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现农机标准化作业的探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4733272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实现农机标准化作业的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实现农机标准化作业的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实现农机标准化作业的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实现农机标准化作业的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实现农机标准化作业的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实现农机标准化作业的探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实现农机标准化作业的探究 黄鹏摘要:文中作者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经历,探究了实现农机标准化作业的意义及现状和改进方法,希望对以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关键词:农业标准化作业;探究1实行农田作业标准化作业的意义农机标准化作业是运用农田作业机械根据预定的目标。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开展农机各项作业。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耙地作业、耕地作业、机械收获、机械中耕、药物喷洒、机械播种(施肥)、机械整地、打埂、镇压等。落实农田标准化作业,可以增加农场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机化作业质量,减少消耗,推动农牧业增产增收。并可以确保农机化各项作业持久、稳定、健康发展,落实种植户增收、种植户增效的目的。2农机拥有者是农机作业

2、标准化的主体2.1农机作业标准的落实重点在于农机用户农场的规模经营兼顾了种植户收入和农业科学的两方面提高,它对于农业种植标准化、管理合理化和生产科学化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规模经营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也让之前的种植户拥有农机的情况逐渐变为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给予有偿的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格局。规模经营切实增加了农机具及社会资源的利用和农民的收入。并作为农业机械化主体的种植户和农机标准化主体的农业机械使用和拥有者。在其共同推动下,很大的促进了农机作业的标准化。2.2专业知识的培训是实施标准化的主要基础工作的主体是人,只要人可以达到工作标准,工作方可达到要求。故在农业标准化的推广中,必须应经过全面的技术

3、培训,来提高技术人员和农机手的技术水平和全面素质,制(修)定标准化的程序。并全方位宣传执行。农机标准化的宣传及标准化的培训可以增加农机操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农机使用人可以了解并且根据此标准来开展工作.这样方可确保农业生产和农机作业的标准化。此外,形成一支农机标准化的技术和知识都非常先进的、实用的推广队伍,规范并指导农机合作社采选使用农机具。之后就可以打造现代农机标准化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和一个标准化的体系。较好的引领标准化的进行。3现阶段我国农机标准化的现状和改进因为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劳动力已由绝对过剩向相对过剩乃至结构性短缺、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故农业发生了一些改变并造成个别地方农

4、业兼业化、种植户老龄化趋势明显,复种指数降低,缺少青壮年劳动力,科技应用水平降低,种植方式粗放等问题。而运用农机作业就能够有效的避免此类问题,在农场农业生产中农机化工作发挥着增加劳动生产率。增产增收,抵御自然灾害,降低劳动强度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变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提高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降低土壤中的农药、化肥残留量、控制土地沙化等,需要多渠道并举,农机化是当中一个主要方面。以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深入进行。以农机合作社为代表的各类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持续出现并发展很快,把分散的农田作业机械有效地整合,为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

5、、产后标准化、系列化及保姆式、订单式服务,很大程度上落实了连片作业,增加了作业效益和作业效率,普通种植户作业费用支出同时减少。不少适用农业技术也得到推广。农业生产质量得到确保。农业机械化日益成为引领农艺制度深刻变革。推动农业技术集成应用的主要载体。发展高效、优质、高产、生态农业,务必推动环境、信息、工程、生物技术的集成化。而且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可在确保增产稳产的条件下。比之前耕作减少4道以上工序。农业机械化日益变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劳动者素质提升的实用方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肯定要求高素质的劳动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打造高素质的职业农民的过程。此外。农业机械

6、化又是推动高素质劳动力、技术、资本等各类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和回归农业的主要纽带。而改进农机发展要做到以下几点。3.1促进扶持办法全面执行。切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用机购机积极性。3.2提高工作指导、政策引导力度。推动各个区域的生产机械化、各个环节、各类大宗农产品全面协调发展。3.3对农业生产急需的关键技术农机装备组织联合攻关.针对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摸索符合农业生产实际的农机化技术路线,增加装备配套水平和农机化技术集成。3.4大力推动开展社会化作业服务。鼓励扶持农业生产经营者和农机户创立农机协会、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增加农机服务产业化、组织化、专业化程度。3.5切实落实好法规明

7、确的各项职责。提升农机质量标准体系,保障农机作业质量、产品质量和维修质量。3.6全面落实基层农机推广、鉴定、管理、教育、维修、监理、培训体系建设。增强人员队伍素质。增加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综上所述,在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愈发重要,农业机械化不是简单劳动替代技术,或者说是劳动过程的机械化,它会对农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它战略地位日益重要。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增强农业装备水平,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最重要、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所以说。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夯实“三农”发展基础的主要内容,是现代农业建设中引领性的战略任务,是促进协调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