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3月31日-6448)

上传人:风****你 文档编号:224825496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3月31日-6448)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3月31日-6448)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3月31日-6448)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3月31日-6448)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3月31日-6448)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3月31日-644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3月31日-644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3月31日-6448)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3月31日-6448)1: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划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单项选择题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 2: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单项选择题A、新的理解B、不同的见解C、认知策略D、类比或表象等 3: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单项选择题A、比纳一西蒙量表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C、韦克斯勒量表D、比纳一推孟量表 4:当个体行为符合群体规

2、范时,群体就会给予赞许或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其行为。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群体归属感B、群体认同感C、群体压力D、群体动力倾向 5: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单项选择题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 6:到某地进行参观访问属于()单项选择题A、模象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实物直观 7: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单项选择题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片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服教育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3、” 8:为避免暂时的信息提取失败,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这种做法依据的记忆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提取失败说B、消退说C、动机说D、干扰说 9: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方面都存在差异。多项选择题A、课时计划B、知识基础C、课堂教学过程D、能力水平E、课后评价 10: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与害怕失败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单项选择题A、比较难的任务B、非常难的任务C、非常容易的任务D、难度适中的任务 11:学生在学习上希望获得好名次,其学习动机是()。单项选择题A、外部B、成就C、交往D、任务 12: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作品分析B、问卷C、会谈D、实

4、验 13: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取三个阶段。判断题对错 14: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端。 ()判断题对错 15:婴儿学会称呼邻居家的男性为“叔叔”后,他可能会对所遇到的任何陌生男性均称呼为“叔叔”,这种迁移属于()单项选择题A、顺向迁移B、横向迁移C、正迁移D、一般迁移 16: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当遇到相类似的刺激也能作出条件反应,称为()。单项选择题A、刺激分化B、消退C、刺激泛化D、获得 17:下列哪些家庭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多项选择题A、权威B、民主C、放纵D、信任E、容忍 18: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

5、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单项选择题A、前运算阶级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9:以下技能中,属于操作技能的是()单项选择题A、阅读技能B、运算技能C、记忆技能D、吹拉弹唱技能 20: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判断题对错 21: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属于()。单项选择题A、头脑风暴训练B、自我设计训练C、推测与假设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 2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类遗忘遵循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判断题对错 23: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包括 。多项选择题A、 复述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 计划策略D、 监视策略E、 调节策略

6、24: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储存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形象编码B、物理编码C、意义编码D、语音编码 25:学习的主体因素,指()。单项选择题A、学生B、教师C、教学手段D、教学环境 26:奥苏伯尔的同化模式中,总括性同化又称()。单项选择题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相关类属学习 2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单项选择题A、自觉性B、果断性C、坚持性D、自制性 28: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当动觉反馈已经成为动作程序的调节器时,技能的学习就进入到了()单项选择题A、定向阶段B、模仿

7、阶段C、熟练阶段D、整合阶段 29:()是一种常用的评价策略,其内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单项选择题A、观察B、案卷分析C、情感评价D、测验 30: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单项选择题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画线是复述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 2:答案D 解析 3:答案B 解析 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

8、是斯坦福一比奈量表,是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对比纳西蒙量表做了多次修订而成的,故选B。 4:答案D 解析 群体动力倾向就是在群体中,只要有别人在场,或受到别人的鼓励,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就同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5:答案C 解析 C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6:答案D 解析 因为参观访问看到的都是一些实物,所以属于实物直观。(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7:答案D 解析 这种做法可以使观众得到“替代惩罚”和“替代强化”。 8:答案A 解析 9:答案A,C,E 解析 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课时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评价方面存在着差

9、异。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B 解析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12:答案C 解析 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教师通过会谈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也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绪、态度施加影响。(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3:答案正确 解析 14:答案错误 解析 解决问题自发现问题开始,分析问题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解决问题的一个具体环节。 15:答案B 解析 横向迁移,即水平迁移,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题干中学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故属于横向迁移。 16:答案C 解析 题中所述是刺激泛化的定义。 17

10、:答案B,D,E 解析 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故B、D、E选项为合理的。 18:答案A 解析 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 19:答案D 解析 20:答案错误 解析 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是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 21:答案C 解析 推测与假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22:答案正确 解析 23:答案C,D,E 解析 本题考察第八章元认知策略。所谓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

11、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包含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24:答案C 解析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储存方式是意义编码。 25:答案A 解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26:答案B 解析 27:答案A 解析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能够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既定目的的意志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从。盲从的人不了解自己行动的意义,极易在别人的怂恿下从事不符合个人意愿或社会需要的行动。这首小诗的意思是人们有时候喜欢拖延,总是把事情放在明天去做,如果总是放在明天,那么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了。人们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对问题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对事件本身不够重视,所以导致行为不自觉,意志拖延。这是意志缺乏自觉性的标志。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28:答案D 解析 D在操作整合阶段,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 29:答案B 解析 案卷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评价策略,其内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 30:答案D 解析 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