毕业学年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尔滨市2012年毕业学年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市2012年毕业学年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分享(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哈尔滨市2012年初中毕业学年调研测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

2、的一项是()A碣石(ji) 肥硕(shu) 回环曲折(q) B家醅(pi) 嗤笑(ch) 忍俊不禁(jn) C蒹葭(xi) 取缔( d) 自出心裁(ci)D鄙夷( b) 睿智( ru) 鳞次栉比(zh)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疏葱嶙峋物竞天择B联袂屏嶂折衷事非C关健徒劳海誓山盟D祈祷缄默拈轻怕重3(3分)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得知父亲已经给自己报了补课班后,小红带着不满和怏怏不乐的神情说:“这个假期又不能开开心心地玩了。”B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坏人都长得低眉顺眼,凶相毕露,他们看上去很有可能像是和蔼可亲的老爷爷或温文尔雅的阿姨。由此,家长和老师应该在平时

3、的教育中,打破孩子对“坏人”和“好人”的固有印象。C鸡零狗碎、筋头巴脑是很多人喝酒时,最愿意吃的下酒菜。D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4(3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各医疗机构要做到:全面强化医疗服务质量,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全力保障医务人员安全。B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C种子,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鲜花,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D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5(3分)下面的故事情节不是西游记中的一项是()A车迟国斗法B灭法国剃发C小人国灭火D宝象国送信6(3分)根据下面的语境材

4、料,郭沫若对严济慈说的那句话应该是()材料:中国科学院刚成立,郭沫若请著名的科学家严济慈担任领导工作,严济慈对郭沫若说:“科学家离开实验室,科学生命就等于结束了。”针对严济慈的委婉拒绝,郭沫若说了一句措辞得体的话,严济慈听后,就同意了郭老的要求。A你说错了,科学家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奉献精神。B你说错了,领导科学院的工作,不仍然可以延续你的科学生命吗?C你说得对,但如果你能因此使千百人进入实验室,这不是更伟大吗?D你说得对,但组织的决定必须服从,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1)苔痕上阶绿,。(刘禹锡陋室铭)(2),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征蓬出汉塞

5、,。(王维使至塞上)(4),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5)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6)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用拟人手法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二、阅读(45分)(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8lO题(8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6、,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昳丽:(2)私:9(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10(2分)从本段文字看,邹忌身上有很多可取之处,请根据你的理解,列举出其中的二点。(二)阅读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回答1114题(11分)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枯竭,全世界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替代石油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们可能会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们“体內”的油脂加工而成

7、的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然而,这两种作物的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会产生“人与粮争地的问题”从而导致“解决了能源危机,却出现了粮食危机”的尴尬结果。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线。作为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微藻广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而且种类繁多。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与大豆、油莱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

8、万升生物柴油。微藻还不会占用耕地,利用滩涂、盐碱地、荒漠以及海水、荒漠地区的地下水等。就可以大规模地开发“微藻油田”,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微藻在培养过程个还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人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据计算,每培养1吨微藻,需要消耗约2吨二氧化碳。此外,微藻在光自养培养过程中可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从而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微藻还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摘自十万个为什么A卷,有删改)11(3分)从文章第段看,油菜和大豆是不是理想的生物柴油原料?为什么?12(4分)根据文章第段内容,概括出微藻适合做“新的油脂资源”的四个特点?(不算标点

9、,答案总字数不能超过16个)13(2分)在括号内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 )()14(2分)在理解本文内容的基础上,阅读下面材料,请你给太湖环境治理者提出一条科学利用蓝藻变害为宝的合理化建议。进入90年代以来,太湖流域水体蓝藻爆发的次数在逐年增加,原来只是在每年夏季才有一次,现在每年要爆发23次,甚至在春末冬初生存条件比较恶劣的状态下,蓝藻依然能够疯长。每升水中蓝藻个数也由90年代初的几百万个迅速增加到如今的上亿个。而蓝藻爆发不仅使

10、无锡等沿湖城市的饮水安全难以得到保证,还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关专家认为蓝藻爆发的成因主要为富营养化。过量的养分主要来自于以下这些源头:1化肥流失,太湖中超过50的氮来自化肥的流失;2生活污水,包括人类的生活废水和含磷清洁剂;3畜禽养殖,畜禽的粪便含有大量营养废物如氮和磷,这些元素都能导致富营养化;4工业污染,一些沿湖企业排放的未经处理的废水中也富含氮和磷。(三)阅读优哉游哉,回答1519题(15分)优哉游哉德海因里希伯尔在欧洲西海岸的一个码头,一个衣着寒伧的人优哉游哉地躺在他的渔船里闭目养神。一位穿得很时髦的游客迅速把一卷新的彩色胶卷装进照相机,准备拍下面前这美妙的画面:蔚蓝的天空、碧绿

11、的大海、雪白的浪花、黑色的渔艇、悠闲的渔夫。咔嚓!再来一下,咔嚓!德国人有句俗语:好事成三。为保险起见,再来个第三下,咔嚓!这清脆但又扰人的声响,把正在闭目养神的渔夫吵醒了。他睡眼惺忪地直起身来,开始找他的烟盒。还没等找到。热情的游客已经把一盒烟递到他跟前,虽说没插到他嘴里,但已放到了他的手上。咔嚓!这第四下“咔嚓”是打火机的响声。于是,殷勤的客套也就结束了。这过分的客套带来了一种尴尬的局面。游客操着一口本地话,想与渔夫攀谈攀谈来缓和一下气氛。“您今天准会捕到不少鱼吧?”渔夫摇摇头。“不过,听说今天的天气很利于捕鱼。”渔夫点点头。游客激动起来了。显然,他很关注这个衣着寒伧的人的境况,对渔夫错失

12、良机很是惋惜。“哦,您身体不舒服?”渔夫终于从只是点头和摇头到开腔说话了。“我的身体挺好,”他说,“我从来没感到这么好。”他站起来,伸展了一下四肢。仿佛要显示一下自己的体魄是多么的强健。“我感到自己好极了!”游客的表情显得愈加困惑了,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问,这疑问简直要使他的心都炸开了:“那么,为什么您不出海呢?”回答是干脆的:“早上我已经出过海了。”“捕的鱼多吗?”“不少,所以也就用不着再出海了。我的鱼篓里已经装了四只龙虾,还捕到差不多两打鲭鱼”渔夫总算彻底打消了睡意,气氛也随之变得融洽了些。他安慰似的拍拍游客的肩膀,在他看来,游客的担忧虽说多余。却是深切的。“这些鱼,就是明天和后天也够我

13、吃了。”为了使游客的心情轻松些,他又说:“抽一支我的烟吧?”“好,谢谢。”他们把烟放在嘴里,又响起了第五下“咔嚓”。游客摇着头,坐在船帮上。他放下手中的照相机。好腾出两只手来加强他的语气。“当然,我并不想多管闲事,”他说,“但是,试想一下,要是您今天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出海,那您就会捕到三打、四打、五打,甚至十打的鲭鱼。您不妨想想看。”渔夫点点头。“要是您,”游客接着说,“要是您不光今天,而且明天,后天,对了,每逢好天都两次、三次,甚至四次出海您知道那会怎么样?”渔夫摇摇头。“顶多一年,您就能买到一台发动机。两年内就可以再买一条船,用这两条船或者这条机动渔船您也就能捕到更多的鱼有朝一日,您将会有两条机动渔船,您将会”他兴奋得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您将可以建一座小小的冷藏库,或者一座熏鱼厂。过一段时间再建一座海鱼腌制厂。您将驾驶着自己的直升飞机在空中盘旋。寻找更多的鱼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