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教学设计分享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24201244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突变教学设计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因突变教学设计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因突变教学设计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因突变教学设计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因突变教学设计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因突变教学设计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突变教学设计分享(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基因与性状教学设计 设计人:黄陵中学马梦珂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2、说出基因突变的本质3、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基因突变原因的学习,树立事物发展的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的辨证唯物的思想2通过对基因突变原因及特点的逻辑论证过程,不但可以使学生懂得生物界丰富多彩的本质,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的思想教育。3通过基因突变与生活的了解,使学生能形成关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能力目标: 1通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2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启发

2、、相互补充、激发灵感,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3教师精心设计训练和反馈培养学生理论了解实际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2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特点难点:基因突变的本质三、教学与学法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适当补充相关的材料,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从实例分析入手,教师适当举例以问题形式层层递进引导,按照认知的规律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来归纳总结概念;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对比得出生物变异的类型。从镰刀型贫血症病因的分析得到基因突变的概念;以设问、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和自主合作学习思考基因突变的概念;用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用填表的

3、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对比和总结。最后有效小练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以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控一次性到位。四、学情分析生物的变异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通过前面对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与遗传物质有关,也与环境有关。基因突变是遗传学中重要的概念,是学生学习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基础,其中的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这部分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点知识。由于该部分的知识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具备相当强的抽象、空间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虽然学生在本模块前面的教学内容中遇到类似的情况,通过学习提高了能力,但要达到从分子水平上理解和掌握,仍需要教师通过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不断地探究、思

4、考、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五、教材版本及设计意图教材版本: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基因与性状设计意图:从基因结构变化的角度来认识生物发生变异的原因,是基因表达的延续和拓展,也是学习第四单元的基础。通过本节学习,从实例入手,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分析,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并对基因突变的概念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根据以前基因的相关知识,对基因表达的异常情况进行理解,然后再仔细阐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在讲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时,先大致归纳了引起基因突变的三类原因,然后紧扣原因分析特点。在阐述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时,教材用实例说明在一个足够大的

5、群体中,即使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突变个体仍然会占有一定的数量。这个实例体现了生物在进化教程中“变”与“不变”的平衡,有助于学生理解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六、教学过程问题设计问题: 1、 是否所有的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2、 变异的类型有几种?如何区分?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有哪些?3、 正常红细胞和镰刀形红细胞为什么不一样? 4、 导致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5、 基因突变的概念?6、 基因突变的本质是什么?7、基因突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8、基因突变都会引起性状的改变吗?对生物生存有何影响?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什么? 9、 基因突变有何特点? 10、基因突变的意义是

6、什么? 所需设备:投影仪、电脑演示PPT教学软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播放X战警剧照,介绍角色的不同特异功能,引导学生思考提问问题:1、你们也有这样的特异功能吗?2、那他们为什么会有特异功能呢?3、仅仅只有电影和漫画中才会出现生物变异吗?我们大自然中有没有变异现象?(播放自然中生物变异的图片引出生物变异)二、生物的变异问题探究(1)是否所有变异都能遗传?播放资料一甘蓝在北京和拉萨重量不同,引回北京回复原重量。提出问题:1、这种变异能遗传吗?为什么?播放资料而太空椒(普通种子遨游过太空后培育而成的)与普通青椒相比,果实明显增大,种下它的种子,仍是肥大果实。提出问题:1、这种变异是否

7、可以遗传?问题探究(2)从刚才的资料得出生物的变异有几种?怎样区分? 教师总结:我们知道生物的表现型与基因型和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像甘蓝这种因环境引起性状的改变,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异是不可遗传的。而太空椒遨游过太空,宇宙辐射改变了其遗传物质,因而改变了其性状,这个变异性状是可遗传的。从上述可以看出,生物的变异有这样两种类型: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主要类型。它的来源主要由三个方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一、 基因突变的概念用多媒体展示镰刀型贫血症患者和正常人的红细胞图片,组织学生观看关于正常红细胞的基因突变形成镰刀型细胞贫血征的录像以及相关文字

8、资料。提出问题1、正常红细胞和镰刀形红细胞哪里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2、导致镰刀形贫血症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提示(控制生物性状的物质是什么?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物质是什么?那性状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教师总结:是因为DNA中碱基对改变,导致转录出的密码子发生改变,导致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归纳得出基因突变概念提出问题:只要发生基因突变,生物性状就发生变化吗?(学生讨论)二、 基因突变的本质教师边播放PPT边总结:由于DNA在复制时期出现了差错,使碱基对出现了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改变,遗传信息发生改变,蛋白质的结构改变,最终导致生物

9、性状发生改变。四、基因突变的原因1、播放图片展示防晒霜,防晒伞,医院里的防护服。提出问题:夏天到了我们为什么要防晒?防晒到底防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防紫外线?为什么拍片室里医生要穿防护服?总结,紫外线、辐射都属于物理因素,能导致基因突变,从而致癌。2、播放图片抽烟,刷油漆这些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少吃烧烤类东西,少抽烟。3、讲述细菌、病毒也会导致基因突变。教师提问: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几种,叫学生总结四、基因突变的特点教师展示:4个幻灯片,引导探究:残翅果蝇 .短腿安康羊.白化病病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患者图片。教师提示:人、动物及植物都能发生突变,生物普遍都会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第一个特点是

10、什么?教师展示:(PPT)经过诱变的种子和老鼠,观察颜色。教师提示:能固定突变颜色吗?说明什么特点?教师展示:(PPT)各种生物的突变频率。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展示:(PPT)各种基因突变的图片。教师提示:基因突变是有害的还是有利的?教师总结归纳基因突变的特点五、基因突变的意义教师活动:(PPT)多媒体呈现多幅图片 教师提示:刚才诱变的小鼠和种子突变之后多了几种颜色,这就属于这个物种的进化,所以基因突变的意义是?六、课堂小结请同学小结七、巩固提高 习题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八、作业布置 学生回答:没有学生思考回答:他们身体发生了变异。学生思考回答学生讨论,组织语言,分析可能原因。学生回答:不能,因为回

11、到北京时重量又恢复了,环境引起性状改变,遗传物质不变。学生回答:可以,因为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学生回答:两种,有可遗传和不可遗传变异。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边看资料边讨论学生得出结论1 正常红细胞和镰刀形红细胞形状不同。2 因为它们血红蛋白不相同,氨基酸序列不同3 直接原因是氨基酸序列改变4 根本原因是DNA碱基对发生了变化学生归纳得出结论1:不一定,由于密码子的兼并性,基因发生突变不一定会引起形状的改变。学生思考突变的结果学生回答:防晒黑、晒红、晒伤。紫外线照射过多会导致皮肤癌。防护服防止辐射。学生总结亚硝酸盐、甲醛等化学物质能导致基因突变。学生总结归纳:生物因素突变、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基因可

12、以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学生回答:普遍性学生回答:不能,不定向性学生回答:低频性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多害少利性学生回答:为进化提供原材料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并引入变异的概念及类型。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直观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创造讨论与交流机会。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红细胞形态不同是因为血红蛋白质分子不同,而血红蛋白不同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也不同,而氨基酸的种类是由密码子来决定的。密码子的排列是由DNA分子决定的。引导学生归纳和概括,以把握基因突变的实质或内涵在于基因

13、结构的改变,领会基因突变的外延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养成发散思维习惯,领悟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列举事实和归纳能力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基因发生突变的原因。给予学生在健康保健方面的一些指导建议,引导学生形成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价值观。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概括能力。通过问题引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堂效果反馈,巩固知识。七、板书设计第三节 基因与性状一、变异的类型: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二、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的概念2、基因突变本质3、基因突变的原因4、基因突变的特点5、基因突变的意义八、教后反思本节课中如何在前面遗传的物

14、质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理解进入一个新的平台是本次教学思考的主要问题。在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立足课本,实现对知识的深化和拓展是主要的指导思想。在学习基因突变时,带领学生学习基因突变的基本概念,对概念进行深入解析,从基因结构的改变,到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中的相关理解及突变的结果原因和特点等进行系统的理解和深入学习。同时结合基因的结构和基因对性状控制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研究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会影响生物的性状。在题型练习的设置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充分利用好高考题,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再理解。总之本次课无论是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上,还是教师的适当引导中都配合的相对满意。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