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版文档-新品种集成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224169458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收藏版文档-新品种集成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收藏版文档-新品种集成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收藏版文档-新品种集成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收藏版文档-新品种集成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收藏版文档-新品种集成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收藏版文档-新品种集成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藏版文档-新品种集成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5A文】最新新品种集成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一、选题的必要性(一)项目概要早稻对保障全国粮食安全、品种与区域平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粮食总量几次大的波动都与早稻密切相关,而且早稻是南方各省其它作物不可替代的优势粮食作物。早稻米质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籽粒高温逼熟”正是问题症结之所在,只有通过品种改良积极推广耐高温的优质早稻新品种,才能将早稻的种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无公害是水稻生产面临的新挑战。赣早籼56号具有高产、抗病、耐高温逼熟、米质特优的优异性状,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本项目将建立“育、繁、推”一条龙的原种生产和良种供应体

2、系;建立以赣早籼56号为核心,生产无公害优质大米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进行水稻无公害生产及无公害优质稻米产业化创新模式的示范。(二)选题的必要性1、积极发展优质早稻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的有效供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早稻是我国重要的一季粮食作物,其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水稻的24和26,我国粮食总量几次大的波动都与早稻面积和产量密切相关;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制约,早稻成为南方各省其它作物不可替代的优势粮食作物,尤其是早稻具有日产量高、上市早、污染少、出米和出饭率高的特点,通过品种改良,积极发展优质早稻生产,既可将早稻的种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又能促进全国粮食市场的稳定,对保障全国的粮食总量、品种与区域

3、平衡,对保障国家粮食的有效供给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灌浆期高温热害是制约我国水稻主产区双季早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自然灾害,加速推广应用“籽粒耐高温逼熟”的优良早稻新品种意义重大。水稻生长发育的过程对高温胁迫敏感,高温热害在许多盛产水稻的国家都有发生。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导致了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下降,因而提高水稻新品种的耐热性显得十分迫切。在我国,水稻生产中的高温热害主要发生在GG流域以南地区,最严重的是GG的大部、GG的东部、GG的西南部、GG的东部和GG的东北部等,这些地区大都为双季稻区。通常都是在7月上旬,控制这些地区的副高压脊线往往呈停滞状态,于是在较长时间维持高温天气,经常连续几天甚至十

4、几天日平均气温可达3233,有时日最高气温达40以上。而这段时间正好是双季早稻的灌浆期,水稻灌浆期是产量和米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结果造成“籽粒高温逼熟”,导致秕粒率增加、籽粒充实度下降、产量降低、米质变劣。GG是早稻灌浆期高温热害最为严重的地区,“籽粒高温逼熟”发生后造成每亩减产2035kg,同时导致稻谷整精米率降低、垩白增大。前些年南方早稻滞销的主要原因是稻米品质差,而早稻生产中“籽粒高温逼熟”正是问题的症结之所在。灌浆期高温热害是制约我国水稻主产区双季早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自然灾害。因而,加速推广应用“籽粒耐高温逼熟”的优良早稻新品种以促进早稻生产,对保持我国水稻产量及品质的稳定,进而保障国家

5、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3、以优良新品种为核心,实施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是水稻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确保“粮食安全”,不仅要求确保“数量安全”,实际上还有一个“质量安全”问题。随着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生态及健康问题更加关注,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从数量满足改变为对质量更加注重,并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只有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当前,从市场销售看,虽然我国粮食需求至今仍然短缺,但大米生产已出现结构性过剩,市场约束增大。而无公害、优质大米正在成为新的亮点,具有广泛的、潜力巨大的市场。可以预料,今后若干年,国际贸易

6、中的“安全壁垒”将大行其道,无公害、优质大米才能够顺应国际食品消费的潮流。可见,我国的水稻生产正在面临着无污染、安全、优质的新挑战。4、在GG开展无公害、优质大米的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具有关键作用。兴粮在政,稳粮在田,增粮在技。丰产、优质、安全和无公害是当前水稻科技攻关重点;指标化、标准化是水稻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区域化、产业化是当前水稻产业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水稻高产、保优、高效、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是提高水稻生产科技水平和效益的核心所在。GG是一个典型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大省,根据我国优势农产品区划,GG属水稻优势产区;水稻是GG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稻谷产

7、量占全省粮食总产的GG%,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入世后,随着国家取消出口补贴,国外大量质优价廉的大米先后进入国内市场,粮食出口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许多发达国家,制定了越来越高的产品技术标准,形成了以“绿色壁垒”为代表、以有机产品为趋向的“技术壁垒”。而GG长期的自然经济和粗放经营,使水稻生产中标准意识相当淡薄,不少大米根本就达不到技术标准。稻米生产是大宗作物的生产,区域广、环境条件复杂,涉及到品种特性、水分管理、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及后处理等。目前我省最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技术储备不足,缺乏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规范化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此外,GG自然生态条件在南方稻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科技成果对周边

8、省份将起到强大的辐射作用。因而,在GG开展无公害、优质大米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具有关键作用。5、创新贸工农一体化的水稻产业化模式,才能增强水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人多地少的国情,使我国农户以超小规模的形式从事水稻生产,而且这种超小规模处于分散经营和无序生产状态,农户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从而造成了农民只能以滞后的市场信息被动地适应市场,使农民始终走不出“卖难价跌减产价升增产卖难”的怪圈。要突破这种传统小农经济的圈圈,就必须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土地使用权向专业大户集中,鼓励有较强经营能力的现有种粮大户租

9、用农民土地,对农业进行投资,并加强对种粮大户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经营素质,使他们成为新的水稻生产的主体。近些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订单粮食悄然兴起,并在一些起步较早的地方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然而在几年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公司和农户的利益纠纷很难协调解决,农户与公司之间的利益连结脆弱;公司对农户承诺的服务(提供资金、技术服务和市场信息)不能满足农户的需要。这些问题表明“公司+基地+农户”这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需要再发展、再创新。按照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发展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是农业经营体制的一项重大创新。它有

10、助于统一组织生产,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合理组合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有助于实行专业化生产,实现区域化布局,做大、做强特色品牌;有助于推行生产标准,统一产品商标和品牌,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从而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对于推进水稻生产力发展,促进市场化、产业化和专业化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大力支持和扶植粮食生产合作社和粮食行业协会,实现水稻生产服务主体和水稻生产管理主体的创新,是水稻产业化经营的需要。进而为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奠定基础。综上所述,只有通过发展粮食生产合作社或粮食行业协会,提高农民和企业的组织化程度,以专业合作社来替代社区合作,以行业协会取代无序竞争,形成“龙

11、头企业粮食生产合作社种粮大户”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以贸工农一体化的水稻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产业化生产,实现水稻产业化经营体制的创新,才能进一步促进家庭经营的水稻生产有机地融入到社会化大生产的体系中去,才能保护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的共同利益,提高水稻产业化水平,促进水稻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水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6、项目产业化前景广阔,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GG是一个典型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大省,根据我国优势农产品区划,GG属水稻优势产区。水稻也是GG市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其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GG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民的增产、增收。近十年来,GG市水稻生产出现了阶

12、段性、结构性过剩,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农民增收。我省的水稻生产有四大优势,即生产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列全国第二和第三位,生产指数达到1.5。光、温、水、土、气资源有利于发展水稻生产,农民种粮经验相对丰富,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0%,粮食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4%,占农民纯收入的21%,可以消化农村就业劳动力500万人以上。GG是解放以来从未间断向国家纯调出粮食的两个省份之一,年均调出155万吨,商品率在40%以上。在GG,水稻生产的保障供给、农民增收、物价基础、就业保障以及生态效应等五大功能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开发无公害、优质大米以适应市场

13、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不仅能满足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转型的需要,而且还可以消除粮食生产一直是弱值、低效产业的弊端,有效缓解稻谷价格下跌、农民增收困难的矛盾,进一步提升我省的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促进GG经济发展。现在世界上150个发展中国家,粮食能自给和发展较快的国家仅占14.6%。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0GG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6亿左右,若人均占有粮食按400公斤计算,20GG年粮食年供给量至少要达到5.4亿吨才能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按目前我国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40%的比例计算,到20GG年,稻谷总产至少应达到2.16亿吨,而20GG年仅1.74亿吨,随着人口增长,粮食需求量还

14、将显著增加。无公害、优质大米才能够顺应国内外食品消费的新潮流。可见,无公害、优质稻谷的需求空间非常大。上述情况充分说明,在GG推广应用丰、优、抗得到同步改良,优质与高产、抗病、抗逆相互之间的矛盾得到协调结合的优良新品种,实施水稻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生产的无公害、优质大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赣早籼56号具有高产、抗病、耐高温逼熟、米质特优的优异性状。本项目将建立赣早籼56号“育、繁、推”一条龙的原种生产和良种供应体系;建立以赣早籼56号为核心,生产无公害优质大米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进行水稻无公害生产及无公害优质稻米产业化创新模式的示范。通过本项目攻关任务的全面完成和实施,将实现技术的整

15、体性、综合性,并注重规范化和标准化,将初步建立起与我省水稻生产地位相适应的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并将大幅度地提高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促使我省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技术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通过试验示范与产业化开发,使生产技术体系和产后收购加工销售体系一体化,带动水稻产后加工技术和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传统水稻生产技术向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的历史跨越,促进水稻生产由产品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将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稻

16、米国际竞争力将发挥重要作用。本项目示范种植的无公害优质稻少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可为水稻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采用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生产无公害、优质大米,一是可以满足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水平逐渐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新需求;二是可以提高我省大米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能力,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提升我省大米生产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我省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三是有利带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生产,促进有机肥料、生物农药企业的发展,维护和提高土壤肥力,保护有益生物,从而促进我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可以增强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质量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农民标准化生产水平。可见,本项目除了本身示范种植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上所述,本项目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三)项目技术先进性对相关领域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1、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概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