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织锦机边莺语频翻译及赏析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译文翻译 我正在机上织锦,耳边传来黄莺的阵阵鸣叫声,让我想起远在塞外的老公,不由停下梭子,泪如泉涌 尽管现在已经是阳春三月,但塞外依旧是那样荒芜惨淡,纵然有柳树树也未发新叶,征人仍是感觉不到春天的降落 解释解说 柳树枝:词牌名又作“柳树” 织锦:暗用前秦苏蕙织锦为回文璇玑图的典故 塞门,一作“寒门” 诗文赏析 此词写闺思首二句隐括李白名篇《乌夜啼》的诗意,谓女子在机上织锦,机边传来黄莺叫声,著一“频”字,足见鸣声此伏彼起,春色秾丽,句中虽未提柳树,但“莺语频”三字,已能够想见此地柳树千条万缕、藏莺飞絮的现象织锦虽是叙事,一起暗用了前秦苏蕙的典故,点出女子惦念思妇织锦,本欲寄远,由于莺语频传,春色挑逗,只得停梭而流泪忆远 后二句和首二句跳动很大,由思妇而转到征人,由柳密莺啼的内地而转到边塞,说塞上到了三月仍旧是一片萧索,即便有柳树而新叶未生,征人也无从发觉到春天的降落这儿用王之涣《凉州词》句意而又更翻进了一层。
思妇之不幸,不只在于极度惦念而不得与征人聚会,还在于征人连春天到来都无从发觉,更不或许遥知妻子的春思这样比单从思妇一方下笔又多了一个旁边面,使意境深化了 此词首要运用比衬方法,在同一时间内打开空间的比照它的画面组合,如同电影蒙太奇,先是柳密莺啼、思妇停梭垂泪的特写,一晃间想起画外音,跟着词的末二句,推出一幅绝塞征戍图,征人面对着萧索的田野,对春天的降落茫然无知两个镜头前后联接所形成的比照,给人留下深化而明显的形象陈陶《陇西行》中有“不幸永定河滨骨,尤是春闺梦里人”的`诗句,也是选用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但刺激性很强,把问题明确地告知读者,的心情显得激切温庭筠此词则是镇静客观地打开两幅画面,让读者自己渐渐地体会、考虑,比较宛转,这是温词风格的一种表现 这首词口气和神态非常悠扬,不像一般七言诗,但如与宋代的一些词比较,却又显得浑朴这显现了诗到词的过渡状况的一种特征 2Word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