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孩子》教材设计徐赛君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224127933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雪孩子》教材设计徐赛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雪孩子》教材设计徐赛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雪孩子》教材设计徐赛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雪孩子》教材设计徐赛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雪孩子》教材设计徐赛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雪孩子》教材设计徐赛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雪孩子》教材设计徐赛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一年级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教 师徐赛君单 位浙江省绍兴市马山镇中心小学课题名称学情分析分析要点: 学生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为思维为主,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课文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现,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课文的理解。低年级的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注意力易分散,因此通过动画手段将学生易错的地方重点展示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三篇文章,体裁上与前两篇儿歌有所不同。本节课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孩子善良的心地。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易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借助图画阅读的能力教学困难分析及媒体设计:本课生字“己”“朵

2、”学生在书写是易出现错误,因此,用动画动态展示笔顺,教师重点指导。“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物理现象对于一年级学生有难度,通过演示课件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突破难点。教学目标分析要点: 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1)学会“己、化、朵”三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知道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2、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建立主人翁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进行助人为乐的教教学过程课

3、堂实施: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则童话故事,谁还记得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呢?(导入课题雪孩子,指名读,学生齐读)2、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一课中的二类生字,现在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看谁还记得它们?(复习旧知,拼读生字)3、你们真聪明!我们上节课还学习了故事的前半部分内容,现在大家一起回顾一下,看大屏幕上的四幅图,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回顾的同时,练习说话)4、讲的很清楚,上节课我们学到小白兔家里着火了,但是小白兔睡得正香,什么也不知道,在这样关键的时刻,你想不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什么了?(激发学生学习下文的兴趣)那么下面我们一起观看一段动画片,看一看在动画片中你

4、能不能找到答案?- 动画欣赏一演示-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学习第六节课文及生字“己”“化”)1、动画片看完了,那么现在谁能回答刚才的问题?接下来发生什么了?(引导学生简单概括出课文内容)2、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么我们来一起看一看书中是怎么描写这段故事的。下面同学们把书打开,第96页,看书中第二幅图右边的文字,现在请大家自由地出声地朗读这一段,注意老师有一个要求:读课文时借助拼音把每一个字读准(指导学生能够准确读课文,做到不读错字、不丢字加字)3、课文就读到这里,下面大家把书放下,谁愿意看着大屏幕给大家读一读这一段,他读之前老师还有一个要求,请大家仔细听,认真看,看一看这段中有几个句号?(渗透

5、句子的概念)4、现在我们设想一下:假如你就是雪孩子,你看见自己的好朋友小白兔家里着火了,而且火越烧越旺,燃起了熊熊大火,小白兔有生命的危险,你现在心情怎么样?(带学生进入情境,体会雪孩子的着急心情和故事的紧迫感)5、那么你从哪里看出雪孩子很着急呢?你想怎样读?(引导学生通过快读、重读“飞快地跑了过去”,体会雪孩子的着急心情。找学生试读,指名读。6、雪孩子飞快的跑过去干什么呢?结果又怎样了呢?(引出第二句)7、你很聪明,用文中的话回答了这个问题,那这句中有一个词:化了,谁能说一说在这里化了是什么意思呢?(深入理解雪孩子化成水,从此消失。)8、假如你是小白兔,雪孩子曾和你一起玩耍、唱歌,现在却化成

6、水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呢?(让学生在小白兔的角度体会伤心、难过心情和语气)那这句话你想怎样读呢?谁来试试?9、这一段中有我们要学习的两个生字,看老师手中的音节第一个:“j”,谁来拼读?(学生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己”字,同学们认真观察,看一看这个字在写的时候你想注意什么?(重点强调“己”字的竖弯勾不出头,出示儿歌“己字己字张大口,竖弯勾儿不出头”帮助记忆。)10、hu,这个音节谁能拼读?“化”字你想用什么办法记忆呢?(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用数笔画、频度、组字、猜字等方法记忆生字)现在我们来一起进行一个小比赛:老师在大屏幕上演示“化”字的笔顺,同学们认真看,一会老师会提出问题,看谁观察

7、的最仔细?(强调“化”字笔顺:撇、竖、撇、竖弯勾)(学习第七节及生字“朵”)1、雪孩子融化了,那它去哪了呢?会不会回来了呢?让我们再看一段动画片。- 动画欣赏二演示-2、动画片看完了,你都看到什么了呢?(训练学生观察总结概括的能力)3、大家说的很好,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大家看大屏幕,老师把第一句话给大家读一下,认真听,然后老师要找同学模仿。(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体会疑问的语气)学生试读,指名读。4、恩,很好,老师已经听出来你是在问我了。刚才我们在动画片中看到,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在空中自由飞舞,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怎么样啊?(培养孩子独立审美的意识)是的,画面很美,那么大家看第二句

8、话,大家自由出声的读一读,体会读的时候你想注意些什么?指名试读。5、这里有一个词“很美很美”,大家想一想,这里的“很美很美”只是说雪孩子变成白云很美丽吗?(引导学生体会雪孩子的外形美,更深层的体会其心灵美)那么现在你再试着读一读。(学生自由体会,男同学读问,女同学来回答。)6、这一段中有一个我们要新学习的生字,看音节“du”,谁来拼读,指名读、开火车读。“朵”字中有一个我们没学习过的笔画:横折弯,跟老师齐读“横折弯”,那么谁能用“朵”字组词或者说一句话?7、现在雪孩子的故事我们已经讲完了,请同学们想一想,假如你是小白兔,你想对雪孩子说点什么?如果你是雪孩子,你又想对小白兔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脱

9、离课文,展开想象,体会雪孩子舍己救人,告戒小白兔不能粗心大意等)三、演示课件,突破难点1、故事讲完了,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没有答案,看一看谁能给老师解答一下:雪孩子为什么能化成水呢?又为什么化成云了呢?(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以及积极探索的意识)2、大家知道的真多,大自然可真是神奇呀!老师这里有一个小资料,我们一起看一看吧!-科学常识演示-四、指导写字、强化重点1、下面大家把书合上,放到桌子的左上角,打开虚宫格本,垫好垫板,取出一支铅笔。(做好写字前准备)2、“己”:仔细看大屏幕,伸出你的右手,我们一起写一遍“己”的笔顺,(演示)认真看老师在黑板上示范一次(示范),好了,现在准备一个最标准

10、的写字姿势,写一个“己”字。3、“化”:刚才我们已经强调了“化”字的笔顺,现在我们来一起书空。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化字,认真看,仔细听:“化”字先写“单人旁”,然后写“撇”,最后“竖弯勾要从撇的身上穿过”,看清楚了吗?下面你来试着写一写吧!4、“朵”:“朵”字在写的时候你想注意什么?(主要引导学生比较区分“朵”字上半部分不是“几”,是“撇、横折弯”)边听老师说,边认真看大屏幕(讲解“朵”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现在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示范)看清楚了么?你写一写吧!五、创设情境,巩固练习1、这节课大家收获可真大呀!那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假如小白兔家里着火的时候你也在现场,而且可以抢先雪孩

11、子把小白兔救出来,你愿意吗?(让学生体会助人为乐)2、那咱们先到现场看看,看到了吧?其实救人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你读出火苗上的词语,火就会自动被扑灭了,相信吗?咱们看看吧。-练习演示-六、自设作业 你们真棒!不仅学会了这课的知识,还懂得了助人为乐!那么今天你想为自己设计怎样的作业呢?(讲故事、表演、写日记、写生字、积累好词语等)。板书设计19雪孩子 雪孩子 救小白兔 化成水 飞上天 变成云 遇冷气 变成雪作业或预习作业设计:、把课文中的小故事讲给你的伙伴听。、把雪变成水,水蒸发形成云,云又变成雪的过程告诉你的好朋友。、续编故事:雪孩子又回来了。自我评价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培养学生

12、的观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的教学,我是让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来理解课文中的词、句、段和文章的内涵。在观看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一图时,我问从哪里看出他们高兴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惟恐把自己的精彩答案给遗漏了。在这此起彼伏的回答声中,学生们理解了“快乐、又蹦又跳、开心”等词语。又如,片段一中的雪景图,把孩子们带入了生活的情境,贮存的词语也一下子变得那么鲜明而富有感情色彩,如白茫茫、洁白、银色的世界等。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这些形象的词语去描绘眼前见到的雪景图。再看最后的一张白云图,把课文内容“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以及雪孩子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都融入到了这张简单的画里,让画不再是画,而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东西。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我觉得在这“看图中学文”,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永不枯竭的活的源泉中,在这翻腾着绚丽浪花的源泉中,孩子们的思维极大地得到训练。与此同时,再回归文本,孩子们在朗读时就显得得心应手多了,那丝丝感情就在他们的朗读声中流淌,让学生的朗读不再苍白无力。他们一个个进入情境读课文,充分领略到了语文的音、韵、美。 评议一单位:袍江小学一年级组 姓名:付春青 日期:2013.11.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