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院校五年制高职三二分段中职段数学课程模块化体系建设初探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23864978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院校五年制高职三二分段中职段数学课程模块化体系建设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学类院校五年制高职三二分段中职段数学课程模块化体系建设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学类院校五年制高职三二分段中职段数学课程模块化体系建设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学类院校五年制高职三二分段中职段数学课程模块化体系建设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学类院校五年制高职三二分段中职段数学课程模块化体系建设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类院校五年制高职三二分段中职段数学课程模块化体系建设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院校五年制高职三二分段中职段数学课程模块化体系建设初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医学类院校五年制高职三二分段中职段数学课程模块化体系建设初探 杨艳志 安建平 武爱萍摘 要 五年制高职三二分段在医学类院校中被广泛应用。中职作为承上启下的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数学作为基础课程在职业教育改革中被严重压缩,这是对数学教育的严重考验。主要对医学类院校五年制高职三二分段中职段数学课程模块化体系建设进行探究。关 键 词 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模块化 G712 文献标志码 A 2096-0603(2018)30-0158-02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人员急剧短缺。医学类院校由于其专业特殊性,培养人才周期比较长。因此,五年制高职被广泛应用12。在这过程中,将中职部分与高职

2、部分分开教学又是一种高效的培养方式,在医学类院校中得到广泛应用34。数学是理科的基础学科,重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育改革中被严重压缩,数学教育受到严峻考验。在生源方面,随着职业院校的不断扩招,学生的知识基础普遍较弱,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入学的数学成绩位于070分之间的有58%,7090分之间的有37%,90120分之间的有6%,平均分为77.8分。二、五年制高职三二分段中职段数学课程模块化体系建设(一)五年制高职三二分段中职段数学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1.学生知识基础差异性大,难以兼顾随着职业院校不断扩招,学生基础普遍较弱,差

3、异性越来越大,教学中难以兼顾各层次的学生。2.专业设置灵活,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联系不紧密为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学校对专业的设置变得越来越灵活,传统教学难与专业课建立起紧密联系,教学方法守旧,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3.基础课时数不断减少应市场需求,学校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加大专业课程比例,严重压缩基础课程时数,尤其是数学课程。数学是一门系统科学,传统教学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系统教学。(二)五年制高职三二分段中职段数学课程模块化体系建设1.构建课程模块化体系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医学类院校五年制高职三二分段中职段数学课程可以分为三大模块:预修模块、基

4、础模块、拓展模块。(1)预修模块以初中知识为主,主要包括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轴对称(中心对称)的坐标变化等3个子模块,建议6课时。子模块一:因式分解。主要帮助学生温习因式分解的方法,为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做好铺垫。建议2课时。子模块二:一元二次方程。主要帮助学生温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重点要求熟练掌握求根公式,为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相关问题的求解做好铺垫。建议2课时。子模块三:轴对称(中心对称)的坐标变化。主要帮助学生温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对称的坐标变化,为研究函数图像及理解函数性质做好铺垫。建议2课时。(2)基础模块是必修模块,主要包括集合、不等式、函数概念及性质等3

5、个子模块,建议28课时。子模块一:集合。主要介绍集合的表示方法及其运算,为之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建议8课时。子模块二:不等式。主要介绍不等式的意义及简单运算,为之后的函数问题讨论打好基础。建议12课时。子模块三:函数概念及其基本性质。主要介绍函数新的表示方法以及函数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之后具体的函数研究打好基础。建议8课时。(3)拓展模块以实际应用为主,注重与专业的紧密联系,主要包括幂函数、一次函数模型、二次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概率与统计等8个子模块,建议58课时。子模块一:幂函数。主要介绍幂函数的概念及其形式的特殊性。建议2课时。子模块二:一次函数模型。主要介绍一次

6、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建议2课时。子模块三:二次函数模型。主要介绍二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建议4课时。子模块四:指数函数。主要介绍指数的运算、指数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建议10课时。子模块五:对数函数。主要介绍对数的运算、对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由于本模块与专业课联系紧密,在实际教学中调整为学期初进行教学。建议10课时。子模块六:三角函数。主要介绍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会通过计算机进行具体三角函数值的运算。建议10课时。子模块七:数列。主要介绍两个特殊数列的概念、性质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建议10课时。子模块八:

7、概率与统计。主要介绍古典概型及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建议10课时。结合专业需求,具体知识选讲如下表。本课程体系从初中基础入手,便于学生接受,更快进入课堂,有效解决基础差異大问题。基础模块作为基础内容,要求学生扎实掌握,为之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拓展模块从专业入手,以解决专业相关问题为主,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培养解决问题的正确态度及思维方式,根据专业需求,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调整到学期初进行教学,将专业相关性较弱的内容(例如,充要条件、三角函数中的诱导公式、向量、空间几何等)进行了删除,缩短授课时间,有效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2.课程模块化设计案例(1)预修模块:子模块因式分解教学目标:帮助

8、学生回顾初中因式分解相关内容,熟练掌握因式分解方法,对具体问题能快速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因式分解。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教学难点:针对具体问题能快速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因式分解。教学策略分析:本模块知识为初中内容,由于学生基础差异大、课程节奏难统一,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使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基础模块:子模块集合教学目标:掌握集合的概念及相关运算,体会实际问题的数学表达,通过集合理解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掌握集合的概念及相关运算。教学难点:熟练应用集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策略分析:本模块知识是必修内容,是之后学习

9、的基础,需重点掌握,且熟练掌握。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将联系较弱的内容置于课后,帮助学生巩固、练习。(3)拓展模块:子模块指数函数教学目标:掌握指数运算及指数函数的性质,会用指数函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指数函数的性质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教学重点:掌握指数运算及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指数的运算。教学策略分析:本模块在医学专业的学习中应用比较广泛,根据专业需求,将本模块提前至学期初进行教学。本模块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实际问题,例如细菌的分裂、药物的半衰期等问题,通过指数运算及指数函数性质进行解决,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体会科学研究的一

10、般方法,理解普通医学现象后面的严谨理论依据。三、课程模块化教学效果比较经过一学期的课程模块化试验,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成绩测试方法对实验前后进行比较,检验教学效果。(一)学习的自主性的比较试验前,学生经常进行预习、复习的占12.8%,偶尔占64.1%,从不占23.1%。学生课上课下经常提问占7%,偶尔占35%,从不占58%。试验后,学生经常进行预习、复习占20%,偶尔占72%,从不占8%。学生课上课下经常提问占8%,偶尔占44%,从不占48%。可见,通过模块化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率达到了显著提升。表明该模块化课程设计适应了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基础,消除了学生对数学的抵触心理,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

11、自主性。(二)学习信心的比较试验前,学生在上课时的心情,激动占20.3%,偶尔听一下占59%,麻木占20.7%。希望老师严格要求学习,同意占67.9%,不同意占32.1%。试验后,学生在上课时的心情,激动占22%,偶尔听一下占62%,麻木占16%。希望老师严格要求学习,同意占84%,不同意占16%。可见,通过模块化教学,使课程能循序渐进,与之前的知识连成一体,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更加容易入手,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三)数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比较通过对同一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比较,发现两个班的学生在学期初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相同,在通過不同的教学模式后,数学的成绩对照如下:试验班的平均成绩为77.8,最

12、高分为98,及格率为95%。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为67.3,最高分为92,及格率为90%。根据两个班的入学成绩来分析,两个班的差距,平均分不超过2分,现在试验班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这说明通过模块化教学,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有效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方法的应用能力。综上所述,数学模块化课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尽快适应模块化课程,有利于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参考文献:1李兰花.与专业结合的中职数学课程设计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2何建勇.五年制高职电气自动化文化基础课程体系衔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3李亚杰.中高职衔接的职业院校数学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4(23).4韦银幕.中职与高职数学课程体系衔接模式的构建J.广西教育,2015(47).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