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邢楼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3571803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邢楼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省徐州市邢楼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邢楼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邢楼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徐州市邢楼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让汉字再简化 周溯源 张广照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表意、象形文字,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也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载体,对中国灿烂文化有着伟大的贡献。汉字具有多种特性和作用,工具性是其最根本的属性。创造工具要创新,使用工具也要创新,人们在使用汉字中也在改变着汉字。祖先造字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但造字要考虑到识字、写字,考虑到实际运用。首创者不可能考虑周全,一步到位,后来者可以继续改进提高。5000多年来,汉字有很大的发展进步,但相对英文来说,易学易记易写的问题至今没有

2、完全解决好。本来识两三千个常用字就够用的汉字,却变成了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现在国际社会的“汉语热”日益升温,进一步简化汉字,将更有利于中文走向世界,展现优势与魅力。简化是汉字进化、优化、美化的必由之路。汉字是字中有字,笔画多的字通常可以拆分成几个字,笔画多少在识别时没有难易之分,只是在书写时繁简才有不同,而求简求快是书写的自然要求。几千年来汉字演变的趋势,从整体上说是从图画到线条到笔画;从数量上说是从少到多再到少;从结构上说是从简到繁再到简;从字型上说,是从不统一到长扁再到方;从笔画形态上说,是从不规则到弧形再到波浪形再到平弧相间的演变。汉字大变化是社会大发展的反映,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大

3、发展。汉字简化的动力主要来自民间。汉字从根源和雏形上来说,来自劳动人民,但经过采集、整理和加工创造而形成的汉字,则出于史卜和达官贵人之手。商代甲骨文就相对成熟,比较系统。但因一字多形,字形复杂,仅为少数人掌握和垄断,是贵族化的标志。西周末期,民间兴学,文化下移,文字走出史卜之手,越来越多的人识字用字学文化,简化文字便成众望所归。简化的结果,文字的神秘色彩被淡化,字形中包含的原始意义被淡忘,人们越来越把文字作为一个词的符号来对待,象形符号不断向简炼、规则化方向发展,线条化、平直化、简单化是基本趋势和要求。中国历朝历代官方民间都在进行着简化工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隶书是

4、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的碑刻,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清末民初,政府有史以来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新中国于1956年正式公布汉字简化方案,之后又出版了简化字总表, 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汉字简化不仅省时省力,还会改变人们学习的心理和态度,一见钟情和望而却步,差别甚远。初学者的困难、心境和感受是我们最应该了解和体谅的。简化的汉字不仅易写,而且多数也更美了,简化与美化得到了兼顾。书圣王羲之行书兰亭集序有324个字,其中1

5、02个是简化字。简化字在海内外华人中也是颇受欢迎的,华文圈中使用简化字的人占绝大多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联合国现在也都使用简体字。电脑的出现虽然使人用手写字的机会少了,但手写仍有必要,仍有大量的手写相当长的时间不能被替代,因此,简化的步伐不能停止。 (节选自2013年2月19日光明日报,有删减) 6关于汉字及其产生和演变,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作为中华文化基因和载体的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表意、象形文字,其本质属性是工具性。B汉字的演变,从图画到笔画,从多到少,从繁到简,从长扁到方,从波浪形到平弧相间,这些变化都是社会发展的反映。C汉字产生于民间,但因一字多形、字形复杂等因素,采集、

6、整理和加工创造只能出于史卜和达官贵人之手。D楷书出现在魏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简化字就见于南北朝的碑刻中;隋唐的简化字在民间相当普遍,称为“俗体字”。7对汉字简化的理解,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汉字的笔画多少在识别时没有难易之分,只是书写时繁简有所不同,而求简求快是书写的自然要求,因而汉字简化成为必然。B汉字简化使人们越来越把文字作为一个词的符号来对待,从而淡化了文字的神秘色彩,淡忘了字形中包含的原始意义。C中国历朝历代都在进行着汉字简化工作,清末民初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现在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遵从于简化字总表。D简化的汉字不仅易写,改变了人们学习汉字的心理和态度;而且多数汉字也更

7、美了,简化与美化得到了兼顾。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祖先造字不可能考虑周全,一步到位,人们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也在改变着汉字,后来者继续改进提高也是创新。B作为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汉字简化虽有很大的进步,但易学易记易写的问题至今也没有解决好。C古人依据线条化、平直化、简单化的原则,将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行书、草书。D现在国际社会的“汉语热”日益升温,简化字在海内外颇受欢迎,不少国家现在都使用简体字,因而汉字简化的步伐不能停止。参考答案:6A 7B 8A2. 阅读下文,完成第46题。 诗人叶赛宁曾说过:“找到家园。就是胜利。”这无疑是一个充满诱惑的真理。尽管寻

8、找家园是一条遥遥无期的苦路,然而却是人命中注定将始终面对的精神指盼。“家园”一词在汉语中原本是对出生和栖息地的经验性表达,它寄寓着熟识、亲近、眷恋、舒适等情感性因素,诱发着人的乡情、亲情和思乡感、归乡感。海德格尔诗学传入中国,“家园”又被赋予了诸多形而上的意味,如“接近极乐的那一点”“接近源泉之地”,且与“存在的敞开”“诗意地栖居”等相联系。在他的语境里,“诗意地栖居”,既指的是一种“物质”上的诗意人生、诗化人生,也是指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存在”,指的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他借诗的多维语言去诠释隐藏在万物深处的神性,去揭开这一“存在之真”的神秘面纱,以达到他自己所信仰着的“此在”的彼岸。在海氏的

9、论著中,他反复强调的是“筑居”与“栖居”的不同。“筑居”只不过是人为了生存于世而碌碌奔忙操劳,“栖居”是以神性的尺度规范自身,以神性的光芒映射精神的永恒。 一部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历史,就是人在大地上流浪的历史。人意识到自身的罪恶并向上帝皈依,便是人获得了家园的居住。一切的宗教都为人的灵魂设计了这样的归宿,基督教有天堂,佛教有西方极乐世界,伊斯兰教有天国,这类归宿都可以说是专为灵魂而设的家园。回溯历史,无论是在柏拉图还是卢梭时代,无论是在但丁还是荷尔德林那里。所谓家园,乃是人类内在精神的投射,是“彼岸”之物,是不可从理性和逻辑加以言说之物。这种古典哲学的认识一直到了18世纪德国浪漫派诗人诺

10、瓦利斯那里才有所改观。诺瓦利斯曾对哲学下过这样的定义:哲学原本是怀着一种乡愁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德国哲学家谢林也曾给自己的精神哲学命名为精神漂泊记。就连爱因斯坦在论科学中也曾说道“我们试图创造出合理的世界图像。在那里就像在家里一样,并且获得日常生活中不能获得的安定”。20世纪人类对“香格里拉”的命名就体现了对于“寻找家园、追求安定”的这种人类本能性的精神需求。香格里拉的概念由30年代的英国作家谢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中最早提出,他向世人描述了一个东方人的世外桃源西方人的伊甸园。此后在无论是在电影的勾勒,还是在音乐呈现中,人们都试图寻找心中香格里拉,即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家园。如果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诠

11、释所谓家园感,那么也可以说人们在寻找归宿。而家园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则可以看成是归宿感。亚瑟王及其圆桌武士寻找圣杯的传说就是寻找人类的精神归宿的过程。传说中被寻找的圣杯盛过耶稣基督的血,谁能找到圣杯就能给世界带来和平。这种文化影响和文化惯性一直影响着人类的文艺创作。例如20世纪初英国伟大诗人艾略特的荒原即取材于圣杯传说。直到哥白尼的日心说彻底颠倒了天界(神界)和地界(人界)的位置,达尔文用进化论彻底否定了“神创论”,人类开始真正领悟了失去家园感的意味。对于哥白尼革命和达尔文革命,弗洛伊德对此做了恰当的总结,他认为“人类的天真的自爱和自尊都曾先后从科学手中受了两次重大的打击”,人类从理论上和精神上都

12、失去了家园。4下列对于文中“家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家园”一词,能让中国人感到熟识、亲近、眷恋、舒适,能引发我们的思乡怀人之情。 B汉语中的“家园”一词,被海德格尔赋予了诸多形而上的意味,被解释为“诗意的栖居”等概念。 C为灵魂而设的家园,指的就是基督教的天堂、佛教的极乐世界、伊斯兰教的天国。 D在以柏拉图、卢梭为代表的古典哲学家那里,“家园”是不可以被言说的“彼岸”之物。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尽管寻找家园是一条遥遥无期的苦路,但是人们却始终对它充满了期待。 B海德格尔认为,“筑居”不过是为了生存而忙碌操劳,强调了生活的物质性,没有指向人类的精神家园。 C诺瓦利斯、谢林、爱因

13、斯坦三人认为人们都有“寻找家园、追求安定”的精神需求。 D在哥白尼的日心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之前,人类还不曾体会到失去家园所带来的痛苦。6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人类从理论上和精神上都失去了家园”,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还需要找回精神家园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5分)答: 参考答案:4.A(B项原文并不是“海德格尔赋予的形而上的意味”。C项说法不能颠倒,原文的意思是“基督教有天堂,佛教有西方极乐世界,伊斯兰教有天国”是为灵魂而设的家园。D项限定语缺失、条件缺失。原文有限定语“是不可从理性和逻辑加以言说之物”。)5. D(与原文不符,原文说的是“人类开始真正领悟了失去家园感的意味”。一是“真正领悟

14、”和“不曾体会”不同,二是“失去家园感”和“失去家园”不同。)6. (需要。1、可以提升生命的层次(从物质上升到精神层面),让生命拥有神性的光辉。2、寻求家园,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性需求。3、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类需要找到一种归属感。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3. 木车的激情张炜 在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因为交通工具的不够迅捷后焦躁和苦恼。我们祈盼乘坐的车辆眨眼间就到达目的地,幻想它能像闪电一样穿越莽野。我们有时甚至为最现代的旅行交通工具飞机感到焦急,比如说为机场的长长滞留、耽搁,感到愠怒和不安。 我们总是那么急于从甲地到乙地,总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我们碌碌奔波,但催促我们行动的激情是那样

15、脆弱和渺小。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几千年前,有一位思想者就乘坐着一辆缓慢的牛车或马车,在大地上往复奔走。是的,他为了自己的思想,为了自己的理念而不知疲倦,并这样终其一生。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古代哲人孔子,还有他的一群弟子。他们都是一些为思想而激动的不知疲倦者。我们不妨把这些人的一生,把这一切,称为“木车的激情”。 由于车速是极其缓慢的,里程是极其艰难的,因而我们今天更有理由说,他的激情才更为强大、更值得信赖。 枯叶铺地,北风呼啸。在冬天,那个哲人也不能舍弃自己的旅程。这在越来越聪明的现代人眼里是不可思议不可理解的。一位不可理喻的执著者,让世界感到畏惧了。 “政治”这两个字在现代或许已经变质。我们现代人几乎仅仅可以从那辘辘得木车声中,听到“政治”的真正含义,领略它的本质。它那时候是人、旅途、木车,是面对土地的求索,是这样的不知疲倦。原来在古代,“政治”和“诗”是合二为一的,这才让后人生出了永久的崇敬他不倦地向个阶层诉说她的思考,他的思想,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他探索到得各种各样的原理,作为一位布道者,一位启蒙者,一位诗人,大概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与他比肩。但人们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