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含答案和解析)

上传人:roo****eng 文档编号:224753080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含答案和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2021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含答案和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2021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含答案和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含答案和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含答案和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1、书写我会工整地把句子抄在横线的中线上。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_ 【答案】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书写。 书写是小学比较基础的知识点。同学们要想做好此类题目,最重要的是平时多加练习。同学们在书写汉字时要笔画规范,笔顺正确;要多读几遍,再下笔。这样,同学们做题的正确率会更高。2、填空题看拼音写词语。y pin kng x shn zhng h j (_) (_) (_

2、) (_) 【答案】 叶片 空隙 慎重 合计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看拼音写汉字。 看拼音写汉字是小学比较基础的知识点。同学们要想做好此类题目,最重要的是拼音知识要过关,平时要多听、多读、多写。拼音知识扎实了,汉字书写才会正确。同学们在书写汉字时要笔画规范,笔顺正确;要多读几遍,再下笔。这样,同学们做题的正确率会更高。3、填空题我会辨字组词。操(_) 吟(_) 幕(_) 钳(_) 燥(_) 冷(_) 暮(_) 甜(_) 【答案】 操作 呻吟 幕布 钳子 干燥 寒冷 暮色 甘甜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

3、解字词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形近字的特点: 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部首相同,位置不同。4、填空题填上合适的词语。(_)的细丝 (_)的地方 (_)的住宅 蛇(_) (_)地选择 轻微地(_) 伟大的(_) 猪(_) 【答案】 长长 美丽 舒适 洞 认真 颤动 祖国 圈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词语搭配。 “的”后面接名词,“的”前面的词语一般是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名词。例如:细丝:细细的丝线。一般用长长的、柔软的等形容词来形容。地方,一

4、般用干净的、美丽的等词语来进行修饰。“地”后面接动词,“地”前面的词语是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例如:认真地选择、随意地选择等等。轻微地颤动、轻微地转身等等。与都是名词,表示动物的家。5、填空题课文回顾。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首诗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 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_的感觉。这首诗中“_,_”两句,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道理。学了这首诗,我得到的启发是_。 【答案】 宋 苏轼 正面 侧面 远处 近处 高处 低处 庐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问题不能片面,要从全局出发 【解析】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

5、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6、填空题日积月累。(1)_,雪却输梅一段香。(卢钺雪梅) (2)不识庐山真面目,_。(苏轼题西林壁)

6、(3)可怜九月初三夜,_。白居易暮江吟) (4)八月里来雁门开,_。(气象谚语) 【答案】 梅须逊雪三分白 只缘身在此山中 露似真珠月似弓 雁儿脚上带霜来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对古诗与谚语的识记能力。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

7、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意思是: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这里的“可怜”是可爱的意思。 (4)“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预示着白露时节的到来,在每年农历八月,一些候鸟如黄雀、椋鸟、树鹨、柳莺、绣眼、沙锥、麦鸡、大雁等对气候的变化相当敏感,于是它们集体向南方迁徙,为过冬做准备。7、语言表达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 花开得这么鲜艳,我怎么能不喜欢呢?(改为陈述句 ) _ (2)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缩句) _ (3) 生物课对林巧稚有很大的兴趣。(修改病句) _ (4)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

8、在这平台上叫。(改为拟人句) _ (5)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用带点的关联词造句) _ 【答案】 花开得这么鲜艳,我非常喜欢。 墙上是爬山虎。 林巧稚对生物课有很大的兴趣。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这一带没有山,没有水,甚至连植物也没有,静得可怕。 【解析】 (1)本题考查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反问句变为陈述句,首先注意陈述成分的变换,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需要去掉“怎么”“难道”“吗”等词,句尾问号改为句号。 (2)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缩句可以理解为总结句子意思

9、的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3)只能是“人对某物感兴趣”,不能“某物对人感兴趣”。 (4)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本题中,同学们应该将蟋蟀拟人化。 (5)对于造句,同学们平时要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多听,多读,多写。我们要用恰当的语言,将自己想象到的语句表达出来,要语句通顺,表意明确,符合题目要求。8、语言表达口语交流台。做完作业的

10、小强在看电视,妈妈让他离电视远点,可他说,离近了看才好看。 1. 请你劝说小强,让他听妈妈的话。 _ 2. 该怎样保护视力?提出两点保护视力的建议。 _ 【答案】 示例:1.小强,你看电视离得太近了,这样会对眼睛造成很大的伤害,会越来越近视的。妈妈的提醒也是为了你好,好好爱护自己的眼睛吧。 2.(1)避免长时间用眼,看书、写字或看电视、电脑30至40分钟要停下来休息。(2)坚持做眼保健操。 【解析】 略9、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

11、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本文段选自课文_,作者是_。 【2】按课文内容填空。 【3】爬山虎的脚生长在_。 爬山虎的脚的形状是_。 爬

12、山虎的脚的颜色是_。 【4】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细心观察 连续观察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_)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_)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_)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弯曲(_) 牢固(_) 仔细(_) 【6】用“ ”画出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把_比作_ 【7】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 【答案】 【1】 爬山虎的脚 叶圣陶 【2】触 变 巴 拉 贴 爬 【3】 茎上 蜗牛的触角 嫩红 【4】 【5】 笔直 松散 粗心 【6】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爬山虎的脚 蜗牛的触角 【7】无论征途多么艰辛,只要心中充满希望,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往上爬,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解析】 【1】 此文段出自课文爬山虎的脚。本文的作者是叶圣陶,文章介绍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 【2】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这样,同学们做题的正确率会更高。 【3】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 【4】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句中,通过作者的细心观察,他发现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句和句中,通过“不几天”和“逐渐”等词我们知道,作者在这两句中都是通过连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