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中心管理规範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224774452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叫中心管理规範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呼叫中心管理规範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呼叫中心管理规範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呼叫中心管理规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叫中心管理规範(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叫中心管理规範 呼叫中心标準化服务手册 引言 呼叫中心标準化服务手册是呼叫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员工的基本行为规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广场的实际情况制订。 伴随着呼叫中心专案的稳步推进,呼叫中心的工作已经稳定有序的开展,为了更好的为全体人员提供服务,特制定呼叫中心标準化服务手册,呼叫中心全体人员参照执行。 一、服务规範 (一)能力目标 (二)*形象 建立声音形象的训练方法: 1、控制声音的第一步是要了解自己声音的特性。首先分析自己声音的特色,了解在自己的声音中,哪一种声调能给人更多的好印象,然后好好把握,多加,在重要的场合便可用最好的声音赢得更多的机会。 2、刚开始可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

2、,最好是录自己与他人自然交谈的声音,这样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平时讲话的语调、语速、习惯等,然后反覆聆听,找出自己说话的优点与缺点,扬长避短。 3、音量也是了解重点之一。声音洪亮的人给人正直的感觉,声音小的人则显得对自己没有信心。在商务交谈中,若声音太小将缺乏说服力,因此,一定要控制好自己说话的音量,说得清楚、明朗。 只要认真努力地练习,一定可运用自如。 4、多数人会有这样的经验,当坐姿不正确时,发音也会感觉困难,可见声音与姿势有密切的关係。不良的姿势不可能发出悦耳的声音。歌唱演员为了发出好听的声音,都是先从姿势训练开始。 对于话务员而言,坐着说话时,要儘量保持后背挺直,这样说话时以扩张胸腔,声音也

3、较易发出。若因紧张而发不出声音时,可做深呼吸,以放鬆紧张的情绪。 (三)*服务规範 1、接听* 座席人员应熟悉*的规範用语,在用*交流时应简明扼要,以提高工作效率。 通常,应在*铃响三次内接听。如果拨号音过了三下还没人接,很多人就会将*结束通话,这样无疑可能令企业错过获得资讯的机会。拿起*后,应温和的报出本公司的名称,如“您好,市北广场e家亲,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以让对方明白是否拨对了*,减少双方互相询问的时间,从而儘快进入正题。 *交谈中则要简明扼要、彬彬有礼。 2、坐姿 一般用左手握话筒,右手执笔做记录。通话时不能趴、靠、坐在桌子上,或斜倚在椅子上,更不能边吃东西边讲话,或把听筒夹在头和

4、肩之间来回踱步,或不时用手摆弄*线,这样都是不礼貌的。 良好的姿势,就是可以做腹部呼吸的姿势。好的声音需要很多新鲜氧气来帮助发音,所以要有能充分补充氧气的呼吸法,也就是利用横膈膜的腹部呼吸法。 腹部呼吸法的作用在于: (1)腹部和胸部均能储存氧气,使呼吸长久连续,并保持声音不紊乱。 (2)能放鬆肩部、喉咙、颈部的紧张,预防发出变调的声音。 (3)音量、音质、语速较易控制。 (4)要了解自己目前的呼吸是腹部呼吸还是胸部呼吸,可用下面的方法检查:站在镜前观察,如呼吸时肩膀会上下起伏,就是胸部呼吸。学习腹部呼吸有一个简单的方法: 平躺在床上或洁净的地板上,儘量发出yi、yi、yi的声音,并将手置于腹

5、部,腹部上下起伏,这就是腹部呼吸。 3、声音 人们常用声情并茂来形容演员的精彩表演。“情”不到,“声”则不美,打*也是如此。虽然彼此都看不到对方的面孔,但可以从声音听出来对方的表情和神态。 亲切、甜美的声音,会给人以愉快、受尊重的感觉;愉悦、清脆的声音,*于良好的心境。所以,在与客户沟通前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控制好音量,以对方能听清为限,同时保持面部微笑,语速应比平时稍慢一些。 4、*沟通情绪 (1)工作程式 第一印象很重要,好的印象会使双方的对话能顺利展开。在*中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就会给对方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因此要记住,接打*时,应有“我代表单位形象”的意识。 (2)要有愉悦的心

6、情 接打*时要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样即使对方看不见你,也会被你的情绪感染,使沟通更顺畅。由于面部表情会影响声音的变化,所以即使在*中,也要抱着“对方能够看到我”的心态去应对。 (3)端正的姿态与清晰明朗的声音 接打*过程中绝对不能喝茶、吃零食,即使是懒散的姿势,对方也能够“听”的出来。如果打*的时候,斜倚在椅子上或趴在桌子上,对方听你的声音将是懒散的,无精打采的;若坐姿端正,身体挺直,所发出的声音也会亲切悦耳,充满活力。因此接打*时,应儘可能的注意自己的姿势。 此外,声音要文雅有礼,态度要热情、诚恳。口与话筒间,应保持适当距离;适度控制音量以免对方听不清楚而产生误会。 (4)迅速接听 听到*铃声

7、,应迅速拿起听筒接听*,长途*优先,最好在三声之内接听。长时间无人接*或让对方久等都是很不礼貌的,对方在等待时心里会十分急躁,会对客户服务代表和其所在的公司留下不好的印象。即使*离自己较远,听到*铃声后,若附近没有其他人,也应该用最快的速度拿起听筒。 如果*铃响超过三声才拿起话筒,应该先向对方道歉。若*响了许久,接起*只是“喂”了一声,会令对方十分不满。 (5)认真清楚地记录 随时牢记5w1h技巧。所谓5w1h是指when(何时)、who(何人)、where(何地)、what(何事)、why(为什么)、how(如何进行)。在工作中,这些资料都是十分重要的,对打*、接*具有相同的重要性。 *记录

8、既要简洁又要完备,有赖于5w1h技巧。 (6)有效*沟通 客户呼入的*基本上都与工作有关,公司的每一通*都是十分重要的,不可敷衍了事。即使对方要找的人不在,切忌以一句“他不在”答覆后将*结束通话。接*时也要儘可能问清事由,避免误事。 客户查询单位其他部门的*号码时,应迅即查告。而不应说不知道。 接听*时,首先应确认对方身份、了解对方来电的目的,如自己无法处理,也应认真记录下来,委婉探求对方来电的目的。 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应耐心倾听,不断给出礼貌的迴应,否则客户会误以为你没在听;表示意见时,应让客户适度地畅所欲言,除非不得已,否则不要插嘴,期间还可以通过提问来*对方的需求与问题。注意倾听与理解、抱

9、有同理心、建立亲和力是有效*沟通的关键。 接到责难或批评性的*时,应婉转解释,并向其表示歉意或谢意,不可与对方争辩。 *交谈事项应注意準确性,将事项完整的交代清楚,以增加客户的认同,不可敷衍了事。 如遇需要查询资料或查询档案*,应先预计可能用的时间,若查阅或查询时间过长,最好不让对方久候,应不断迴应“请稍等”或改用另行回话的方式。客户通过*索取业务资料时,应把握时效,儘快发出。 (7)挂*前的礼貌 要结束*交谈时,一般应当由致电的一方提出,然后彼此客气的道别。应有明确的结束语,如“再见”,待对方先结束通话*后再轻轻挂上*,不能只管自己讲完就先行结束通话*。 (8)*基本的礼貌用语 *交谈的礼貌

10、用语和答覆语如表所示 二、工作制度 (一)工作时间 1、严格遵守工作时间,如有调整,以调整后为準。 上班时间 春季工作时间:9:0018:00; 午休时间:12:0013:30; 冬季工作时间:9:0017:30; 午休时间:12:0013:00。 (二)工作纪律 1、严格遵守上、下线制度,工作区域内不串岗(交*时段游走于其他岗位)、闲聊、吃零食、大声喧譁,确保办公环境的安静有序。 2、不得在工作时间内玩游戏、看电影、吃零食、看杂誌、串岗聊天、睡觉、*闲聊,以及从事其它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3、工作时间内将手机调至静音或振动状态,不得利用座席系统拨打私人*。遇特殊情况需要长时间接打私人*的,应离

11、开*服务区处理。 4、严格遵守广场统一安排,按时参加会议、培训、值日和集体活动等,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会议、培训过程中,不得随意走动、交头接耳。 5、同事之间交往要注重礼节,宽容忍让,以诚待人;碰到同事主动打招呼,失礼之处主动致歉;严禁说不利于团结的话,做不利于团结的事;严禁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与同事发生争吵或冲突。 6、爱护桌椅、电脑及一切公共设施,不得因个人情绪摔耳麦、大声敲击键盘、滑鼠等影响他人工作。 (三)工作环境 呼叫中心的工作环境包括话务中心、会议室(培训室)、更衣室、及其他公共区域。 1、所有员工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和保持呼叫中心办公环境的整洁(包括:室内环境卫生、会议室、更衣

12、室、个人桌面的整洁、地面清洁等) 2、呼叫中心所有装置、物品执行定置化管理,任何人不得随意挪动物品,随时保持环境整齐有序。 3、任何人不得在办公室、走廊、更衣室、茶水间等公共区域内堆放私人物品。办公室的桌、椅、柜、纸篓等办公装置、用具须摆放整齐,档案柜顶不得堆放杂物。 4、办公桌物品按照统一标準定位摆放,除电脑显示屏、*机、档案资料、纸笔、水杯外,不得摆放任何物品。电脑、*等办公装置要保持清洁。 呼叫中心管理 呼叫中心主管在客户服务部经理的领导下,对呼叫中心人员系统装置进行全面的管理,确保呼叫中心的服务质量。其主要岗位职责如图81所示。图8. 呼叫中心的人员管理 随着企业对客户服务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呼叫中心已成为企业面向客户重要的视窗,江苏亿伦作为全国一流外包公司尤其关注,其特性在于以更低的运营成本.呼叫中心的管理模式 目前众多的外包呼叫中心仍在粗放地进行运营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很难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对服务的要求,降低运营成本,达到盈亏平衡点。在客.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