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邳州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3571967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邳州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徐州市邳州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现代文阅读(15分)缩略时代雷达我想为今天的时代寻找一个印象式的命名,却一直找不到。有一部著名的长篇曾用了浮躁的题目,意在隐括时代,在当时,不失为一种智慧的概括,可是现在还用“浮躁”已不够了。我终于想到了两个字,叫做“缩略”缩者,把原先应有的长度、时间、空间压缩;略者,省略、简化之意。称我们的时代是“缩略时代”,也许更准确些。在今天,缩略现象几乎俯拾即是,连语言也在缩略化。比如,出租车日渐普泛化,总用“的士”称之太麻烦,就缩略为“的”,坐出租车叫作“打的”,还管两元钱一公里的皇冠车叫“豪的”。又如当今情人现象

2、是一部分人的公开秘密,见惯不惊了,女方就被简称为“蜜”,乃“秘书”的畸变和升格。“钱”这个词的使用率高到不能再高,反复出现,也不如省略之,就简称为英文字母“T”,手拿装钱的红包去送礼,叫“托T”,十分形象传神。倘若用心搜集,这类缩略语可开出一大串。其实,语言的缩略化,根子还在生活本身的缩略化。比如,爱情是美好的,是超乎功利之上的两颗心的热烈融合,是需要细细品味的灵魂的音乐;但是,太缠绵了,太古典了,太叫人等不得,于是压缩之,尽快转化为“性”,遂有人发出“爱情死了”的悲鸣。友朋之情,患难之交,师生之谊,本该作为一个长期的情感过程互相扶助,但这过程太稳定了,太磨人了,不如压缩之,直接甩出千把元钱找

3、齐,人情债一笔勾销,当晚即可安心入眠。看大部头的著作,徜徉在人类精神的宝库,固然充实,但是太累人了,不见实效,不如转化为看看影视,省却多少麻烦。哲学、史学、经济学、文学、美学等等学问,源远流长,研究起来太费劲,不如转化为通俗读物、白话今译、生意入门之类的小册子,彼此都方便。一部作品出世了,对它的评价原本要经历一段逐步认识和检验的过程,但是现在的人觉得太漫长了,太容易被淹没了,太不醒目了,于是研讨会和发布会这类新事物就出现于商品时代,致使从写书到出版到盖棺定论一步到位,被缩略为一个极短暂的过程,事后谁也顾不上再管它了。这种方式已成为作者自救的方式,没有法子的法子。甚至,人生过程也在缩略化,本来,

4、人生各阶段各有韵味,童年稚气,少年多梦,青年豪勇,中年多思,既不能互相代替,也无法相互超越,可是现在人觉得这一切太按部就班了,不如压缩之,重点是压缩童稚期和多梦期,尽快转化为挣钱,赢利,人于是由此而早熟,而提前实惠化、世故化,心灵由此而提前苍老了。“缩略”是赶路人与时间搏斗的一种方式,就说文学吧,我们仅用了十年光景,便把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全部演练了一遍,人家的一百五十年缩略为我们的十年,世界文学一体化的工程便告“完成”。再说消费吧,我们刚为购到一辆新自行车而高兴了几天,旋即卷入了谈论购买私人轿车的热浪。工业化还没实现,就大做起后工业社会的迷梦。也许,赶路人自有不得不缩略的苦衷,缩

5、略乃时代潮流使然,其中不乏积极因素,但从根本上说,所谓缩略,就是把一切尽快转化为物,转化为钱,转化为欲,转化为形式,直奔功利目的。缩略的标准是物质的而非精神的,是功利的而非审美的,是形式的而非内涵的。缩略之所以能够实现,其秘诀在于把精神性的水分一点点挤出去。像压缩饼干似的,卡路里倒已足够,滋味却没有了。古人云 “贪看名山者,须耐仄路;贪看月华者,须耐深夜;贪见美人者,须耐梳头。”而缩略者恰恰缺乏这种耐心。物质过程与精神过程,功利过程与审美过程,原是两种不同的节奏,需要互济互补,现在只求适应第一种节奏,第二种节奏便失去了位置,被缩略了。从哲学上看,缩略的依据是实利主义:凡能直接获益的就是好东西,

6、重要的是看对我有什么用;追求藏诸名山,传诸后世的永恒,那是傻子的价值观;理性精神和深刻的思考已成多余,当务之急是应付一个个生存问题。于是,我们想起了“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这句话。缩略有危机吗?当然有。表面上看,好像问题解决了,过程省掉了,棘手的矛盾绕过去了,一个跟头翻了十万八千里。但绕过去的终究还得绕回来。省略了不该省略的,早晚会找麻烦,看不见的精神会向看得见的物质讨回代价,这就叫补课。问题的症结在于,对历史来说,缩略的缺失自有补偿的方式;但对一次性的短暂人生来说,失去了的往往难以找回,这可能就是生命面对历史的无奈。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7、)A作者思考角度独特,认为“浮躁”一词不足以概括我们的时代,代之以 “缩略”,发常人之所未发。B作者深挖时代弊端,表现出对时代非常现象的批判和忧虑。“缩略”充满消极因素,完全不可取。C本文结构层进,条分缕析,步步深入地透视和批判整个时代的弊端,可谓匠心独运。D文章第四自然段两处引用,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E本文语言朴素平实,文笔犀利老辣,锋芒毕露;又能把现象上升为本质,感性上升为理性,颇具哲理意味。14对于“缩略”,除定义外,作者还从哪几方面加以阐述,请简要分析。(4分)答: 15根据文本,结合社会和人生实际,探析“省略了不该省略的,早晚会找麻烦,看不见的精神会向看得见的物质讨回代价,这就

8、叫补课”这句话的含义。(6分)答: 参考答案:13. BD(B错在“完全不可取”。最后一段说“省略了不该省略的,早晚会找麻烦”,说明作者谈“缩略”危机是限定在“省略了不该省略的”范围,“省略了该省略的”时,“缩略”可能是好事,比如“的士”缩略为“的”已广被人们认可,词典也承认其合理性。故“完全不可取”说得太绝对。D第一处引用增强形象性,第二处增强哲理性。)14. 除定义外,文章还从表现、根源、本质、危机四方面谈“缩略”。(1分)最常见最表面的是语言的缩略。缩略的根源在于生活本身的缩略化。(1分)从本质上看,缩略就是把一切尽快转成物、欲、钱、形式,直奔功利目的。缩略是物质的而非精神的,功利的而非

9、审美的,形式的而非内涵的。缩略抛弃了精神性因素,是实利主义的反映。(1分)从危机上看,“省略了不该省略的,早晚会找麻烦,看不见的精神会向看得见的物质讨回代价,这就叫补课。”而且历史缩略了可以补偿而人生缩略了就再难以找回。(1分)15. 省略了不该省略的,省掉过程,太功利。表面上看好象问题解决了,棘手的矛盾绕了过去,而事实上问题矛盾依然存在,到了一定时候问题矛盾又会重现,不得不进行补课。(2分)对历史而言是这样,比如,中国经济有时忽视现实而过热,大搞发展,忽然有一天发现产品过剩,又赶快收缩经济降温来补偿。(2分)可对人生来说,如果压缩稚气的童年期和多梦的少年期,提早挣钱赢利,为物质而活,那么,人

10、早熟了但心灵却提前苍老,发展缺乏后劲。想像历史一样进行补课已不可能,因为人生一去不复返,这比起历史是不幸的无奈的。(2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农耕文明时代留下的思想遗产中,具有深远价值的一种是上遵天道、下循地理的观念。先秦哲人谈及此点,多半是论证伦理、政治问题的借喻,农学家则是正面探讨这一问题。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总结中国传统农业经验时,概括出传统农畜产业的循环生产模式(如图所示):因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此类经验概括还是浅层次的,但所包蕴的意义却很深远,与当下正在觉醒的“绿色意识”在理念上相通。“绿色意识”主张人类应仿效绿色植物,取之自然,又回报自然,以利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实

11、现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协调。从“绿色意识”中还可引申出“绿色消费”的观念,即适度消费意识。当下发达国家的高消费已经造成资源的巨量损耗;而发展中国家消费观念更新的速度,大大快于科技与经济发展速度,形成一种浮躁、超前的消费取向。值此之际,倡导天人协调的绿色意识及其表现绿色消费,可以改变高耗的生产、生活方式,达到主体与客体协调互济。人类对自身和外在自然界相互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主客浑然一体阶段”、“主客体两分对立阶段”和“主客体辩证统一阶段”。东亚的思维方式未能充分展开主体与客体的分离,总体而言,天人合一观念占优势,天人相分观念没有获得充分发育。这一倾向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

12、特别艰难曲折互为因果。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对于当下正在形成之中的“主客体辩证统一”思维方式富于启迪。这正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东西方哲人注目于东亚智慧的原因所在。东亚智慧没有也不可能树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资仿效的完备样板,它所提供的只是闪耀着真理之光的某些启示,但它阐扬的人与自然一体观,对于祛除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二元对立导致的种种弊病,无疑具有精神疗治作用。印度思想中也有此类资源,泰戈尔说:印度人强调人和 宇宙和谐。这种思想与中国先秦哲人“人与天调”的理念是相通的,它们对现代人克服主体与客体截然对立造成的生态危机富于启示性。当然,这种“克服”绝不是否定现代文明,重回古代的“主客不分”

13、,而是利用现代科技,将现代生产力引导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绿色运作轨道上。现代西方一些思想家,开始超越人与自然两分对立观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奥尔多利奥波德指出:“一个事物,只有在它有助于保持生物共同体的双向互助式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才是正确的。”这种认识与中国一千年前的哲学家张载提出的“民胞物与”的命题一脉相通。(摘编自冯天瑜古典生态智慧与可持续发展之道)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先秦哲人和农学家对上遵天道、下循地理这一观念的探讨,观点虽然有分歧,但都具有深远的价值。B. 传统农畜产业的循环生产模式,蕴含了有机循环、生生不息的思想,在

14、理念上与当下“绿色意识”是相通的。C. 贾思勰总结概括出来的农畜产业循环生产模式,它尽管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对后世的积极影响却是深远的。D. “绿色消费”是一种适度消费,它能够有效抑制资源的过度损耗,有利于缓解主客体对立失调。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会影响社会发展,在中国,天人相分的观念没有获得充分发育,因此现代化进程特别艰难曲折。B. 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属于人类对自身和自然界相互关系认识的第一阶段,它对第三阶段思维方式的形成富有启示。C. 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问题上,无视东亚智慧是不明智的,而想从中找到可仿效的完备样本也是不切合实际的。D. 只有

15、完成主客体从“两分对立”到“辩证统一”的转化,回归到“浑然一体”,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高消费和超前消费都背离绿色意识,不利于自然的生态平衡,也不利于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和谐发展。B. 东亚智慧之所以对现代社会弊病具有精神疗治的作用,是因为它得到了具有现代意识的东西方哲人的关注。C. 利用现代科技化解人与自然对立所导致的生态危机,把现代生产力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是现代人面临的课题。D. 文章援引并梳理了古今中外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许多看法,旨在阐明“绿色意识”应成为人类当下的 共识。参考答案:1. A 2. D 3. B1. 试题分析:原文“可以改变高耗的生产、生活方式,达到主体与客体协调互济”,选项“它能够有效抑制资源的过度损耗”无中生有。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