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拼音教学实践探索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4011042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拼音教学实践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拼音教学实践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拼音教学实践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拼音教学实践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拼音教学实践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拼音教学实践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拼音教学实践探索(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拼音教学实践探索 【摘 要】汉语拼音对初入学的小学生说好普通话,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抓住了小学生从幼儿园到一年级转变过程中的心理特点,探索出了通过童话情境设计、音形融合、儿歌领音、实例引导等方式,让拼音学习生动有趣,以达到实际的教学目的。【关键词】童话情境;音形融合;儿歌领音;实例引导G623.2 A 1671-1270(2021)06-0198-03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拼音教学被安排在第一册第二单元,其目的是让学生入学后,先接触到较为熟悉的基础汉字,再开始相对枯燥规范的拼音学习,从而减轻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的焦虑感。但这并不能动摇汉语拼音对初入学的小

2、学生说好普通话,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作用。不少一线教师对拼音教学也各有蹊径。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初入学小学生的拼音教学方法,现将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分享。一、童话情境创设,化抽象为具象初入学小学生对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喜欢在无数个“为什么”中探索世界。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拼音教学遵循“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原则,探索出了以创设完整童话故事情境的方式将拼音字母的音、形、构成、分类、拼读规则、书写规则等内容串联,在充满趣味的愉快氛围中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整个拼音就是一个王国,这个王国中西边有一座“声母城”,东边有一个“韵母市”

3、,韵母市的护城河边有一个小村庄,叫“声调村”。整个拼音王国地图方位的安排,其实是为日后声母、韵母位置的教学做初步设定,为声调只能标在韵母上做铺垫。6个单韵母的教学设计为:在童话情境中,单韵母依次去声母城旅游,初到声母城,热情的声母导游来接待。以“声母在前当导游,韵母在后跟着走”引出“声母在前韵母在后”的拼音拼读、书写规则。创设的这个情境具有易感受、易理解、易代入的特点,能让学生对随后“不同的韵母到声母城旅行”的拼音学习过程充满期待。对于“声调只能標在韵母上”这一规则,在课堂上笔者是这样跟学生描述的:韵母和四只特殊的声调小精灵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当韵母到遥远的声母城旅游时,声调小精灵空有翅膀却无

4、法飞到梦想的远方,无奈之下,只好求助韵母好友,想与其一同出行。韵母考虑再三,做好约定,声调到声母城后必须紧紧跟随韵母,不可飞到声母之上,否则将走散,不能安全回到爸爸妈妈身边。通过这个设定,又巧妙地将“韵母带声调”的规则深深镌刻在初入学小学生的心中。声调教学是拼音拼读的重要环节,是决定拼音拼读达到举一反三效果的关键点。四个声调是抽象的,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尝试让学生把它们想象成四个有个性的小精灵:第一声的小精灵最喜欢阅兵式中整齐划一的步调,总是模仿着往前直走,用图示表示为“”。第二声的小精灵最喜欢乘坐飞机,特别喜欢飞机起飞时超重的感觉,鼓足劲,向上行,用图示表示为“”。第三声的小精灵喜欢去游乐场里

5、坐过山车,冲下来又升上去,惊险又刺激,用图示表示为“”。第四声的小精灵喜欢去水世界里玩水滑梯,从高处向低处滑下去,用图示表示为“”。这四个箭头其实也把普通话中语音的调值融入了其中。现代汉语中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调值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四个调值55、35、214、51能让学生用手势方向来实际感知,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帮助学生准确发音的效果。当然,箭头指示的方向也正是学生书写声调时的笔顺方向,这也正好解决了学生阳平和去声的声调标注方向易混淆的问题。抓住小学生爱游戏、爱故事的天性,把拼音世界构建成童话王国,所有拼音元素都成为拼音王国里的一砖一瓦,通过鲜活的童话人物活动,让拼音学

6、习变得生动有趣,让拼音知识易于理解掌握。二、音形巧妙融合,辨析形近字母低年级孩子的思想以形象思维为主导,根据字母的造型、发音规则带领学生合理想象,对形近字母、发音相近字母的学习、辨析有诸多帮助。在声母教学中,“b、d、p、q”的辨析一直是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笔者做了如下设计:当韵母到声母城旅游时,第一位声母导游便是声母城中脖子最长的“b”伯伯,他最爱做的事情就是一边吃菠萝一边听广播用“长脖子bbb,爱吃菠萝听广播bbb”的总结帮助学生记忆。第二位声母导游是一位大脑袋的老婆婆“p”,她爱生活爱运动,所以身体棒;她最喜欢的运动莫过于爬山“高高山坡,大脑袋ppp”。这次旅游安排了

7、露营探险活动,韵母们想带上各自喜欢的物品,可那么多的物品怎么带呢?能都带上吗?没想到导游都应允了,因为他们有一个神奇口袋,只要一念咒语,这个口袋就将拥有无限容量,咒语就是“神奇的背包在左边,露营探险ddd”。旅游中,他们还带了许多气球,气球应该怎么玩?“气球充满气,扎根绳子qqq”。对于以上四个声母,均按照教材编排顺序设计教学,复习中仍以此方式巩固辨析,从而加深学生印象,突破难点。复韵母是复合音,有独特的发音规律,其中复韵母“ui”“iu”的辨析一度成为学生的困扰。从复韵母发音规律入手可知,复韵母发音时嘴唇形状、舌头位置是变化的。它们发音的共同特点是:先发前一个字母的音,然后滑到后一个字母的音

8、,一气呵成,不可分割开。如先发“u”的音,嘴形再快速滑动到“i”的音,一气呵成,从而发出“ui”的音。此外,也可根据“ui”的构成出示围巾的造型图,让学生一起动手画简笔围巾画。先把“ui”中的“u”设计成“”,再让学生根据喜好,在空白圈内画出各自喜欢的围巾图案,然后根据“iu”的构成出示简笔画,让学生把“i”想象成一个戴着泳圈,爬上楼梯,准备跳水入泳池的游泳爱好者,而“u”则是一个特殊的u形游泳池。把形近字母以简笔画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对复韵母进行整体性记忆。通过从形象感知、音形理解、发音书写巩固到综合运用的训练,把形近的拼音字母学习化繁为简,让学生易于消化吸收,并不易淡忘。与此同时,这样更

9、是教会了学生记忆的一种方式联想记忆法。三、联系生活实际,儿歌领音助记联系生活实际是小学生一项重要的语文学习方法。拼音学习中,借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将原本没有意义的拼音字母转化为能传递正能量的人物形象,比单纯记忆字母读音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亦能给初入小学的学生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再把拼音字母的形象及易错易混之处相结合,归纳为小儿歌,从而帮助学生记忆辨识。声母“f、t、j”书写错误是学生在拼音书写中经常出现的。笔者在教学中把“f”设定为一位怀揣飞天梦想的小女孩,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一名飞行员,小朋友对为梦想执着追求的小女孩钦佩不已,纷纷伸出右手敬礼,表达心中的敬意。一边做动作一边唱儿歌

10、“伸出右手敬个礼,爱飞翔的fff”。在“t”的字母形象设计上,可把它想象成一位舞蹈家,擅长跳踢踏舞。课堂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一起模仿这位舞蹈家的动作,感受踢踏舞的舞步,往右踢腿,摆出“t”的造型,以此加深学生对该字母的印象。随后以儿歌帮助学生记忆“爱跳踢踏舞ttt,往右踢腿ttt”。而在“j”的教學中,笔者创设了一个生日会的情境:“j”居住在远方,需要乘坐飞机来参加朋友办的生日会。小朋友们在机场等待,睁大眼睛观察,猜测着从左边飞过来的哪一架飞机上有他们的朋友“j”,出示儿歌“快看左边飞机jjj”。故事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有了更强烈的代入感,他们纷纷把自己想象成怀揣梦想的“f”、爱跳踢踏舞的“t”

11、、左边飞机上的“j”。科学研究表明,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对故事都有天生的趋向性,其大脑对故事本身有积极的回应,这些特别有指向性的故事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能产生积极作用。四、形象实例引导,培养拼读语感拼音音节可分为零声母音节、整体认读音节、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其中,两拼音节由声母和韵母构成,发音要领是“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这意味着声母的发音要轻短,在读带声调的韵母时要将音节的重音落于韵母。三拼音节的发音要领是“声轻介快韵母响”,其中“i、u、”可以当介母,拼读音节时先读声母,再连读介母,随后韵母连读。在基本拼读规则的指导下,教学中要尝试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词汇实例感受四个声调的变

12、化,逐步培养其拼音拼读感觉,使其能由点带面,做到举一反三。以“b”与“”的四声调拼读为例。“b、b、b、b”可串连为一个青蛙拔河的故事:“b八只小青蛙,b比赛拔河啦,b用力把绳拉,b拔赢了高兴喊爸爸。”读四声调时右手按调值的箭头方向划动,辅助发音,感知四声调的正确书写方向,让学生化抽象为可观可感的具象,感知声调的变化。再让学生单独读“b、b、b、b”,观察体会读“b”音节时嘴型的一致变化上下嘴唇像开碰碰车,轻轻一碰后嘴巴张大,保持“”的嘴型,声带振动发音,声调则随手势所指方向变化。以此为例,学生可学习拼读“bo、bi、bu”及其四声调。而“b”与复韵母的拼读可由教师带领,不要求学生会认,只要求

13、学生能像牙牙学语般跟拼,得出正确的拼读结果。教师领读第一个声调,让学生以嘴型变化方式一致,声调随手势方向变化来迁移运用,类比识字写字要求中的一类字、二类字要求来区分“b”与单韵母、复韵母拼读。整体认读音节的教学一般与韵母教学同时进行,由于整体认读音节只能直呼,不能拼读,所以在教学中笔者以故事的方式串联。故事中的关键人物是爱观察的“i”、善良的医生“y”、热心的巫师“w”。这三个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做好事不留名。用“zh、ch、sh、r、z、c、s”作为声母无法带声调,所以爱观察的“i”带着声调来帮助,“i”帮助它们之后,不愿留下自身的名字,让“zhi、chi、shi、ri、zi、ci、si”

14、保留自己的名字的方式,引导学生采取整体直呼的方式认读这样的音节。对于单韵母中“i、u、”不能在音节前成为零声母音节,则用儿歌“i、u、很胆小,不敢自己往前跑,需要人来带路”,帮助学生记忆。用善良的医生“y”,与“i”同名,帮助了以“i”开头的所有韵母,组成了“yi、ye、yin、ying”的方式使学生理解:“ye”是由复韵母“ie”转化而来,“y”帮助“ie”时,省略了“i”,直接构成整体认读音节“ye”。热心的巫师“w”帮助“u”,两人同名,采取直呼的方式,构成整体认读音节“wu”。“”头上的两个点就像是两滴眼泪,她伤心地哭着,想要有人来带她。善良的医生“y”再次出现,他安慰“”不要哭,说:

15、“只要擦掉眼泪我就帮你。”这样“遇见y需去点”的规则学生也能更好理解。依此方式,再引导学生认知整体认读音节“yu、ye、yue、yun”。对于另一个整体认读音节“yuan”,可继续用实例引导学生,如其中“”作为中间人物,一边牵着“y”,一边牵着“an”,一起跳圆圈舞。对于“”头上的两个点,教师可基于刚才的情境引导学生:就像两个泡泡,她正开心地跳舞,就没有空来吐泡泡了;就像两滴眼泪,她开心地舞蹈,也就不会哭泣。这样便自然而然地把整体认读音节yuan的组成规则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理解接受。在拼音教学实践探究中,笔者带领学生去发现拼音的魅力,把原本抽象的拼音学习变得具体有趣。笔者在“知其然,知其所以

16、然”的原则指导下,把拼音的形、音知识融入了有趣的童话故事,用鲜活的童话人物形象帮助学生学习。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证实学生在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能真正掌握拼音的听、说、读、写、拼。【参考文献】1郑桂梅.基于微课的汉语拼音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4).【作者简介】陈玲玲(1986),女,本科,语文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20年6期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的其它文章家园共育背景下搭建“亲子阅读”桥梁*以思维性的语言训练活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策略分析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技能的策略研究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高段说明文教学策略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