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体育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4172198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体育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理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南阳市体育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理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体育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理联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体育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理联考试卷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南阳市体育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O是底面A1B1C1D1的中心,则O到平面ABC1D1的距离为 A B C D参考答案:B2. 函数的定义域是()A1,)B1,0) C(1,) D(1,0)参考答案:A略3. 圆x2+y2=4上与直线l:4x3y+12=0距离最小的点的坐标是()A BCD参考答案:C考点: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专题:计算题;直线与圆分析:在圆x2+y2=4上,与直线l:4x3y+12=0的距

2、离最小的点,必在过圆心与直线l:4x3y+12=0垂直的直线上,求此线与圆的交点,根据图象可以判断坐标解答: 解:圆的圆心(0,0),过圆心与直线4x3y+12=0垂直的直线方程:3x+4y=0,3x+4y=0与x2+y2=4联立可得x2=,所以它与x2+y2=4的交点坐标是(,),(,)又圆与直线4x3y+12=0的距离最小,所以所求的点的坐标(,),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的截距等知识,是中档题4. 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 B. C. D. 参考答案:B略5. 已知P箱中有红球1个,白球9个,Q箱中有白球7个,(P、Q箱中

3、所有的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现随意从P箱中取出3个球放入Q箱,将Q箱中的球充分搅匀后,再从Q箱中随意取出3个球放入P箱,则红球从P箱移到Q箱,再从Q箱返回P箱中的概率等于 ( )A B C D 参考答案:B6. 设随机变量XB(2,P),随机变量YB(3,P),若P(X1)=,则P(Y1)等于()ABCD参考答案:A【考点】二项分布与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分析】根据随机变量服从XB(2,P)和P(X1)对应的概率的值,写出概率的表示式,得到关于P的方程,解出P的值,再根据Y符合二项分布,利用概率公式得到结果【解答】解:随机变量服从XB(2,P),P(X1)=1P(X=0)=1(1P)2=,解得

4、P=P(Y1)=1P(Y=0)=1(1P)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二项分布与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所给的X对应的概率值,列出方程,求出概率P的值7. 已知过曲线上一点与原点的直线的倾斜角为,则点坐标是( )A、(3,4) B、 C、(-3,-4) D、参考答案:D8. 过原点的直线与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过B作轴的垂线交函数的图象于点C,若直线AC平行于轴,则点A的坐标是A. B. C. D. 参考答案:B9. 设,若,则( )A. B. C. D. 参考答案:B由得,选10. 函数f (x) = log (x 2 +x) 的单调增区间是()A(¥,) B(¥,

5、 C(¥,) D(,)参考答案:A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已知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虚轴长等于半焦距,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_.参考答案:12. 则参考答案:1113. 函数在时取得极值,则实数_ .参考答案:略14. 对于任意的xR,e|2x+1|+m0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1,+)【考点】函数恒成立问题【分析】任意的xR,e|2x+1|+m0恒成立,转化为求e|2x+1|的最小值即可求解m的范围【解答】解:由题意:任意的xR,e|2x+1|+m0恒成立,转化为:e|2x+1|m;任意的xR,则|2x+1|0;e|2x+1|1;要使e|2x

6、+1|+m0恒成立,故得:m1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1,+)故答案为1,+)15. 已知点P(3,2)与点Q(1,4)关于直线l对称,则直线l的方程为 .参考答案:x-y+1=016. 下列函数中:(1)(2)(3)(4)(5),其中最小值为2的函数是 (填正确命题的序号)参考答案:(1)(3)【考点】基本不等式;函数的最值及其几何意义 【专题】转化思想;换元法;不等式【分析】由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一正、二定、三相等”,逐个选项验证可得【解答】解:(1)2=2,当且仅当|x|=即x=1时取等号,故正确;(2)=+2,但当=时,x不存在,故错误;(3)22=2,当且仅当=即x=4时取等号,故正确

7、;(4)的x正负不确定,当x为负数时,得不出最小值为2,故错误;(5),取等号的条件为sinx=即sinx=1,而当0x时sinx取不到1,故错误故答案为:(1)(3)【点评】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一正、二定、三相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基础题17. 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为 参考答案:3【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与物理意义 【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求向量,的夹角,再求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解答】解:向量在向量,cos(,)=,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为:cos(,)=5=3,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其性质,注意向量积公式,是一道基础题;三、 解答题:本

8、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如图,四棱柱ABCDA1B1C1D1中,侧面AA1D1D为矩形,AB平面AA1D1D,CD平面AA1D1D,E、F分别为A1B1、CC1的中点,且AA1=CD=2,AB=AD=1(1)求证:EF平面A1BC;(2)求D1到平面A1BC1的距离参考答案:【考点】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综合题;转化思想;综合法;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取A1B的中点O,连接OE,OC,证明四边形OECF是平行四边形,可得EFOC,即可证明EF平面A1BC;(2)利用等体积法求D1到平面A1BC1的距离【解答】

9、(1)证明:取A1B的中点O,连接OE,OC,则OE平行且等于BB1,F为CC1的中点,CF平行且等于CC1,OE平行且等于CF,四边形OECF是平行四边形,EFOC,EF?平面A1BC,OC?平面A1BC,EF平面A1BC;(2)解:A1BC1中,A1B=A1C1=,BC1=,面积为=设D1到平面A1BC1的距离为h,则h=h=即D1到平面A1BC1的距离为【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断,考查点到平面的距离,正确求体积是关键19. (12分)已知点列An(xn,0),nN*,其中x10,x2a(a0),A3是线段A1A2的中点,A4是线段A2A3的中点,An是线段An2An1的中点,(1)写

10、出xn与xn1、xn2之间的关系式(n3);(2)设anxn1xn,计算a1,a2,a3,由此推测数列an的通项公式,并加以证明参考答案:由此推测an()n1a(nN*)证法1:因为a1a0,且anxn1xnxn (xnxn1)an1(n2),所以an()n1a.证法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当n1时,a1x2x1a()0a,公式成立(2)假设当nk时,公式成立,即ak()k1a成立那么当nk1时,ak1xk2xk1xk1 (xk1xk)ak ()k1a()(k1)1a,公式仍成立,根据(1)和(2)可知,对任意nN*,公式an()n1a成立20. (12分)直线l:y=x-1与抛物线C:y

11、2=2px(p0)相交于A,B两点,且直线l过C的焦点.(1)求抛物线C的方程.(2)若以AB为直径作圆Q,求圆Q的方程.参考答案:(1)直线l:y=x-1过C的焦点F(,0),0=-1,解得p=2,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2)联立解方程组消去y得x2-6x+1=0,设A(x1,y1),B(x2,y2),则x1+x2=6,x1x2=1,y1+y2=(x1-1)+(x2-1)=(x1+x2)-2=6-2=4,圆Q的圆心Q(,),即Q(3,2),半径r=+=+=4,圆Q的方程为(x-3)2+(y-2)2=16.21. (12) 已知命题p: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命题q:双曲线的离心率,

12、若为真命题,为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2)解: 2 -4 -5 - 8 -11故m的取值范围为 -12略22. (12分)(2014?韶关一模)如图,在ABC中,B=45,点D是AB的中点,求:(1)边AB的长;(2)cosA的值和中线CD的长参考答案:解:(1)由cosC=0可知,C是锐角,sinC=,由正弦定理=得:AB=2;(2)B=45,A=18045C,cosA=cos(18045C)=cos(135C)=(cosC+sinC)=(+)=,由AD=AB=1,根据余弦定理得:CD2=AD2+AC22AD?ACcosA=1+1021()=13,则CD=考点:余弦定理;正弦定理 专题:解三角形分析:(1)由cosC的值大于0,得到C为锐角,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求出sinC的值,再由AC,sinC,以及sinB的值,利用正弦定理即可求出AB的长;(2)由B的度数,利用内角和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