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滁州市司巷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2484351 上传时间:2021-12-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安徽省滁州市司巷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0年安徽省滁州市司巷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安徽省滁州市司巷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安徽省滁州市司巷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安徽省滁州市司巷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保护人【法】莫泊桑玛兰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

2、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点权力的。”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那儿已有个老神父。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请问您到那一区去?”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朝王宫方向去。”“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神父抬起头

3、,望望他:“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玛兰接着说:“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神父回答:“不,我有事。”“哦!是件重要的事吗?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神父好像挺为难。吞吞吐吐地说:“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一点小误会。您不会感兴趣的。是是一件内部的教会方面的事。”“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您尽管吩咐我好了。”“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肠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说不定还得见珀蒂帕先生。”“哎呀,他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包在我身上好了。”神父嘟囔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玛兰高兴极了。“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瞧吧,

4、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他们到了行政法院。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火炉前面,然后伏案写到:“亲爱的同事: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述,务请鼎立协助。”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玛兰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人送来报纸。他打开报纸念到:有个桑蒂尔神父,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谁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参事做他的热心辩护人,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给自己的同事们写了最肯切的介绍信 我们提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他一下就蹦起来去找珀蒂帕。珀蒂帕

5、对他说:“唉!您简直疯了,居然把那老阴谋家介绍给我。”他张皇失措地说:“别提了您瞧我上当了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他耍了我卑鄙可耻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写信。请您告诉我要办他,得给谁写信?对,找总主教!”他突然坐下了,伏在珀蒂帕的桌子写道:“总主教大人:我荣幸的向阁下报告,最近有一个桑蒂尔神父欺我为人忠厚,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言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语哄骗,我竟至于 “他把信封好,扭转头对同事说:“您看见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对您也是个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据郝运译文删改)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由于同学的帮助,玛兰才当上了行

6、政法院参事。因此他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动向对方提供帮助,这是他回报社会的方式。B. 桑蒂尔神父起初并不想用“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麻烦玛兰,因此他回应玛兰的请求时吞吞吐吐,这种神情表现了他内心的犹豫。C. 玛兰被珀蒂帕训斥后,急于为自己辩解,并马上归罪于桑蒂尔神父。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护别人,但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利益。D. 在当参事前,玛兰并不喜欢神父,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请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E. 给总教主写信后,玛兰告诫同事要牢记自己的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这表明他力图文过饰非,变被动为主动。5. 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7、请简要分析。6. 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参考答案:4. CE 5. 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伪善,爱慕虚荣,自高自大;天真,热心,却没有原则。 6. 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加速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4.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A项,体现了其伪善与虚荣,而非“回报社会”。D项,“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理解不当,应该是

8、体现了其虚荣心,这一点的的理解要从文中人物塑造及中心来理解。E项,从后文来看,玛兰的热情和主动让急需得到帮助的神父开始心动。但是他尚无法断定眼前的玛兰是否有诚心、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从麻烦的漩涡中解脱出来。而玛兰这样的“慷慨”帮助,自然替神父免去了不少麻烦与尴尬。而这些分析,都没有在E项中体现出来,这就使得E项的信息不够完整。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

9、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5. 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本题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要认识和把握玛兰的性格特点,就必须从他的语言、行为举止、对神父的态度的前后反差,以及小说情节的转变等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玛兰性格最重要的特点是“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玛兰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原来,玛兰偶然在报上读到从前一位同学当了议员的消息后,就前去投靠他,“重新成了那同

10、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在那位议员当了部长之后不久,玛兰也跟着鸡犬升天,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在得知自己充当了神父的帮凶后,玛兰马上给总主教大人写信。他明明是希望从对方得到惩办神父的帮助,却冠冕堂皇地以“我荣幸地向阁下报告”这样的口吻提出自己的要求。其次,他“伪善,爱慕虚荣,自高自大”。这集中体现在他充当桑蒂尔神父的保护人一事上。他避雨时偶遇神父,主动提出与对方共用自己的雨伞。表面上看来他是想邀请神父共用雨伞,其实他更在意的是让对方知道自己在行政法院供职,而且是那里的参事。这表明玛兰是一个自高自大,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得知神父要去拜见勒尔佩、萨翁、珀蒂帕等人时,玛兰一叠声地夸口:“他们

11、都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爱慕虚荣的心理已暴露无遗。玛兰对神父异乎寻常的热情,并主动向对方提供帮助,替对方写了三封介绍信,口口声声向对方打包票,“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这时的玛兰,正处于保护他人而给自己带来的幸福与快乐之中,陶醉于满足感之中。但是,等到他从报纸上得知事情的真相,自己和部长即将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时,他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前程面临危险。为此勃然大怒,不惜歪曲事实,颠倒是非,将一切过错都归罪于神父。为了全身而退,为了不影响自己和部长的仕途,为了撇清责任,他不顾事实,把神父描绘为一个谎话连篇、惯用诡计的恶人。不仅如此,他还写

12、信给总主教大人,恳清对方狠狠地惩办神父,而且要“越狠越好”。鲜明的态度变化,体现玛兰“伪善”“表里不一”等性格特点。玛兰爱慕虚荣:当他最初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的时候,“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恨不得让每一个从他身边经过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名“行政法院参事”。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玛兰都主动上前,不等人家开口,就向对方提供帮助,一天到晚给他人写介绍信,并且把这些事情视为自己的幸福源泉。最后,玛兰的性格中还有“天真,热心,却没有原则”的一面。他总喜欢说大话,夸大其词,乐于给他人开空头支票,主要从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从事实出发,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作出评判。当他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就自视甚高,话语问总忘

13、不了表现出自己的权力与身份,随时随地都想充当他人的“保护人”。他的过度热情,也可以视为他没有城府的表现。玛兰每天以替他人写介绍信为乐,给人的感觉好像一个无事可做的天真汉。小说中写道:“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到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由此可见,他的热情与主动,主要不是出于对别人的关心,而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虚荣。从以上分析来看,小说中的玛兰在性格上是复杂的。本题要分点回答。6. 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中重要情节的作用。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

14、的一段报道,通过玛兰之口读了出来。原来,玛兰主动去保护的桑蒂尔神父,竟然是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或者用珀蒂帕的话来说,是个“老阴谋家”。这一突如其来的转变,快速推进了小说情节的发展。正是在这段叙述文字中,把玛兰与桑蒂尔之间、玛兰与部长之间、玛兰和舆论之间、部长和舆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把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集中呈现出来,增强了小说情节结构的内在张力,为情节的内在逻辑提供了更为充足的合理性,为认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提供了合理的依据。从整篇小说来看,这里插入的报道,改变了小说近乎平铺直叙的叙事节奏,使小说进入高潮,强化了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作者所作的这一精心安排,使小说的情节主线显得更加突出、集中,

15、极大地节约了小说的笔墨,为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经济与道德并非风马牛不相及,两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在经济领域出现的食品问题、医药问题、工程问题等都说明,发展经济不能忽视道德的作用,一旦道德出现问题,经济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形成灾难性的后果。有人担心,用道德去支撑经济发展,甚至让道德帮助赚钱,是将道德工具化甚至亵渎了道德。其实不然,道德的存在意义就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际和谐,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离开了具体的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效果,谈道德的觉悟等都只能是空谈。古今中外的学者对经济的理解和把握可谓是观点纷呈,但是,不管从哪

16、个角度理解经济,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认同,经济不只是投入、产出、效益等纯物质和物质活动的现象和概念,人的主观因素客观上是不可忽视的经济要素。事实上,经济是人的经济,是人际关系之经济,经济活动一定内含着作为经济人的应该和人际利益交往活动的应该,离开了人、人际关系之应该的认识和把握,就难以真正认识经济。即在本体论意义上,经济一定内含着道德,经济与道德共生共存。换句话说,没有道德视角,经济是不可能被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的,同样,没有道德理念和道德手段,经济建设也将是不完善的甚至是畸形且没有生命力的。畸形经济一定是忽视道德甚或道德缺失的经济。马克思在撰写鸿篇巨制资本论的过程中,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切入展开研究,而这些商品在马克思的眼中不只是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用来买卖的劳动产品,他通过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